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
然而,由于折旧占GDP或GD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 用GDP(GNP)与NN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变动意义上差 别不大,人们一般更为习惯采用GNP或GDP概念。
其它总量指标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广义国民收入泛 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 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年份 GDP
最终消 费
资本形成
1980
(其中) 居民消费 C
4551.3 2976.1 2317.1
政府消费 (其中)
G
I
659.0 1590.0
固定资本 存货增加 1318.0 272.0
净出口 NX
-14.8
1985 8792.1 5773.0 4589.0 1184.0
3386.0 2641.0 745.0 -366.9
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 含以下项目
支出法
1.消费(consumption,C):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 上。
2.投资(investment,I):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 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 归 入 芬 兰 GNP。 中 国 海 尔 在 美 国 工 厂 的 利 润 , 应 作 为 美 国 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 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GDP成为越来越 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 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 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 利润。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 GDP(90 年代若干年份;亿元)
项目
1992
1995
固定资产折旧
3537.4
环境
绿色GDP:考虑环境破坏与保护的GDP 。
本期产出
GDP是由本其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须 派出过去生产而当期交易的物品,如二手商品
2.核算方法:
(1)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 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 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 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 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
其它总量指标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个人从 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 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 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物品与劳务市场
• 企业出售 • 家庭购买
支出
物品与劳 务购买
企业
• 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
家庭
•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
生产投入
工资、租 金与利息
生产要素市场
• 家庭出售 • 企业购买
劳动、土 地和资本
收入
2.1.2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衡量一国创造的财富——总产出 总收入=总产出 两个问题: (1)采用什么指标进行衡量? (2)如何计算这个指标?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 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 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
2.1.3 实际GDP与名义GDP
GDP衡量一国经济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如果一年的GDP高于上一年份,可能是因为:
经济中生产了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与劳务
7595.7
劳动者报酬
12052.4
27893.7
生产税净额
3273.8
7811.2
营业余
7780.6
16147.4
总计
26644.3
59448.1
1997 10312.2 41540.3 10245.0 13606.6 75704.1
(3)部门法
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 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 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1990 18319.5 11365.2 9113.2 2252.0
6444.0 4732.0 1712.0
510.3
1995 58510.5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998.5
1997 74894.2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2857.2
实际GDP(Real GDP): 按基期不变价格评价的物 品与劳务的产值。
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计算 的物品与劳务的产值。
在经济分析中使用实际GDP。
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 变动,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计算GDP的目的是衡量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分析社 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均以实际 GDP为标准。衡量经济增 长速度用实际GDP.
1999 82429.7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2248.8
(2)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 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GDP最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 投资,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
在国民收入基础上加进折旧和间接税得到GDP。
收入法
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
(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等三部分。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 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 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政府购买的产品与 劳务总和。
4.净出口(net exports,NX):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 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Macro 2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 国民收入的衡量 ❖ 物价水平的衡量
2.1 国民收入的衡量
2.1.1 一国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经济学家用一国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来考
察一国经济的富裕程度。
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收益
物品与劳 务出售
GDP消胀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 与 实际GDP的比值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消胀指数
实际GDP与名义GDP—— 一个数字例子
年份
2001 2002 2003
年份
2001 2002 2003
年份
2001 2002 2003
(3)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比如电视机、电 视节目、理发服务、工程咨询、教育
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 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从地域角度,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 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 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用GDP衡量国民收入的问题 GDP衡量的是一国进行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价值。 但有些生产性活动无法衡量,从而也就不包括在 GDP中。
* 犯罪活动
有些犯罪活动也属于经济活动。例如。毒品生产与交易、娼妓。
美国非法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值占GDP的1- 2%。
* 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 )
其它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s: NNP):它等 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价 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 与GDP或GNP相比,NN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 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200/ 200*100 = 100 600/ 350*100 = 171 1200/500*100= 240
我国实际GDP 的增长率
GDP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GDP增长率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 11.8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