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发泡剂检测标准

水泥发泡剂检测标准

发泡水泥因质轻(又名泡沫混凝土,密度100~800kg/m3),保温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0.05~0.20w/m?k),防火不燃,使用寿命长(大于30年)等优点,已成为泡沫聚苯板之后最受欢迎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的强力推进,发泡水泥异军突起,高速发展,使许多人始料未及。

发泡机生产企业几年前只有几家,如今少说也有30家;几年前发泡剂生产企业只有10多家,如今估计不下几百家;发泡水泥现浇地暖及屋面隔热层企业,发泡砌块、发泡墙板企业,发泡外保温企业,更是迅猛增长,遍布全国,保守统计也有几千家。

发泡水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吸引国人的眼球,令人振奋。

可以说,发泡水泥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它必将是未来建筑保温材料的主角之一。

在兴奋之余,发泡水泥业界人士也不无困扰,那就是其主导原料之一的发泡剂的检测方法不统一,各发泡剂生产企业各自依据一套检测标准和方法,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和参考性,使发泡水泥生产企业无所适从,造成了发泡剂选择和应用的很大困难,使他们深为苦恼。

这将大大影响发泡水泥行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目前,由于泡沫混凝土刚刚兴起,国家还没有来及制订发泡剂统一的全国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①水泥发泡剂兴起的时间短,发展快,业内外还缺乏这方面充分的思想准备,配套措施跟不上,主管部门也还没有来得及统一全国的检测方法;②发泡水泥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专业科研人员较少,从事发泡剂深入研究的专家不多,造成研究方面的相对滞后;③业内外人士对水泥发泡剂专业知识相当缺乏,大多数人对水泥发泡剂检测方法不了解,或者有一些了解但不够全面,业内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现行的各种标准和检测方法。

上述三个原因中,第三个原因应是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发泡剂兴起只有短短的两三年,且专业性又很强,而这方面的著作或文献能公开见到的极少,许多专业研究的人员都难以查找,更不要说普通的业内人士。

因此,宣传和普及发泡剂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十分有必要和迫切。

这可能是引导发泡水泥业界人士摆脱困扰的最好方法。

发泡剂的实质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才能使水产生泡沫,泡沫混进水泥浆就成为泡沫水泥。

因此,发泡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也就是表面活性剂起泡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根据这一点,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表面活性剂起泡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发泡剂,而没有专门用于水泥发泡剂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水泥发泡剂现行的检测方法有10多种,许多企业自行制订的标准和检测方法还不在其列。

这些方法如下。

一、起泡高度法(罗斯法或ISO法)起泡高度法的核心是以发泡剂的起泡高度和泡沫半消的时间两个技术指标来考核发泡剂的性能。

罗斯法(Ross-Milles法)是目前国际最通用的表面活性剂起泡力检测方法,并被ISO国际标准所采用,被定为ISO-696-1975;我国参照罗斯法,先后出台了几个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如原轻工部颁部标准QB510-84,国标GB/T7462-1994等。

因此,目前罗斯法在国内外采用的最为广泛和流行,是主导性检测方法。

QB510-84所用的试验仪器Ross-Miles泡沫仪的尺寸规格。

将滴液管(P)注满200ml试液(试液液面到刻度线G),安放到事先预备好的管架上(一般可用软木塞安装于刻度管口)和刻度管断面垂直,使溶液流到刻度管的中心,滴液管的出口应置于900mm刻度线(G),如图所示。

刻度量管中装有50ml试液,从刻度管底部注入。

所用试液用150μg/g硬水和2.5g试样配制面成。

打开玻璃管活塞,使溶液流下,当滴液管中的溶液流完时,立刻记录泡沫高度。

重复以下试验2~3次,每次试验前必须将管壁用试液冲洗干净。

本法的测试温度应稳定在40℃±1℃。

用在刻度量管的夹套中通恒温水的方法来保证测试时的温度。

ISO-698-1975所规定的测试温度为50℃±1℃,并规定用液流停止后30s、3min和5min所形成的泡沫的毫升数表示结果。

若需要,可绘制相应的V-t曲线。

并规定每个试验要至少重复8次取平均值。

影响罗斯法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检测仪夹套内的水温。

由于发泡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稳泡时间和起泡力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罗斯泡沫仪刻度管夹套内的水温将大大影响检测结果。

QB510-84规定的检测水温是40℃±1℃,而ISO-696-1975规定的水温则是50℃±1℃。

因此,即使采用罗斯法,依据的标准不同,检测结果也不同。

二、发泡倍数及沉降距法这种方法也是国外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在国内,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发泡剂的发泡倍数,1h泡沫沉降距,1h泡沫泌水量三个技术指标来检测发泡剂的质量。

它的检测数据与罗斯法没有可比性。

其检测方法如下。

1、技术指标发泡剂:又称起泡剂。

能促进发生泡沫而形成闭孔或联孔结构材料的物质。

发泡倍数:泡沫体积大于发泡剂水溶液体积的倍数。

沉降距:泡沫柱在单位时间内沉陷的距离。

泌水量:单位体积的泡沫完全消失后所分泌出的水量。

发泡倍数:大于20 倍。

1h泡沫的沉降距:不大于10mm。

1h泌水量:不大于80ml。

发泡剂可以促进水泥、菱镁、石膏等胶凝材料的凝结,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操作时间。

