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关于我校教学工作的思考

2关于我校教学工作的思考

关于我校教学工作的思考(童洪潮)近几年是宁乡教育最为辉煌的几年,高考质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神话,连续创造了赶超浏阳、三湘第一的骄人成绩,真正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宁乡人会读书”的故事。

宁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直在高位运行。

在这个大背景下,宁乡二中的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却在急剧减少。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源数量少,生源质量差,优质生源过分集中。

特别是2011年、2012年,生源质量和数量都到达谷底。

宁乡二中作为宁乡农村普高的窗口学校,我们该怎么办?在探底回升的过程中,我们怎么做?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认识;丰富我们的内涵;加强我们的落实。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于思路1、高一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争取个个学生有特长。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在教务处、教科室、高一年级组的协调安排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教师的现状、高考的要求稳步有序地推行新课程改革。

同时,为了使学生个个有奔头,人人有事做,学校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跆拳道、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以上的兴趣小组。

2、高二合理分流,科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纵观宁乡二中近六年的高考上线情况。

对照二中的实际,我认为:①不可能的事情坚决不做。

②可能的事情创新方法努力去做。

③完全可能的事情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应对高考,必须科学合理、必须长远规划,应事半功倍而不能事倍功半,具体做法是:(1):极少数尖端学生向文科分流。

宁乡一中、四中、十三中等省重点校的顶尖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基本上选择读理科,很少读文科,二中这样的学校要突破一本、重本的瓶颈,必须寻找空档,寻求突破口和增长点,让顶尖学生向文科分流。

我校的清华才女宋楚兰就是典型的例证。

当年宋楚兰离四中线四分之差考上我校择优班。

进校时中考成绩居全县1000多名,在我校高一择优班的历次考试中也在10名以后。

高二文理分科时,她自己要读理科,学校领导和老师做工作要她读文科,最后她以665分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

而原来在高一择优班成绩远比她好,后来分在理科班的几个男生04年高考都没有超过600分。

事实证明学校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宋楚兰当年读理科,成绩很难上600分,更不用说考上清华大学了。

因此,我们在文理分科的时候,要做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工作读文科,才有可能考重本和名牌大学。

(2):文科和理科学生的合理分流。

按现行高考模式,从高一到高二学生将进行文理分科,文、理科学生学校基本上按学生意愿在分流,也可以说是不是分流,而是放任自流,分流过程缺乏教师合理正确的引导,致使那些能文能理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又是高考上线的边缘学生缺少思考和引导而选错学科,并且半期或一期后又改选学科的现象比比皆是。

如果学生真正做到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科选择,高考本二上线或许能增一成。

(3)合理引导小专业生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中分流。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家长满意,学生满意,才会人民满意,社会满意。

家长送子女到二中来读书,考上了本科,考上了重点大学,学生自然满意,家长也会满意。

考上的人多了,学校地位自然高,社会评价自然好。

因此,我们在对待那些单凭文化而难以上本二线的中等、中下等甚至于潜能生,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专业培训教师便可有选择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做好做通这些学生的工作,乃至这些学生的家长的工作,把他们引向通过小专业上本科线的道路上来,为高考本科上线添砖加瓦。

(4)小专业生队伍结构必须优化。

小专业可以做出大文章。

但如何来做好这篇文章呢?我在思考,二中的美术、舞蹈、声乐特长生主要集中在文科,体育特长生主要集中在理科,这是二中的传统做法,其他学校也可能如此。

这样做,给学校管理,特别是这些学生专业高考结束后的学生文化的集中培训和管理带来了方便,有益于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我认为,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这项工作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考,不能跟形势、赶潮流,不能把小专业生都往这一独木桥上赶,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捷径。

从近两年高考情况来看,在理科学生中发展美术、舞蹈、声乐特长生对学生的升学更为有利,美术、舞蹈、声乐的理科生无论从专业、还是从文化要求来看都要比文科生低,且低得多。

例如:理科音乐本二线文化292分,专业203分;文科则为文化367分,专业217分;美术文科文化388分,专业223分;理科文化330分,专业220分),结果显而易见,我们又为什么不把学生往捷径上引呢?正如旅游资源一样,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吃的也就永远是二摊。

3、高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圆满完成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高考质量目标是一硬指标,他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宁乡教育的形象与品牌。

在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升温的几年中,压在县直高中校长头上的三座大山中的第一座大山就是高考质量,每所县直高中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完成这一目标可谓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使出了浑身解数。

可结果仍然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一次高考结束后,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总比值得借鉴的成功的经验又要多。

对二中这样农村普高龙头校如何来完成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演绎“1+1+1+1 〉4”的故事。

