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2)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2)

第一篇《赵威后问齐使》
1.齐王使使赵威后:使使:派遣使者的意思,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的意思;后一个“使”为名词,是使者。

2.臣奉使使威后:前一个“使”为名词,使名;后一个“使”为动词,出使。

3.有粮者亦食:“食”当给予食物讲,读“sì寺”做动词用。

4.有衣者亦衣:“衣”给衣穿,做动词用。

5.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王齐国的“王”读“wàng旺”,统治齐国的意思,作动词用。

子万民:视万民如子女:“子”作动词,意动人用法。

6.上不臣于王:这个“臣”是称臣,动词
7.书未发:发:是启封的意思。

8.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胡”,哪有,岂,难道之意。

9.振困穷,补不足:振:同“赈”救济的意思。

10.彻其环瑱:瑱:是戴在耳垂上的珠玉。

11.中不索交诸侯:索:是谋求。

12.此率民出于无用者:无:没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篇《答李翊书》
1.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期是期望,期许。

几是接近。

2.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遗,是丢失的意思,俨乎,是端庄严肃的意思,茫乎茫茫然。

3.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垂是流传;法,效法。

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亟,屡次的意思,又可以解释为急迫的;劝,就是鼓励、勉励的意思。

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第一个于当从讲,或者是把讲也行。

第二个于当在讲。

6.其观于人,也这个于当被讲。

7.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这第一个于当被讲,第二个于当跟、和讲。

8.问于愈者多矣,这个于当向讲。

第三篇《五代史伶官传序》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就是推究探求的意思。

之是连词,连接主谓关系可以不译。

第二个之字是助词当“的”讲,这里是的原因的意思。

第三个之字是代词,代道理译为这个道理亦可。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是给,矢是箭,其是语气副词,表期许命令的语气,也可以视成一定、要或等的意思。

就是可以解释成一定、必须这种命令式的语气。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个作祭祀时的用品。

牢:祭祀时所用的牲畜。

请:取出。

4.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到仓皇东出。

及是等到,仇雠就是仇敌,仓皇就是仓促,惊慌。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是全的意思,莫是“无”或者“不”的意思。

第四篇《答司马谏议书》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窃,犹“私”自的意见,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每,是往往经常,术:方法,此处指政治主张。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重念:又考虑的意思。

视遇,是看待,反复,指书信往来,具道:详细的说出,冀是希望的意思。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辟是批驳,抨击,难是责难,壬人是小人,是奸泞之人。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胥通与,相与之意,又“皆”义。

非特:不仅仅。

第五篇《论毅力》
1.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莽然是广大众多的样子。

2.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迭乘:交替的呈现。

3.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猝是突然的意思。

4.盘根错节之既经。

盘根错节就是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烦难复杂,不易解决。

5.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应刃而解是顺着刀口就分隔开来了。

比喻事情容易解决。

6.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是非常羡慕。

7.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8.又以为我蹇于遭逢,蹇是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

遭逢是遭遇。

9.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庸讵就是岂,怎么。

第六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1)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意动用法,以什么为宜。

全句可译为,望见了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以为奇异。

(2)辨析一词多意
入穷山林,穷回奚谷。

穷:走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

穷:穷尽,指登山顶点。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穷:尽头。

(3)疑难词句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僇人,受过刑辱的人,僇同“戮”。

恒,常常。

惴栗,惊惧不安。

隙,闲遐之时,
施施,缓行状
(4)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缘:沿着。

斫:砍。

茅筏:指茂密的茅草。

穷:登山顶点。

(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向:以前
于:从
是:此,这次
志:记
第七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萌:萌芽,此指出生的竹笋。

蜩蝮:蝉壳。

蛇蚹:蛇腹下的横鳞。

二者形容竹子出生时之状。

剑拔:形容竹子如剑从鞘中拔出。

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中:心中。

平居:平时。

了然:明白懂得。

忽焉丧之:忽然不见了,忘记了。

丧,失。

(3)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器失声。

岁:年。

曝:晒。

废卷:放下画卷
(4)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乃:就。

从:追临摹写。

之:代追摹的形象。

振:动。

直:径直。

遂:完成。

释为:一见到那所画的竹子的形象,就急忙捕捉它,挥笔落纸,一气呵成,直至完成。

第八篇《报刘一丈书》
1、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时:时常、经常。

长想:长久或遥远的思念。

辱:是谦词,意味对方年长于已,这样是屈辱了对方。

馈遗:就是赠送东西。

益:更加。

2、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门者:就是守门人。

甘言媚词:甜言蜜语。

袖:藏在袖子里,名词作动词。

私之:偷偷的给他。

刺:名贴、名片。

3、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权门:就是有权势之家。

岁时:一年中的季节。

伏腊:伏祭与腊祭,前者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初伏。

后者指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岁时伏腊:指一年四季中的伏祭和腊祭。

一刺:拜谒一次。

经年:整年。

间:间或。

道经:途中经过、路过。

疾走:快步。

4、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见于:就是见……于,是被的意思,被……见,固定被动格式,译为因此常常不被长官喜欢。

第九篇《马伶传》
1、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作代称国家。

当:处在。

盛时:兴盛的时期。

易:容易。

问:探访。

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

2、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贾:商人。

遍征:广为招请。

妖姬:艳丽的妇人。

静女:娴静、端庄的女子。

毕集:全来到。

3、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过:来拜访。

善技:善长技艺者,即优秀演员。

易:变更,此作超过的意思。

至:好到极点。

安从授之:又从哪学来。

掩其上:盖过他、超过他。

4、盖马伶耻出李伶下。

耻:意动用法,译为马伶已落在李伶之下为耻辱。

5、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此句为倒叙句,位于异哉前置,马伶之自得师为主语,译:马伶自找老师这个事可真奇特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