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虚无主义和

历史虚无主义和


徐悲鸿画作展---愚公移山
• 1940年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
• 1941年长沙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他听闻国 难当头,心急如焚,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 自己的忧急之情。
•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战斗英雄、劳模、民工画像, 到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搜集反映新中国 建设的素材,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 新面貌。
传统文化在现实中 的影响和作用
继承传统文化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 践的要求,是文化发 展的实质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 传播的作用
(2)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 该继承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
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扬弃)
(3)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民族虚无主义”“历史
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反对)
探究:
• 从文化的角度看,为什么中国的杂技舞剧 《天鹅湖》能够取得成功?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 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 (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推陈出新 (体现时代精神)
阅读教材 P52—53 页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借鉴了 十九世纪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剧情,并将柴可夫 斯基的经典音乐和世界高雅艺术之一的芭蕾以 及中国国粹杂技巧妙地进行糅合创新,实现中 国杂技从单纯的“技”到“剧”的质的飞跃。
探究:1、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 内容不同?
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 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 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 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探究: 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
1、克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连线题
反对: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 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2、坚持正确方向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 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 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
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阅读教材 P53--54 页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充分吸 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又能够很好地保持 自己的特色,许多故事情节都运用杂技手段表 现出来,新奇而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和艺术感染力。
探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 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反对)
• 观点一:中国传统杂技已非常优秀,没必要借鉴外 国的芭蕾求创新,而且,中国版的《天鹅湖》应该 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
• 观点二:杂技是什么玩意,老“古董”,不登大雅 之堂的“下九流”, 芭蕾艺术是高雅的艺术,我 们应该把它照搬过来。
• 观点三:这出东西合璧的《天鹅湖》将中国的国粹 杂技和西方芭蕾艺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不仅继 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汲取了其他民族文 化的长处,非常精彩!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正确态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具体如下:
(1)首先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
(2)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交流)
(3)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
的有益成果。
(吸收)
(4)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原则)
(5)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民族虚无主义”“历史
第五课 文化创新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复习: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创新
源泉、 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 动力 社会实践对文 是源泉
化 创
化创新的作用 是动力
和基础
新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意义、
作用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主体:人民群众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徐悲鸿画作展---奔马图
徐悲鸿的马独有一种豪气勃发的意态,以英俊的形象 体现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时代精神。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 界的
实质

文化的发展
化 作用 创
社会实践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

源泉 基础 动力 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继承与创新
借鉴、融合与创新
古今
中外
文化的传播
人类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继承
文化的创新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 是文化魅力所在 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阅读教材P55页
本课小结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义”
重要基础 文化的多样性
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的过程中,要注意——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 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阅读教材 P54 页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具体如下:
(1)辩证地认识其作用,分辨精华与糟粕。(分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