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一节诗,应采用的语调是()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A(2)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请教【解析】【分析】(1)①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是学习诗歌的一项必要步骤,划分节奏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诗句分成几个意义单位,两个意义单位之前可停顿,但要切记一个意义单位之间不能停顿。
“幽暗的松林”和“失去”“喧响”分别是一个意义单位,据此可知这句话的停顿应为: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结合这首诗的意境进行,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因此这首诗为我们营造了非常静谧的氛围,朗读的时候应采用舒缓的语调。
(2)【甲】分类不当,古典诗词也属于诗歌范畴,因此应把“和古典诗词”删去。
【乙】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这里使用不恰当,可改为“请教”。
故答案为:⑴ 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A⑵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请教【点评】⑴①本题考查给诗歌划分节奏的能力。
诗歌的节奏很鲜明,划分朗读节奏时不能把诗句的意思割裂开。
如果不顾诗句意思、内容,机械她划分节奏,往往会造成混乱,失去了朗诵的意义。
②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
结合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语句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就应该重读。
⑵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九(1)班开展以“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年龄段12-25岁(100人)30-45岁(100人)45岁以上(100人)喜爱倾听的人数比18%40%65%感恩父母的人数比20%45%70%(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下联: ________(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A说: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B说: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C说: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时光老师来作专题报告。
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内容与格式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1)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共2分。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3)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4)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解析】【分析】(1)小题属于探究表格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在探究时,既要横排看,也要竖排看。
横排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竖排看,是“喜欢倾听”和“感恩父母”这两个类别。
再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类别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小题补对联,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本题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身份即可。
(3)小题仿写,只要和上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挫折”的意义即可。
改语病比较简单,就是关联词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是固定搭配。
(4)小题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邀请函。
邀请函在格式上和大多数应用文是一致的:题目“邀请函”三个字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定格,落款部分“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邀请函在内容上语言要得体,要告诉对方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故答案为:⑴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⑵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⑶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⑷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运用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注意从中总结归纳共同点,在平时要学会自我方法,运用平时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注意对上联的理解,内容上要有关联,符合主题。
⑶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要求语句的连贯、衔接仿写能力和病句的修改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上下文的特点进行作答,掌握基本的病句修改的方法。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应用文的修改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常用应用文的格式,注意对例文的阅读和审视,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例文进行辨析和修改。
3.下面的语段划线处有语病,请选择一句提出修改意见。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①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
文明其实很简单。
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坚信“滴水汇成河,千河聚成海”,②我们就能够缔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答案】①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或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能否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
②我们就能够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①两面对一面。
去掉“是否”。
②搭配不当。
将“缔造”改为“营造”。
故答案为:①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或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能否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
②我们就能够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4.下面是某校黑板报上一则消息的摘录,有不少毛病,请选择4﹣6处(不超过6处)在原文上加以改正。
我校初三学生杨亮,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受到评委的赞赏。
今年十五岁的杨亮,人小志高,平时学习克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
他不但注重课外学习,而且十分重视课内学习,并且注意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据他的班主任:李老师介绍,在比赛中,杨亮同学流利的语言、得体的姿式、渊博的知识赢得了各位评委的赞赏。
【答案】“克”改为“刻”,“式”改为“势”;“班主任”后面的“:”改为“——”;在句意的理解上,“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应对调;“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句意有重复,应改为“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在用语表达上“流利的语言”改为“流利的普通话”,或“得体的姿式”改为“得体的语言”。
【解析】【分析】此题有以下几个考点:(1)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刻苦”不要写作“克苦”;“姿势”不要写作“姿式”。
(2)“据他的班主任:李老师介绍”中,冒号应改为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3)“不但…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前者比后者更重要,所以“他不但注重课外学习,而且十分重视课内学习”中前后内容应对调。
(4)病句主要包括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
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是:保证原句意思不变,并尽量少改动。
辨析语病的方法有:①语感:即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有可能是病句;②梳理:即有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
先缩句,检查主干是否有语病,此法一般可检查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形式的语病,是最常用的方法。
③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是否符合逻辑。
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是:增、删、调、换。
“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中,“超过”与“以上”重复,应删掉一个。
“在比赛中,杨亮同学流利的语言、得体的姿式、渊博的知识赢得了各位评委的赞赏”中,“流利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应该是“流利的普通话”,“得体的姿式”搭配不当,应改为“得体的语言”。
答案:“克”改为“刻”,“式”改为“势”;“班主任”后面的“:”改为“——”;在句意的理解上,“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应对调;“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句意有重复,应改为“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在用语表达上“流利的语言”改为“流利的普通话”,或“得体的姿式”改为“得体的语言”。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书写能力,正确运用标点的能力,病句分析修改能力。
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5.下列两则广告语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优质的服务使宴宾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