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色彩PPT课程
在分质设色的专题地图上都有相应的图例, 图例上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不同质别的专题要素, 有多少种质别,在图例上就有多少种颜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质别底色的设计要点:
(1)反映区域性质特征,以色相变化为主; (2)当质别底色反映主题内容时,宜用质量强对比;
(3)用色尽量有象征性和相似性;
(4)设色符合分类的系统性; (5)可用代码作补充; (6)色域的重迭。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利用分类分级方法,提高了地图内容的科学性。
• 利用色彩可以表达制图现象的空间结构特征、现 象的分布范围、数量与质量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等。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利用色彩三属 性的渐变形式 来表示制图现 象的数量等级 特征。
• 右图利用饱和 度由弱到强的 渐变色级表示 数量由低到高 的递增规律。
(大江河谷干热-半干热热植、冬蔬、环改 水源林生态区;滇南湿热-半湿热糖、胶、 茶、果、林生态区) 中暖带 (滇中高原暖温-温凉粮、 烟、渔、果、林生态区) 高寒带 (甸西北高寒山区林牧药生态区)
低热带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6 000 000
各县人均耕地面积
(亩/人) ≥1. 50 1. 25- 1. 50 1. 00- 1. 25 0. 75- 1. 00 0. 50- 075 < 0. 50
3
地图色彩设计案例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设计要点:
(1)不需要图例说明;
(2)用色浅淡,不宜太突出; 以低纯度、高明度色为主。 (3)各色浓度差别不宜太大; (4)主区可较亮,邻区可略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4.3
面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注记色彩
面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
点状色彩
点状符号的三个基本特征?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
点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
点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各类界线
各类线状物体
动线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加强地图各要素 的分类、分级概念。
[例] 我国普通地图上规定:
水系以蓝色为基本色;
地貌以棕色为基本色;
植被以绿色为基本色;
其它人为环境要素以黑色为基本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改善地图语言的效果 色彩可以产生整体感、差异感、等级感、动态感等, 利用色彩可以使地图要素容易辨别,符号清晰易读, 各种关系清楚明确。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色级底色(级别底色)
以一组呈规律变化的底色(渐变色阶)表示 区域数量(或等级)特征。 如:人口密度、工业产值、污染程度、绿化覆 盖率等。
分级统计地图和分层设色地图均使用级别底 色的面积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底图线划色——浅、淡、灰 专题线划色——鲜、饱和、亮
3、与面状色彩相协调; 4、以色相变异为主; 5、个体符号注意利用轮廓线的边缘增强作用; 6、多色结构符号要注意明度对比的运用; 7、专色的设计。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设色具有装饰色彩的特点
• 写生色彩:偏重于自然色彩 • 装饰色彩:偏重于研究物体色的对比调和关系。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3
地图设色的基本要求
应根据地图的性质、用途、比例尺及特定的内容
等因素设计色彩
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 应根据地图制印工艺特点设计色彩:四色印刷
地图上设色的数量按内容需要而定,地图 复杂,色数可达到10个,甚至10个以上,一般 地图用色在10个色以内都可以解决问题。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主要内容
1
地图色彩设计
2
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3
地图色彩设计案例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要素
?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
地图色彩的类别
点状色彩 线状色彩
设计要点: (1)可以不需要图例说明; (2)不同区域的底色既保持适当的对比度,又 不使某个区域特别明显和突出。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衬托底色(装饰性底色)
既不表示区域性质差别,也不反映数量差异, 只是为了衬托和强调图面上的其它要素,从而使图 面形成不同层次的面积色彩。 如:行政区划图等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增加地图的美感,提高了地图的艺术水平。
•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 式”。具有良好的色彩构成的地图作品,能够强烈地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地图的艺术魅力,提高地图的实 用价值。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地图色彩多以平色出现 色彩使用的系统性
同类要素可用同一色相不同深浅来表示
底图要素用钢灰色或浅棕灰色调。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运用象征色与标记色
(1)颜色的相似
如:蓝色表示水系,棕色表示地貌、土质,绿色表 示植被,煤、铁的符号用黑色……
(2)颜色的象征
如:红色表示暖流、火山,蓝色表示寒流,暖色表 示高温、积温,冷色表示低温、霜期……
依靠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利用色彩可以加深人们对某一事 物的认知。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提高了地图图形传递的信息量
利用色彩的前进与后退,对主次内容分别设色,主要内容 用偏暖、偏饱和的色彩,次要内容用偏冷、偏灰的色彩, 运用色彩对比原理,使图面上有一个以上的目视层面,增 加传递的信息量。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地图色彩的系统性
地图内容的科学性就决定了色彩的系统性,地
图色彩表现出更明显的秩序,包括色相的过度、
纯度变化、明度的渐变性都更为系统(与绘画相
比)。 地图是通过符号和色彩来表现客观世界的,地 图上所表现的对象无非是表述它们的质量差别和 数量变化。在图上,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颜色表
示。
一、线划符号色彩的作用
1、丰富图形符号系统,便于系统化;
2、便于处理符号之间的关系,便于重迭,
保持各自的完整性;
3、便于分类、分级;
4、增强了线划符号表现多指标数据结构
的能力。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线划符号色彩的设色要点
1、多用强色,少用弱色; (一般较小、较细,为便于分辨) 2、用色与线划符号的图面地位相适应;
第四章
地图色彩
资源环境学院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念,构成与相关学科关系 图像视觉的心理学基础 色彩学-地图的色彩设计 地图的符号:含义、设计及绘制方法 地图要素的表示及制作 地图图面要素的组织 地图要素的输出 地图数据处理(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空间信息可视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面状色彩
色级底色
质别底色
区域底色
衬托底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面状色彩
地图上表示呈面状分布的要素通常用面 状符号表示,色彩作为构成面状符号的最主 要变量,在地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专题地图,面积色彩的运用 更直接关系到地图的整体视觉效果和内容表 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主要内容
1
地图色彩设计
2
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3
地图色彩设计案例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地图色彩设计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地图色彩的特点
地图设色的基本要求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简化了图形符号系统
利用色彩的感觉和象征性,可以增强地图的表现能力, 提高读者的视觉感受能力,从而增加图形传递的信息量。
经使用了简单的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现代地图上使用色彩基于两个原因: 1. 地图载负量的大量增加,使运用色彩这种视
觉因素来表现复杂的内容要素已成为必不可少
的手段;
2. 作为视觉感受对象的地图,本身也应该适 应人的视觉对色彩的客观要求。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引言
地图上 有哪些 内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色彩的制约性
色彩意义的明确性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以平色(均匀色层)为主。(除地貌晕渲使用连续 色调外)
Why?
A.每个区域视为均匀(质或量) 特征指标区(质量区、密度 区、数量等级区); B.简化制印工艺,便于绘制和 印刷; C.同时也是为内容重迭组合的 需要。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地图底色的作用
1、表示面状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 2、底色使图面线划分离成两种不同的视 觉形态; 3、代替面状符号,大大净化图面,减少 了线划载负量。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例:底色使图面线划分离成不同的视觉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