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报告9月11日下午:网通机房在网通机房,我们看到了G/MPX18综合配电设备、自动电缆充气机、EWSD(电话交换机)等一些设备,技术工人着重向我们讲解了EWSD的一些情况。

“九五”期间我国电话网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本地电话网新增容量将达一亿门左右,同时又要积极引入ISDN和IN业务,网络建设规模巨大,这也为各电信设备制造厂家提供了又一次角逐的机遇。

为了有效地为各电信局提供本地网设备以满足邮电部的“大容量,少局所,大量采用远端模块或新型用户接入方式使光纤尽量靠近用户”的组网精神,EWSD系统为适应中国本地网组网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及设备。

EWSD的技术特点EWSD交换系统是结构灵活的开放系统,可经济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的网络结构,作为各种规模的网络节点,适应各种信息的交换,并且能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

该系统具有灵活多变的容量,目前可用270万BHCA(忙时呼叫次数)的能力处理高达25 600Erl的话务负荷,提供高达25万用户线;下一步可做到400万BHCA的能力处理高达10万Erl的话务负荷,提供60万用户线。

这样的交换机处理能力完全适用于大容量的交换局。

EWSD由交换网络、中继单元、7号信令设备和协调处理等核心部分以及用户模块部分组成。

核心部分可用作长途局、汇接局、信令转接点、接入网的核心交换机和移动网的MSC;核心部分和用户模块部分的相应组合可作为本地端局。

EWSD具有很强的ISDN业务能力,除提供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承载业务和电路交换的用户终端业务外,还提供号码识别、呼叫提供、呼叫完成、呼叫限制、多方业务、计费和快速呼叫建立、附加信息传送等30多种补充业务,且能与现存的网络互通。

EWSD的虚拟用户交换机(Centrex)功能由GeoCentrex提供,具有独特的跨局Centrex功能和多功能话务台(MAC)功能,有利于服务区内的集团用户被不同交换机重叠覆盖,以及把不同区域的集团用户统一起来。

MAC则有效地帮助集团用户对其用户进行管理。

EWSD的ISDN和GeoCentrex的结合,为集团用户的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EWSD可作为智能网中的SSP(业务交换点),目前可提供CS-1中的约10种智能业务,提供高级话务员服务系统(ADMOSS),提供开放的V5.1和V5.2接口与接入网相接。

EWSD在组网上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强大的用户模块组网能力:① EWSD的用户线路单元(DLU),通过内部的、增强的V5.2接口接入核心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EWSD的用户线路单元是一种性能良好、技术成熟、经济的用户接入设备,而且可由EWSD核心部分统一地进行维护、监测、管理。

② 从EWSD的功能结构上很容易发现,EWSD的用户线路单元可根据各局实际情况被灵活分配在主局用户模块或不同的远端模块局上,EWSD的DLU通过标准的PCM30接口与核心部分相连,可具备与核心部分同样的时钟精度,以满足ISDN业务的同步要求,这使得EWSD的远端模块局用户具有与主局用户一致的业务性能。

每个远端模块局的容量以及远端模块局的个数在EWSD允许的范围内没有限制,可结合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村等方式灵活组网,让远端模块尽可能靠近用户,从而缩短铜线的距离。

③ EWSD的远端模块局可实现无人值守,对远端块的操作维护(包括用户线测量)均在主局完成,远端模块局的各种外部告警信号可被送到主局的系统告警设备上,远端模块具有紧急情况的内部交换功能,这有利于实现集中的维护管理,节省维护管理人力。

④ EWSD还提供3种规格的箱体式的远端用户模块(Shelter DLU 150, Shelter DLU 400, Shelter DLU 700),把一个远端模块局浓缩到一个户外型的箱体中,类似交钥匙工程,适用于容量小,机房条件不成熟的地方。

⑤ EWSD还提供光纤子系统(OFDC),OFDC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可以把DLU的用户通过自愈的光纤分布系统分配到1000km的范围内。

适用于人口分散,跨度较大的区域。

EWSD的组网应用实例1981 年,全数字化交换系统 EWSD 被首次推向市场,自此之后,一直在不断做进一步开发。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 EWSD 硬件和软件版本,处理能力最大可动态扩展到2,500,000 BHCA(忙时小时呼),话务连接能力为 25600 Erlang。

对于人口稀少地区,也可使用小型农用交换机 EWSD 家族中的系列产品(例如:小型数字交换机(SDE),最多可接 3000 个电话用户)。

如果缺少各种电信元素的基础建设,EWSD 可以被放置在集装箱中。

集装箱不需要放在建筑物中,集装箱里面不仅放有 EWSD 交换元素,还装有必要的电源、空调、传输系统以及配线架。

利用EWSD的核心部分和强大的远端模块能力能够方便地按照邮电部的组网精神进行组网。

EWSD典型的组网方案如图2所示。

利用EWSD可实现交换区的重叠覆盖,从而提高服务区内用户的安全可靠性。

EWSD 的远端模块和核心部分之间的连接为标准的PCM30系统,可大量地使用光纤,利用PDH 或SDH传输将光纤尽量地靠近用户,从而经济有效地解决了尽量缩短铜线的距离的问题。

