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八章习题--人格

心理学第八章习题--人格

第八章人格一、单项选择题: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 B ) 。

A.社会性B.独特性C.稳定性D.整体性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 A )。

A.独立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3.人格除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下面哪一特征?()A.两极性性B.动力性C.统合性D.遗传性4.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C )。

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5.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C )。

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6.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D )为核心。

A.潜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格系统?( B ) .A.气质与性格B.认知方式C.心理过程D.心理状态8.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制9.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A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0.安静稳重、自制力强的人一般属于(C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1.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B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2.某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到了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从气质类型看,他属于(A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3.《水浒》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A )A.粘液质B.抑郁质C.胆汁质D.多血质14.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 B )A.稳定性B.易变性C.功能性D.复杂性15.多愁善感的人一般属于( D ) 气质。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6.某学生做事很有耐心,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在理解问题时常比别人慢些,由此判断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C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三国演义》中张飞脾气暴躁、思想简单、行为冒失,为人耿直、忠义烈性。

张飞的气质类型是(B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 D )特征。

A.理智B.情绪C.意志D.态度19.人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面的特征属于( D )特征。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20.自觉调节自己,克服困难是属于性格的____特征。

( B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2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D )方面。

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能力与人格D.生理与社会22.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方法是(A )。

A.自陈量表法B.主题统觉测验C.罗夏克墨迹测验D. 句子完成法23.投射法测量了人格(B )层面的内容。

A.意识B.无意识C.客观D.自然24.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一种(C )A.教育测验B.投射测验C.自陈量表D.性向测验25.主题统觉测验属于(C )A.自陈测验B.纸笔测验C.投射测验D.特质测验26.(D )人格特征的人,往往追求刺激、新奇,好冒险。

A.T-型B.少阴型C.少阳型D.T+型27.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C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A.10B.12C.16D.2428.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D )。

A.表面特质B.共同特质C.中心特质D.根源特质29.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表现,属于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的(B )。

A.外向性人格特质B.开放性人格特质C.随和性人格特质D.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30.____特征的人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

( D )A.B型性格B.C型性格C.D型性格D.A型性格31.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____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 个。

(A )A.中心特质B.次要特质C.首要特质D.主要特质32._____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

(C )A.系列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33.在信息加工时依据内在参照的认知方式,这属于下列哪种风格?( B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系列型34.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李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就急于举手回答,小李的认知方式属于(A )A.冲动型B.沉思型C.系列型D.同时型二、多项选择题1.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BCDE )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功能性2.以下哪几种人格特质包含在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 ABE )A.开放性B.情绪稳定性C.自律性D.幻想性E. 随和性3.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BC )。

A.链状推导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D. 链状推导E.言语操作性强4.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ABDE )的人格特征。

A.消极B.依赖C.惟我独尊D.懦弱E.不诚实5.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ABD )A.服从B.懦弱C.幼稚D.消极E.自私6.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ACE )。

A.任性B.懦弱C.幼稚D.思想活跃E.蛮横胡闹7.场独立性的人(ACE )。

A.善于抽象思维B.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C.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D. 对社会定向的知识更感兴趣E.依据内在标准加工信息8.现在用于人格测量的著名投射测验是(AD)A.罗夏克墨渍测验B.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三、名词解释1.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3.投射法投射法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强调人的行为由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退出若干人格特征。

4.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1.简述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

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没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

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做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成绩会更好一些。

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这种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

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是比较快的。

在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沉思型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

沉思型学生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所以他们在完成需要对细节做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会更好些。

2.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3.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洽,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4.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1)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要想改变它,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复杂性。

人的行为有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使得人格的表现千姿百态。

5)功能性。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还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当人格具有功能性时,表现为健康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软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5.气质与性格有何不同?(1)气质由先天决定;性格由后天形成(2)气质体现人格生理差异,可塑性小;性格体现人格心理差异,可塑性大(3)气质反映了一个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则反映对现实态度与相应的行为方式(4)年龄越小,气质作用越大;年龄越大,性格作用越明显(5)性格在人格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气质作用小于性格6.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是一个系统,它是多种特征的组合,包含了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

这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性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使人格构成一个整体。

上述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

7.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于1937 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如蒙古族的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 个;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五、论述题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请举例说明。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生物遗传因素。

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对文化的要求越严格,其对人格的影响力就越大。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他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