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规案例分析一、北京某国际旅行社在取得《国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后,便组织出境游—泰港澳十四日游,张某16人报名参加。
此旅行社因太过匆忙,未对地接社进行比较选择,就随便找了一家香港旅行社。
因地接社组织不力,泰段没有地陪,许多景点不能游览。
张某回北京后,便至北京这家旅行社提出索赔,该社辩解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张某等于是前往旅游质监局投诉,发现该旅行社缴纳的质量万元。
请问:60保证金只有旅行社辩解是否正确?及相关规定,旅行社组织旅行者出境旅旅行社管理条例>答:旅行社的辩解不正确,因为根据<游,应当选择有关国家和地区依法设立的、信誉良好的旅行社,并与之签订书面协议后,方可委托其承担接待工作,旅行社如此草率,是为错误之一;因镜外旅行社违约,使旅游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组织出境的境内旅行社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再向境外的旅行社追偿,故该社详解纯属狡辩,是为错误之二。
若旅行社无力赔偿,是否适用于质量保证金?万元人民币质量60答: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国际旅行社经营入境旅游业务者,需缴纳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故该社缴纳的质量保证金不100保证金,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者,还需缴纳旅行社因故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规定,需补缴足,100万元,另外,根据<旅行社不承担或无力承担意或过失,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而造成旅游者的经济权益损失,赔偿责任时,适用保证金对旅游者进行赔偿,因此张某此次所投诉的旅游事故适用于质量保证金。
二、旅行社为做好暑假旅游,便组织前往山东刚开发的海岛旅游。
在组织中,该社为保证一定利润,便与当地其他旅行社商议统一价格,此价远高于成本价。
后便组织三十余人前往。
此景点确是风光秀丽,令人流连忘返,许多游客拍照兴致很浓,其中有两名客人爬上了一块形状奇特险峻的山上,结果站立不稳,摔落,造成骨折。
二人回家后便至旅行社索赔,旅行社辩解:“这是导游人员未作提人向导游索赔。
二人便前往质监局投醒的原因,与我社无关。
经查,该导游的确未做提醒,便要此2诉。
请问:是否适用保证金?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发生人身实施细则>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答:不适用,根据<>及其<财物意外事故的,不适用于质量保证金的赔偿范围。
旅游社有哪些违规行为?答:该社有以下几个违规行为:规定,旅行社不得与其他旅行社串通起来制定垄断价格,损害旅游者和根据1、<旅行社管理条例>其他旅行社的利益,而该社与当地旅行社制定统一价格即违反了该条款。
明确规定旅行社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组织旅游应当保障所提>实施细则>及其<旅行社管理条例2、<供的服务必须符合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要求,对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项目应当向旅游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而该社未能做到这一点。
这里牵涉到一个职务代理的问题,此时导游人员正在进行该社的旅游业务活动,是该社的法定代3、理人,在代表旅游企业进行导游讲解并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当旅游者发现导游质量或生活安排出现问题时,不是向导游员而是应向旅游企业提出要求或诉讼,旅游企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导游是否违规?规定,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答:导游违规了,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而且说明和警示要求真实、准确、通欲易懂,不致发生歧义,否则导游人员和旅行社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
其中李某三人报名参加。
198三、北京某旅行社组织旅游者出游,为兴城二日游,报价元/合同写得不错,但上车后,发现合同列明的“豪华空调车“变成了京巴(普客),等到当地后,又发现住宿由标明的“三星双标”变成“二星四人间”,并且是公用卫生间。
旅游时,导游马某说:“旅景点比较好玩,建议前往。
旅游者颇为心动,行社安排的ABC三个景点不好玩,兴城刚开发了一个D元,但找她购买,60景点开发,当地推出邮票一套,价格D大家就都去了。
此时导游又说,为纪念.元。
旅游者颇为恼火,此行住、玩、行都不佳,回北京后,便要求旅行社赔偿旅游费用的一45只需元)。
旅行社解释:“兴城为刚开发城市,许多配套设施不健全,又因为现在是旺季,99半金额(三星订不到房间,只能订到二星。
而豪华空调车改普客,则是交通公司的原因,应向交通公司索赔。
元。
请问:元,我社可退还房间差价8040房间该社辩解是否有理?为什么?应该赔偿哪些费用,是否适用质量保证金?明确规定旅行社的基本职责之一实施细则>答:该社的辩解没有道理,因为<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就是旅行社应该按照约定为旅游者提供各项服务,具体错误行为及应当赔偿的费用如下:、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协议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应退还旅游者合同金额与实1元,而非80际花费的差额,并赔偿同额违约金,此处应退还房间差价40元,并赔偿40元,计元;40旅行社应退还旅游者所付交通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额,安排的交通工具低于合同约定的等级档次,2、并赔偿差额20%的违约金,而不是由旅游者向交通公司索赔;、导游人员违反旅行社与旅游者的合同规定,擅自改变活动日程,减少或变更参观项目,应退还景3点门票、导游服务费并赔偿同额违约金,此案例中应按合同数额计算赔偿;4、导游人员私自兜售商品,应全额退还旅游者购物价款,此案例中应每个购买者退还45元。
