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拖延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

拖延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

拖延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经历完神经紧绷的高三,到了大学之后一心寻求放松,久而久之,无法调整生活状态,形成了拖延的习惯。

拖延的结果也常常是消极的,长期拖延会导致个体降低工作效率,难以达成目标,幸福感也因此减弱。

许多大学生也因为拖延,导致学业成就低下,甚至错失了提升自我的机会,临毕业时后悔不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国家的建设者,在校期间就应当认识到拖延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改变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成为合格的时代接班人。

为帮助人们了解拖延的实质,摆脱拖延行为带来的困扰,心理学家已经做过大量研究表明:拖延行为的产生与其内在特质有很大程度的相关,其中包括完美主义、成就动机、时间管理等。

本研究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旨在从自我妨碍特征和成就动机两个层面上分析拖延行为,探究拖延行为与自我妨碍特征、拖延行为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学生拖延行为有何差异。

并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为大学生改善拖延行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