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第13章)

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课件(第13章)


真题演练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货币供给将 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3
通货膨胀
1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指标
含义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 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
度量指标
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 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
达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
真题演练
下列关于货币均衡的描述正确的有( ) A.通货紧缩是货币均衡的一种外在体现 B.货币均衡是市场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 C.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调解 D.货币均衡决定市场供求均衡 E.货币均衡要求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完全相等 【答案】BC
真题演练
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有( ) A.收益 B.货物 C.服务 D.直接投资 E.经常转移 【答案】ABCE
(1)居民:在一个国家实际(或计划)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的经济体。
思考 大使馆是居民吗?---NO 联合国是居民吗?---NO
美国在中国开设的分公司是中国居民吗?---YES
【注】一国设在境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均是该国的居民, 而是所在国的非居民;联合国、IMF、WB等国际组织是任何国 家的非居民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1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常账户
货物:加工出口、运输货物、黄金----一般按照离岸价计价 服务:旅游、通讯服务、计算机服务等 初次收入:雇员报酬、投资收益等 二次收入(经常转移):无偿捐赠等
资本与金融账户 储备资产
资本:资本转移(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及非生产非金 融资产的取得与处置
(2)以交易为基础:价值交换、单方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 的交易(国外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资)
(3)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1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按照复式记账法原理,对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 间所发生全部经济交易记录的统计报表。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 漏四个主要项目。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2 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
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浮动汇率制:汇率自发调节,汇率随之变化,不会造成货 币供给量的长期变化。 固定汇率制: ①顺差----本国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 ②逆差----本国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2
3 国际收支的调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财政政策
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提高或降低税率等措施。 逆差: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
调整汇率或利率等金融变量,用以影响出口和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逆差:提高利率,货币供给减少
外贸政策
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行贸易管制。 逆差: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对出口商品采取退税、免税,
真题演练
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是( ) A.经常转移 B.收益 C.证券投资 D.服务 【答案】C
真题演练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等于( ) A.商品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 B.贸易账户差额+收益账户差额 C.贸易账户差额+收益账户差额+经常转移账户差额 D.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 【答案】C
金融(按净额):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 和其他投资
净误差与遗漏:人为设置的抵消账户,使得借贷相等。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2 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
经常账户
货物 服务
贸易账户差额
初次收入
经常账户差额
二次收入


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 金融
收 支 总 差

净误差与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指的就是国际收支总差额 总差额大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增加,本国货币需求增大; 总差额小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本国货币需求减少。
成本推动论
①工资提高---生产成本上升---价格上升---生活成本上升 ---工资上升…
②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垄断企业追求利润---操纵价格--定价很高
结构型 通货膨胀
某些经济结构方面不合理,而引发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 上涨。
3
3 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
促进论
①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滞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有利于资方的国民 收入再分配,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②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上升,政府税收增加,促进政府投资,有利 于经济增长。 ③非充分就业状态下,存在闲置资源,货币供给量大增加投资,促 进经济增长。
促退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
中性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质上不产生任何影响,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
联系。
3
4 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膨胀
紧缩的货币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 证券回笼货币
适当的财政政策 缩减政府开支,尤其是减少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与转移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本章框架
1.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3.通货膨胀 4.通货紧缩
1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 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 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不相适应的 货币流通状态。 外在表现形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②批发物价指数(WPI或PPI):各个时期内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 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指标
③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GDP平减):一国经济在各个时期内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3
2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
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了社会总
需求拉动说 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导致通货膨胀
1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2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
决定
市场总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市场总需求
决定
决定形成货币均衡的 Nhomakorabea现:利率的调节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1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 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 交易的系统记录。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1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