规定旅行社因故意或过失,未达到合同约<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及其<另外,适用于保定的服务质量标准而造成旅游者的经济权益损失,当旅行社不承担或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证金对旅游者进行赔偿。
以上几项费用均适用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赔偿使用。
马某有何违规行为,该如何处理?答:导游马某有以下两点违规行为:、此次旅游活动中并未遇到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故不具备行使调整或变更接待计1导游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规定,<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划权的前提。
根据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若违反了,则由旅分,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3-6个月,同时扣8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暂扣导游证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导游人员管理条例>2、根据<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若违反了,则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分;情节严重6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同时扣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倘若导游不服审议,是否有权提出复议和诉讼?规定,导游人员对旅游行政处罚行为不服时,依法享有申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答:有权提出,根据<请复议权和提起行政诉讼权。
当该导游提起复议时,马某称导游在旅游活动中享有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的权利,行政部门无权处罚。
至于私自兜售商品,她认罚。
请问马某辩解是否正确:答:马某对于私自兜售商品认罚的态度正确,但对于“导游在旅游活动中享有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的权利,行政部门无权处罚”的辩解不正确,因为导游人员行使该权利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必须是遇到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1、必须是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2、必须立即报告旅行社,四点缺一不可。
而此次被改变行程的旅游、必须征得多数旅游者的同意;43 活动并不符合第二和第四点,故马某不可行使该权利,所以她的辩解不正确。
四、某外国语大学韩语专业的三年级学生李某,一直对导游行业非常向往,从大一考到大三,但国际旅行社实习,想积累些实务经验,以便下次考试。
该国际旅行社业务非常A无一成功。
暑假至某繁忙,一次就委托李某做导游。
但不幸的是,李某第一次就被行政执法部门查获。
请问:他有哪些违规行为?行政执法部门该如何处理?规定,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答:根据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且在进行导游活动时,导游人员还应佩戴导游证,而李某并未取得导游证,属于无证导游,条万元以例规定,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处元以上10003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李某感到不满,自觉自己为旅行社聘任,请问旅行社是否有聘任权?<答:导游证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旅行社并无直接聘任权,根据规定,旅行社只能聘用合格的导游,若聘用未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考核、持有资格旅行社管理条例>天证书的导游或领队,则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3-15 万元以下的罚款。
元以上1停业整顿,并可并处人民币3000若李某所带之团改为韩国客人,旅行社可否聘任?答:若该团为韩国客人,旅行社须聘用李某临时从事导游活动,则须由旅行社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后方可聘任李某临时从事导游活动。
人。
上海上车时,26五、上海某旅行社导游带团前往昆明旅游。
此团为较难带的教师团,一行突然发现有增加小孩。
根据规定,该导游立刻汇报旅行社。
旅行社回答“不可以,若随团走,小孩产人。
”当团至昆明世博园,导游提/生费用,则由家长另付。
便约定原3200元/人,小孩则为2000元元,教师不同意,认为该导游有私出因世博园票价未列入2000元内,四个小孩每人付票价的一半50报警。
便由地陪先行带其他人游览,全陪则被带至派出110揣嫌疑,导游恼火,其中一老师打电话至所做笔录。
全陪越想越气,便打电话至旅行社要求返回。
该社同意。
而四位老师认为全陪中止了导游服务,回上海后便至质监局投诉。
请问:导游行为是否属于中止导游合同?规定,一般来说,构成中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答:该导游的行为不属于中止导游合同,因为根据<导游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在导游活动结束之前,也就是说,必须是在旅游接待计划执行完毕之前;二是必须是擅自中止,这是中止导游活动的最主要的特征;三是必须是彻底中止,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认为是导游活动的中止,而在此案例中,导游返回上海是经过旅行社同意的,并非擅自作主,这就与第二点不相符,因此该全陪的行为并不属于中止导游合同的行为。
当他在浙江导游时被扬州某旅行社导游徐某在“五一”应邀为朋友所在单位提供导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