第一个“1”体育生上线是“根本”,第二个“1”文化生上线能“雪中送炭”,第三个“1”美术生上线能“锦上添花”,第四个“1”音乐舞蹈生上线能“层楼更上”,只有四方大获全胜,只有四轮齐动,才能攻克高考质量关。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于认识。

首先,充分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

质量关乎名誉,关乎发展,关乎生存。

我们需要紧迫感,需要危机意识。

其次是改变心态,克服教学倦怠。

当“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的工作日复一日时,我们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但是,当一切新鲜不再时,不但工作无成功的喜悦,我们的身心也会受到损害。

因此,要用积极的情感认同职业。

要学会理性地协调。

学生基础薄弱,习惯太差,都是可以改变的,不需要有沉重的失落,不需要有难解的怨气。

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有健康的心态才可能把事情办好。

我希望大家直面正视大的气候,多从自身找原因,耐心地教,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地方,都有可待开掘的潜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只要找准该种的庄稼,就没有荒芜的土地。

目前,学校行政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已经拿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如何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提高读书的兴趣,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施行了课堂教学的督查。

关于常规管理,个别教职工颇有微词,而根据督查组的情况反馈,各年级教学工作包括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

我们认为,柔性动态的人文关怀和钢性制度的有机结合是极其必要的。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钢性的制度作底线,就没有整体的一致性,就没有力量。

制度是团体管理的基础,是理顺各种关系的有力工具。

因此,严格常规管理不会动摇。

现代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课堂教学模式化,教法单一,多是师讲生听,师授生受,串讲串问的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履见不鲜。

这样,学生厌听,教师怵讲,课堂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质是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教育思想上存在误区,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因此,必须从理论学习人手,打开思路,开阔眼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教学比武,进行课堂教学的业务过关,为县教育局的课堂教学定级达标作好准备。

我希望大家把重点放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模式改变方面,让自己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

要加强教学科研。

只有进行教学科研,且作且述,才能对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有更真切的认识,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心态,克服倦怠。

要鼓励先进,进一步加重奖励、拉开奖励档次。

本学年将修改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奖励的立足点就是各年级的基本目标任务。

同时继续设立各种精神奖励。

本学期末,学校拟设立“常规工作先进个人”、“十佳教师”等奖项。

教学成绩突出者晋级优先。

进一步投入资金,鼓励教师的各项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落实。

三年级的教学已经进入关键时刻,根据年级组的安排,重点落实以下工作:1、备课组、包干组工作的落实。

备课组:落实集体研究,会议定时有记载,任务到人有着落;落实进度内容,专题有主讲,考试有命题人,限时训练有负责人;落实作业,限时限量有准则,全批全改有检查;落实答疑,时间有保证,重点有对象;落实课堂教学,保证组内听课次数。

包干组:摸清底子(上期末调研考试成绩,本期历次月考成绩列表分析);划定圈子(依据成绩,结合高考二本三本上线两级目标圈定学生);选准苗子(依据圈子、结合成绩、结合任课教师的建议以及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按上线目标比例选准培养苗子);分清梯次(稳定类、潜能类、边缘类);分配包干,扎实工作。

各包干组长要扎实做好台帐,督促教师拿出措施。

2、小专业培养工作落实。

再次核准和修改体育生的专业训练工作计划(讲求科学、针对、高效,克服随意、盲目、无序、高耗),加强专业训练的督查。

体育专业生的文化学习(加强教学针对性,加强对象的个别辅导)。

体育生的管理工作要到位。

(教室里班主任负责,训练时教练员负责,时间上衔接好,不能出现管理的真空)3、课堂教学落实。

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强针对性(三本插标)。

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限时训练内容,月考和单元检测,错题回炉过关检测、变式考试等,必须有计划和适时调节,备课组长严格把关,年级副主任督促检查。

加大对三年级课堂督查的力度,重点检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要因人而异,辨证进度,稳打稳扎,防止急躁。

同时及早培养非智力方面的积极因素。

一、二年级重点落实以下工作:1、教学常规。

坐班、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年级组必须客观公正登记,奖优罚劣。

2、教学科研。

重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新理念的贯彻,新教材课堂模式的构建。

进行教学比武。

3、加强理科教学。

教科室牵头,教务处协助,成立肄业班理科教学研究组,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作业、辅导、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定期调研。

同时请进名家进行指导,走出校门进行学习。

4、研究学生厌学原因,研究层次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有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保证圆满完成高中学业。

5、年级组认真分配好各班进入全县前3000名学生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以奥赛培训、文学社活动为途径,搞好优生培养。

6、二年级要把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各备课组要拿出方案。

一次性合格率达到85%。

总之,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立校的根本。

连续多年来,我校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县同类学校之首,如何稳保我校在全县的质量地位并力争超越,我们倍感压力之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