利用SDH先进的组网技术,可以形成可靠性高的自愈光环,提高远端模块与主局连接的可靠性。

还可以通过SDH提取同步,确保远端模块的ISDN用户对同步的要求。

在EWSD的交换局中提供ISDN的相关软件、Centrex功能软件以及各种新业务延伸到该局覆盖的所有用户,而不管其地理位置的远近。

EWSD的强大处理能力以及远端模块的组网灵活性,使其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

目前在淄博、太原等地有1万多门的无人值守远端模块局正在网上运行,且运行状况很好。

覆盖范围在农村、城市地区有较大差别,比如在黑龙江的伊春地区,模块与主局之间相距上百公里;山东很多地市EWSD不仅覆盖了各乡,而且已覆盖了部分村;北京电信为优化本地网,用EWSD的远端模块加上ISDN和Centrex功能来取代用户交换机,从而有效地减少网络运营成本,提高了接通率,减少网络阻塞,增加收益,并有效地推行了ISDN 业务。

EWSD简单优良的网络组织方案,有利于进行集中维护管理,进行大范围、大容量的覆盖,方便地为全网提供先进的业务性能,适应电信网络及电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EWSD 的性能概述EWSD 具备下列性能:1.使用户能够高度便捷地以各种方式使用电信业务;2.为运营公司提供最佳的商业利益;3.可方便地适应新的需求。

EWSD 对各种性能的实现均符合 ETSI 或 ITU-T 所颁布的规范或标准。

自 EWSD 问世以来,它增加了大量的性能。

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一直在不断更新。

这里,必须把 EWSD 提供的性能与交付给网络运营商的 EWSD 版本的性能范围加以区分。

交付给网络运营商的 EWSD 版本的实际性能范围是根据合同规定所提供的性能子集。

它组成了与项目相关的性能列表。

丰富的 EWSD 功能可分为 11 个功能组,分别是:模拟电话用户的性能、ISDN电话用户的性能、电话用户设备接口的性能、系统性能、编路方式和选路性能、交换机间信令的性能、计费性能、广域虚拟小交换机的性能、高级多功能话务员服务系统ADMOSS 性能、O&M性能、智能网性能。

EWSD交换机日常维护1.电话错号故障:①拨入本局一个DLU架中的号码发生错号现象分析:发生此类现象有可能是控制板不好引起。

处理:首先查看DLUC板,发现DLUC0与DLUC1的软件版本不一致,DLUC0为S30810-Q968-X58-4,DLUC1为S30810-Q968-X58-5,更换为相同版本的DLUC板后,拨测正常。

②出局错号或单向通话分析:发生此类现象有可能是系统号不对应所引起。

处理:与对端汇接局进行系统核对,发现有两个系统的收发混线,更正后观察再无错号和单向通话现象。

所以错号现象有可能是两个用户同时刻占用这两个系统的某个时隙时所引起。

2.某个DLU机架在天气热时经常出现整架掉电现象。

分析:此类现象可能是电源接触不好引起。

处理:查看电源正常,怀疑是机架底下的热敏电阻不好,更换热敏电阻,以后再没有发生这种现象。

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进展我国自1985年开始应用通信卫星C频段传输电视节目以来,二十多年时间,电视和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迅速提高,并已分别达到84.6%和78.9%以上。

随着Ku频段视频压缩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的采用,电视广播的人口覆盖率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及电视广播的频道划分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视节目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地面发射站,用定向天线向太空中的卫星发射电视信号(上行频率为f1),卫星转发器接收来自地面的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变换等一系列处理,再用下行频率f2向地面服务区转发电视信号。

这样,服务区内众多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便可接收到电视台发出的电视节目。

通常一颗卫星上装有24个以上转发器,每个转发器可以转发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或4~8套经数字视频压缩的电视节目。

目前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普遍采用C频段(3.7~4.2GHz)和Ku频段(11.7~12.75GHz)。

由于C频段是和地面通信业务共用的,所以为了避免卫星电视信号对地面通信业务的干扰,卫星发射到地面的功率通量密度受到限制(一般EIRP=36dBW左右)。

为保证接收图像质量,通常采用口径为1.8~3.0m的接收天线。

Ku频段的特点是频率高、频率范围宽、信道容量大,是卫星电视广播的优选频段。

卫星发射Ku频段到地面,其功率通量密度不受限制(一般 EIRP>50dBW)。

加上信号波长短,同样口径天线的增益要比C频段高,因而采用较小口径的天线(0.5~1.2m)就能获得满意的图像。

这是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方向。

为了充分利用频段内的无线电频率,防止相互干扰,又将每个频段内分成若干频道。

如果不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由于每两个相邻频道之间的频率间隔均为19.18MHz,而卫星下行的电视信号带宽一般都大于20MHz,这样相邻频道间的信号频带就相互重叠,形成相互干扰。

因此,邻国或相邻地区之间,常采用不同频道和不同极化方式进行卫星电视广播。

通常是将相邻两个频道号的单、双号分别按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方式工作,以削弱相邻频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2.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现状截止1997年8月,我国还没有直接向家庭直播的电视节目,大部分节目是通过有线电视台进入家庭的。

目前我国国内卫星电视广播节目主要集中在亚太1A和亚洲2号两颗卫星上,云南、贵州两省的电视广播节目仍暂在亚洲1号卫星上传送。

在传送中央电视台(CCTV)第1套节目的信道内,同时用NICAM-728方式传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1、2套节目;在传送CCTV第2套节目的信道内同时用NICAM-728方式传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3套立体声节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