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

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

经济:新航路开辟(16C),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圈地运动。
文化:文艺复兴(14—16C),宗教改革(16C)。17、18世纪启蒙运动。伽利略、牛顿(经典力学建立)。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命1765-1840)
政治: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经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文化: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
(1937~1945)
政治:日本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
经济: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摧残。
文化: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政治:七七事变(1937),百团大战(1940),中共七大(1945)。
外交:中美建交(1979)。不结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
经济:①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中共十四大)。
文化:《论十大关系》(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导弹,原子弹(1964),牛胰岛素(1965)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
政治:“左”倾思想泛滥,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动荡。
外交:取得三大外交成就。
经济:国民经济曲折发展。
文化: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双百”方针受挫,文艺百花凋零。科技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工厂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和发展。商业资本主导,重商主义思想兴起。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近代科学兴起。
政治:17世纪的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2内战、1649共和国、1653克伦威尔护国政体、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756—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文化:《四书章句集注》。北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元朝王祯《农书》,元朝《授时历》。宋词、话本流行,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元曲,元杂剧。
明清时期
(1368~1840)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对外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经济: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科举八股取士,文字狱。明朝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儒家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清小说,京剧。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时期
特征
史实
中国近代史
晚清前期
(1840年~1894年)
政治:列强侵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运动兴起;地主阶级倡导洋务运动。
文化:“双百”方针。
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制基础发展。
外交:中苏关系恶化。
经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文化: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文艺科技繁荣。
政治:政协八字方针。1957反右斗争扩大化。
外交:苏联撤走专家。
经济:中共八大(1956),总路线(1958),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1958),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八字方针(1960)。
经济: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
文化: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兴起。
民国时期(1912~1949)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前
(1912~1919)
政治:共和制确立。北洋军阀对内专制,对外卖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文化: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风俗变化。
文化:儒学地位受到佛道教挑战。文艺繁荣。
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门第)。
经济:均田制,曹魏翻车,南北朝的灌钢法。
文化:三教并存。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行书,顾恺之绘画理论“以形写神”。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
(589~907)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政治稳定。民族融合。
政治:文革。红卫兵运动。
处交: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尼克松访华(197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中日建交(1972)
经济:周恩来和邓小平恢复整顿经济。
文化:高考停止。八个样板戏。氢弹(1967);人造地球卫星,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70);袁隆平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1973)。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萧条。
文化:毛泽东提出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问题。
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到1937年七七事变(1927~1937)。
政治:国共两党对峙到联合抗日。
经济: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文化: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政治:南昌起义(1927),秋收起义(1927),长征(1934-1936),西安事变(1937),
文化: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维新思想兴起。
晚清后期
(1894~1912)
政治:中国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并登上政治舞台。救亡图存。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文化:学习西方制度(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民主思想传播。
政治: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维新变法运动(1895--)戊戌变法(189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辛亥革命(1911)。
②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1990年上海浦东。2001加入世贸。
文化: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78—1997)。1977恢复高考,1986义务教育法,1995科教兴国战略。恢复双百方针。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
时期
特征
史实
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
(前2070年~公元前770年)
政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耜耕或石器锄耕。井田制。工商食官。
文化:汉字成熟。
政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耜耕或石器锄耕。井田制。工商食官。
文化:甲骨文。诗经。
春秋战国
(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文化: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政治: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太平天国运动(1851),洋务运动。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公元前221年~220年)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强化。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重农抑商。
文化:加强思想控制,思想大一统。儒学成为正统主流思想。科技文艺发展。
秦朝:
政治: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文化:焚书坑儒。
汉朝:
政治:内外朝。“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察举制(孝廉)。
经济:工商业繁荣,外贸发达,城市发展。
文化:三教合一。文艺繁荣。
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才能)。
经济:大运河,曲辕犁,南青北白系统,柜坊,飞钱,邸店,广州设市舶使。坊市制。
文化:三教合一。火药,唐诗,唐代楷书,草书,《送子天王图》。
宋元时期
(960~1368)
政治: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民族进一步融合。
经济: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文化:程朱理学、心学兴起;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艺繁荣,戏曲成熟。
政治:宋朝二府三司,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朝中央一省制,地方行省制度。
经济:江南成为经济重心。打破坊市制度,早市、夜市、街市、草市、鱼市繁荣,出现纸币“交子”。海贸发达,元朝泉州为外贸港口。棉纺织业发展,黄道婆。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宗法分封制瓦解。
经济:生产力进步,井田制的瓦解,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抑商。
文化: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发展。
政治:战国商鞅变法。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公元前594年,鲁国按亩收税。出现私商。
文化:百家争鸣。私学的出现。《诗经》,楚辞。司南,《石氏星表》。
秦汉时期
时期
特征
史实
世界古代史
古代~16世纪
政治:民主政治和法制发展。
经济:奴隶制工商业发展。
文化: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政治:希腊民主政治(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罗马法(前5C中期《十二铜表法》、6C《民法大全》)
文化: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世界近代史
16世纪~18世纪中(工业革命前)
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代议制。
1978至今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政治:民主法制完善;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
外交:开创新局面。
经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思想,文艺教育科技繁荣;社会生活变迁。
政治:政协16字方针。村民自治。《告台湾同胞书》(1979),一国两制(1982),九二共识,港澳回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