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绳双人跑进跑出跳两人一组,后面人握绳,绳在身后准备好。
开始时,绳从后面前摇。
第一次绳摇到脚底下时,两人同时并脚跳过绳子,不握绳的跳者接着跑出跳圈。
第二次绳摇到脚底下时,只有摇绳者自己一人跳过绳子。
第三次摇绳时,跳者立即跑进跳圈,与摇绳人同时跳过第三次摇绳,接着跑出跳绳。
第四次同第二次。
依次类推。
2、小青蛙过马路游戏者头戴小青蛙头饰站于起点线后,看对面主持人手上的红绿黄灯行动:绿灯行,红灯停,遇到黄灯“叫呱呱”。
在行进中遇见→的交通标志,分别应该这样:1、继续前进;2、左转弯绕标志物一圈;3、右转弯绕标志物一圈。
行动必须将双手撑在膝部作双足蹲跳,凡是做错者由扮演警察叔叔的同学先敬礼,指出后必须重做才能继续,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3、过江建设新浦东等分成数队,发令后各队排头用三只飞盘作为渡江工具,依次移动,双脚踩在飞盘上前进,至对岸后,拿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拼板粘贴到示意图中,接着仍移动飞盘返回,换下一人做,直至最后一人,全部完成拼贴的队为胜4、过河蹦蹦跳在地上画二条相距为5米的平行线代表小河。
每组两人,预备时两人相对互坐脚背上双手相勾,组成一只小船。
发令后,摇船至对岸,甲拿起圆圈里的一只蹦蹦球,套在单脚上转跳,乙站其旁边球过也跳起,两人合作配合跳二十次,完成后,再摇小船返回,先完成任务的组为胜。
5、跳水在地上画一个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代表“跳水池”。
参赛人数为6人,等分两队,相对而站。
比赛开始,双方一起摆臂唱儿歌:“伏明霞,胆子大,扑通一声就跳下!”当念到最后一个“下”字时,就跳入池内。
每次跳入的人数,各队可事先商量好。
判别胜负的方法是:双方人数相等,无分;人数不等时,三人胜二人,得3分;二人胜一人,得2分;一人胜三人,得一分。
接着再唱跳,在规定的局数里,积分多的队为胜。
6、摘椰子准备一根中粗而又结实的毛竹竿,其高4至5米。
在其竿顶粘挂一束五彩缤纷的气球。
活动开始,要求小队的全体成员先把毛竹竿垂直扶起,然后让每一个人依次爬上去取下一只气球。
若有困难,同伴们可以在确保不倒竿的情况下,给予帮助和支持。
如让他踩肩,替他托臀等7、蜗牛爬行每组两人,甲成跪姿,乙与甲反方向俯卧在甲的背上,双手抓住甲的双脚步后跟。
甲的双手抓紧住乙的双脚踝,组成一个“蜗牛”。
然后,甲负重向前爬行,乙保持好平衡不掉地,合作能爬到终点即为成功。
8、蹲跳接力每队8人,4男4女。
年龄不限。
1男1女两人为一组。
出发时的姿式:运动员应面向跑道向前,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后。
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
两人都跳过终点线后,再跳回到起点线击第二组的手掌,然后第二组进行,依次类推。
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
计时与名次:以最后一组返回起点计时。
用时少者胜出。
9、踢毽子接力将课桌稍向后面移动,在讲台与课桌间挪出一块位置,按座位行次每两行组成一个队,每队一个毽子。
游戏开始,各队第1名学生到前面踢毽子,踢至失误为止,记下次数,回到自己坐位,接着第2人出来踢,直至全队踢完为止。
累计次数多的队10、抓害虫1规则及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分别面对面站在相距4米的两直线后,每人两个呼啦圈,另一组从通道中的双手后背在身后,跳过通道,线两侧的学生,两侧学生用呼啦圈套田中的“害虫”,每套到一个得一分,被套到的“害虫”即出田,最后比一比哪组的累计分多。
2注意事项:“害虫”跳的时候双脚并跳,不能用手挡呼啦圈。
3目的:发展下肢弹跳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
11、过河1规则及方法: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面对面站好,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对面学生处,其他学生依此法进行。
2注意事项:抛呼啦圈时不能抛太远,应在自己弹跳的能力之内,双脚始终不能离开圈外,否则返回重新进行。
3目的:发展下肢弹跳及手脚相互配合能力,培养勇于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
12、开火车1规则及方法:四人一组,站成一路纵队,用呼啦圈将学生连成一排,逆时针跑,追前面一组学生,追上一列“火车”的5分,在1分钟内追到“火车”多的队为胜。
圆的大小,可根据场地和学生人数决定。
2注意事项:不能只靠圈拉住身体,学生应双手搭肩,并注意安全。
3目的:培养快速奔跑能力及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13、跳流星1规则及方法:学生围成一直径为6米的圆,一名学生站在中央,手持用绳系的呼啦圈,手臂压低,做顺时针转动(也可变方向),速度可快可慢,呼啦圈在经过游戏者脚下时要跳起,游戏者不能被呼啦圈碰到,如碰到被视为失败,换圈中人继续进行。
2注意事项:精神集中,反应快,弹跳要有弹性,跳得高,空中滞留时间尽量长。
3目的:增强弹跳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14、十字旋转跳1、游戏准备:学生每2人一组,在地上划一个大“十”字,得4段线。
2、游戏方法:其中1人两脚微分开站在“十”字中间,跳起旋转360度后分腿落地,若两脚踩在两段线上得2分,若只有一只脚踩在线上或两只脚踩在同一段线上得1分,若没有踩到线或只踩到一点不得分。