3、沉陷距和泌水量的测定方法泡沫的沉陷距和泌水量可用仪器测定,该仪器由容器、玻璃管和浮标组成。

容器底部有孔。

玻璃管与容器的孔相连接,玻璃管的直径为14㎜,长度为700㎜,底部有小龙头。

浮标是一块直径为190㎜和重25 g的圆形铝板,根据上端容器上的刻度,测定泡沫的沉陷距。

根据量管上的刻度,测定破裂泡沫所分泌出的容量即泌水量。

4、发泡倍数的测定方法发泡倍数的测定方法是将制成泡沫注满容积为250ml,直径为60mm的无底玻璃桶内,两端刮平,称其重量。

发泡倍数M可按下式计算M=Vγ/(G2-G1)式中: M指发泡倍数;V指玻璃桶容积(cm);γ指泡沫剂水溶液密度(近于1㎏/㎝3);G1指玻璃桶质量(g);G2玻璃桶和泡沫质量(g)。

三、其它检测方法就我们所知,目前国内水泥发泡剂现行的检测方法除上述两个方法之外,各地还有许多其它检测方法,一些是企业或单位自行制订的,有些是采用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如下。

1、气流法气流法是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玻璃砂滤板。

滤板上盛有一定量的试液,气流通过滤板成为小的气泡,气泡通过试液时产生了泡沫。

当气流的速度固定并使用同一仪器(刻度量筒),流动平衡时的泡沫高度h可以作为泡沫性能的量度,因为h 是在一定气流速度下,泡沫生成与破坏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泡沫高度,所以此法中的泡沫高度h包括了起泡性和稳泡性两种性能。

2、搅动法搅动法是通过在气体(一般指空气)中搅动液体,把气体搅入液体中而产生泡沫。

在实验用量筒中放一定量的试液,用下端固定有盘状不锈钢丝网的搅拌器,放过液面以一定的搅动方式和速度上下搅动。

实验需严格规定仪器的规格、搅动方式、速度、搅动时间、试液用量等条件,以便保证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搅拌停止时所生成的泡沫的体积为V0,表示试液的起泡性能。

记录停止搅拌后泡沫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即记录停止搅拌后不同时间(t)的泡沫体积(v)。

3、巅倒法该法是一种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只需一根试管就可进行检测。

检测的方法是:在有管塞的磨口试管中(一般采用10mm试管),加入2mm试液,盖紧试管塞然后匀速巅倒试管50次,静置5秒后,记录起泡高度;然后让试管直立静置,观察泡沫消失情况,以泡沫下降一半(半消)高度所需的时间来作为稳泡时间。

因此,它的检测技术指标类似于罗斯法,但与罗斯法的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

4、混合法混合法即起泡力采用起泡高度衡量,而稳泡性采用沉陷距法。

该方法的具体检测如下。

① 泡沫稳定性:用泡沫沉陷距衡量泡沫稳定性。

泡沫发生后,用下述方法测量泡沫沉陷距:取内径为6cm,高9cm的容器(或用尺寸相近容积约为250cm3的容器),盛满新发生的泡沫,刮平表面,在泡沫上复一张纸,平静地放在无风处,40min后量取泡沫沉陷距。

② 起泡力:用泡沫高度衡量起泡力。

取一定量的发泡剂,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用60 – 2F型电动搅拌机中速搅拌10min,量取泡沫高度。

下面介绍几种影响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供大家试验或生产时参考。

1、东某大学化工系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① 泡沫稳定性:用泡沫沉陷距衡量泡沫稳定性。

泡沫发生后,用下述方法测量泡沫沉陷距:取内径为6cm,高9cm的容器(或用尺寸相近容积约为250cm3的容器),盛满新发生的泡沫,刮平表面,在泡沫上复一张纸,平静地放在无风处,40min后量取泡沫沉陷距。

② 起泡力:用泡沫高度衡量起泡力。

取一定量的发泡剂,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使用电动搅拌机中速搅拌10min,量取泡沫高度。

2、北京某房建所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① 发泡剂技术指标: ph 值7.0左右; 1kg泡沫剂发泡量>500L;② 泡沫的制备: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泡,制泡技术参数:搅拌机转速为1200r/min以上,搅拌时间以泡沫达到均匀、细小、稳定为界限,容积为1m3的搅拌机制泡时间一般为3– 5min。

3、海南某大学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① 技术标准:以起泡高度及消泡时间来判定发泡剂质量。

② 将1000ml量筒坚直放置,沿筒壁注入200ml的待测引气溶液,注意不能产生气泡,封住筒口,30秒颠倒共计10次后,静置,立即使用直尺测量起泡高度(即泡沫最高处与液面之间的距离),记录消泡时间,试验用溶液浓度为0.1%(质量)。

目前发泡剂检测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发泡水泥的发展。

一是它使许多发泡剂生产商无统一标准可依,对产品无法检测。

各企业各有一套标准,由于技术指标及检测方法不同,就无法比较产品的优劣。

优质发泡剂与劣质发泡剂龙鱼相混,难以区分,优质发泡剂难以畅销,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许多发泡剂用户对发泡剂质量无法判断优劣,在选择和使用上陷入盲目和困惑,泡沫混凝土施工检测参照什么标准?只有这个标准JC/T 1062-2007泡沫混凝土砌块最新的标准编号:JC/T 1062-2007 标准名称:泡沫混凝土砌块标准状态:现行英文标题:Foamed concrete block 实施日期:2008-4-1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质量合格证、堆放、运输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