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填报说明
一、开题报告中必须采用计算机输入和打印。
二、开题报告为A4大小,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开题报告要求摘要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
2、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
3、指出课题难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
4、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
2、研究意义
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永恒的主题,是由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和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决定的,是社会发展和高效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是几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得出的结论。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教学改革依然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高质量地组织好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包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高校普遍都以教学改革项目来带动教学改革工作,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必将持续深入的开展下去。但是当前我们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管理,这必将影响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进行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同时,当前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且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些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经验,使我们进行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的教改项目管理的研究对于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理论进行了扩展和补充,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展开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所以,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项目管理理论以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项目管理理论,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水平的几点措施,比如转变管理观念、构建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体系、加强教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四、开题报告一式二份研究生、学院各存档一份。
一、立论依据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教育行业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情况一度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国家实施了大学扩招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更多人满足了自身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愿望。于是,伴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普遍都以改革项目来带动教学改革工作,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高校大都设立有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建设目标,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以项目研究带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依然与国际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高校不断大规模的扩招,现行的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改项目管理中缺乏战略指导,缺乏项目选择的规范性标准,缺乏项目持续开展机制,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等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缺乏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自身的学科建设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前者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后者属于应用研究。但是这两方面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处于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一样经历了探索阶段,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造成了一些教改项目管理问题。这一状况的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各高职院校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确保教学改革项目的质量。当前相对成熟的项目管理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项目组合管理理论虽然起步较晚,在20世纪八十年代才刚刚兴起,然而由于在商业和工业项目中的有效应用,在理论界也提出了很多的项目组合管理工具和方法。而且,我国也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项目,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不论是国家管理部门,还是高等院校,它们都有一定的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并且有很多项目成果得到保存,为未来的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理论来更好的改善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改项目管理理念、项目管理流程等,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一)关于项目管理的研究
现代项目管理是二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管理技术之一。虽然此前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等许多领域,但是直到二战后,它作为管理技术复杂的或需要多学科写作的活动的一种特殊工具,其价值才被完全认识并得到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这时的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军事和建筑领域。1996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1996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标志着项目管理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科学体系。从20世纪末至今,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从事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管理者们把目光投向了如何对项目管理集成化,如何进行多项目的管理,及项目组合管理和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中的组合一词源于金融证券投资中的投资组合的概念。组合管理是基于“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分散和规避的理念。最早提出“组合管理”思想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Harry Markowitz,他在1952年的Journal of Fia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现代组合理论》阐述如何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减少投资风险。1981年,沃伦•麦克法兰首次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运用到项目的选择和管理中,通过项目组合的运作方式实现了风险一定情况下的收益最大化。近几年来,项目组合管理在国际项目管理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项目组合管理工具软件的出现,更使项目组合管理理论得到广泛的传播。目前在国外的项目组合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和商业的范围,一些非利益组织也在很多项目中应用。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再对学校的战略进行规划时,采用了企业项目组合管理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