2人一次一轮换,进行多次,以总分多少判定胜负;还可以全班以总分排出冠军、亚军。
3、游戏价值:提高学生身体灵活性,发展弹跳能力。
4、注意事项:游戏不宜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15、支援前线游戏目的:发展负重能力和奔跑能力;培养国防意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两条平行线,相距15~20米,中间设置2~4个并排放置的“独木桥”(间隔2米左右)。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队(与“独木桥”数目相等),每队又分成甲乙两个组,分别站在两边的线后,面对“独木桥”。
各队甲组排头面前放一包“弹药”(可用2~3公斤的实心球等器材)。
教师发令后,甲组第一人抱起“弹药”跑过“独木桥”将“弹药”交给乙组排头,自己站到乙组排尾。
乙组排头则如上述方法将“弹药”交给甲组第二名队员,如此依次进行,运送“弹药”最快、纪律最好的队为胜见图。
游戏规则:传递时不许抛掷,“弹药”不能掉地上。
传递时不能越过横线。
16、青蛙过河游戏目的:发展跳跃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游戏方法:场地上画一条起跳线,线前8~10米并排插4面小红旗,每个小红旗间隔3米左右。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成一路纵队分别对准前面的小红旗站在起跳线后(图)。
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双脚连续向小红旗跳去。
第一个举起小红旗的得4分,第二个得3分,第三个得2分,第四个得1分。
然后将小旗插回原地,自己跑回去站到本队排尾。
依次进行,以得分多的队名次列前。
游戏规则:必须按规定的动作跳(如双脚连续跳)。
发令后才能起跳。
17、钻跳赛[目的] 发展灵敏性和弹跳力。
[准备]排球场一块。
[方法] 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站在端线外,各队第一人进入场内两腿分立,弓背弯腰,双手扶膝站稳,第二人以双手按第一人背作分腿腾跃后,前跨一步,做与第一人相同的姿势;第三人从第一人背上作分腿腾跃后,再从第二人腿下钻过,并前跨一步与第一、二人作同样姿势。
以下第四、五人……同样作跳跃、钻过动作连续进行,先完成者为胜.[规则]1.教师鸣笛开始,不能先行起动。
2.障碍之间距离不得大于2米以上。
3.必须依次序先后跳、钻、不得绕过。
18、转圆跳[目的] 发展弹跳能力。
[准备] 长皮筋几根。
皮筋的一端都束在一立柱上。
[方法] 学生出几人牵拉皮筋,组成圆圈,其它人成纵队站在场外。
比赛口令发出后,排头先跑入圆圈内做跳皮筋动作,完成规定动作后,转入第二根皮筋处继续跳过。
这时第二人跟进至第一皮筋处做跳皮筋动作。
游戏者不断地跟进、转移,至跳完最后一根皮筋依次退出场外。
[规则]1.中断跳皮筋者,与牵皮筋的学生对换。
2.凡是能完成一周跳跃者为胜。
18、跳障碍[目的] 提高快速跑动中的灵敏性。
[准备] 在场地上划出若干间隔为40、90公分的格线和直径为40公分的圆。
可以按人计算时间分胜负,也可以分成几个组进行比赛。
[方法] 每个格和圆允许单脚着地一次,可以按人计算分胜负,也可以分成几个组进行比赛。
(图)游戏的要求也可以变化,如:过横线时并脚跳过,过圆时必须用远侧的脚交叉步跨进圆内等。
[规则]1.如有犯规动作或触线是,即扣1分。
2.用的时间最短,扣分又最少者获胜19、跳进去拍人★游戏目的:发展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
培养机智、灵活和勇敢精神。
★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直线,线前2米处画几个直径5-6米的圆圈。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再分甲乙两组。
甲组先分散在圈内,乙组正对本队甲组站在线后(图)。
教师发令后,各队乙组第一人用单脚跳,跳进圈内,跳着追后甲组队员,甲组队员在圈内单脚跳或双脚跳着躲闪,如被拍着,暂时退出圈外。
每人追拍一定时间,换另一人跳进去追拍,乙组每人都追拍一次,或甲组队员全被拍着时,两组交换。
★游戏规则:圈内躲闪的队员不能出圈,否则算被拍到。
追拍的队员只能用单脚跳,双脚着地时就算失败(另一只脚不能着地),失败后换另一队员追拍。
20、双人跳绳跑[目的] 培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
[准备] 跳绳(长2.5米)两根。
在场地上划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一条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方法] 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横排两人为一组。
各队第一组学生并肩站立,一人左手握绳柄,一人右手握绳柄,把绳荡在身后做准备。
(图)游戏开始时教师发令,二人同摇一根绳并跳绳跑到折回线。
脚触线后,二人再跳绳返回本队,把绳交给第二组,然后站到队尾。
第二组学生接绳后,依照前面方法进行,直至全队轮流一次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规则]1.跳绳跑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全跑。
2.中途失误停绳后,必须在原地重新摇绳后,方能前进。
3.两人的脚都触到折回线后,方能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