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边FTA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双边FTA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双边FTA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摘要: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要想更好更快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积极地迎接来自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各方面挑战。

近十年前,多哈回合谈判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之后,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现象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再次将经济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双边贸易自由化。

签订双边FTA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一个主流。

我国顺应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并参与到了双边FTA 的进程中,虽然我国区域性经济合作发展起步较晚,但步伐很快,势头很猛,并且成效显著。

本文拟将从双边FTA的定义、发展和特点等方面着手,采用历史研究、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逐步分析了双边FTA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进而,引出我国的双边贸易自由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之策。

关键字:双边FTA;多边贸易体制;自由化;问题;对策引言我国在加入WTO以后,中国迅速顺应全球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积极发展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发展。

但是,2006年,多哈谈判失败之后,一些国家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双边自由贸易。

同时,新一轮双边自由贸易的范围广、时间短、见效快、灵活性强等特点也成为了倍受人青睐的主要原因。

我国也积极借鉴、吸收有成就、有经验国家的双边贸易自由化战略,提出了适应自身经济贸易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拓展我国经济贸易的广度和宽度,从而能更好的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

近年来,越来越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

而且,签署FTA似乎正在成为一种需求,一种并行与多边贸易的新航道。

新一轮的双边贸易协定下的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双边自由贸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甚至还形成了跨地区的超越地理限制的FT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为FTA的成员国;一国同多个不同区域的国家缔结不同形式的FTA。

目前,双边FTA的数量也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在本文中,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了新一轮的FTA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进而引出我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发展及问题所在,对此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

一、概述双边FTA(一)双边FTA的概念双边FTA,既是指两国或地区间为实现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而形成的一种契约。

又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技术、服务、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它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早在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

双边FTA的传统定义是双方之间相互消除货物非关税和关税贸易壁垒。

但是最近几年的双边自由化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内容相应的扩大化。

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还涉及投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

(二)双边FTA的发展双边FTA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经济全球化时期[9]。

19-20世纪初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双边FTA成为世界各国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时所遵循的基本的规则。

英国利用其经济霸主的地位,同其殖民地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FTA。

而后,欧洲也开始了以自由贸易原则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系列双边关税谈判。

最后,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方各国开始了新一轮经济争夺战,双边FTA基本消失。

上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国生产过剩,对外出口贸易壁垒不断加大。

双边FTA成为了各国缓解经济疲劳的新方法。

随后,世界多边贸易的迅速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形式曾一度淡出世界各国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随着WTO多边贸易谈判的一波三折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又重回到了各国的视野当中,但仅盛行于局部地区。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双边FTA开始盛行于全球经济浪潮中,例如欧盟(EU)、美国等。

(三)双边FTA的特征伴随着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双边FTA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其特点如下:1.双边FTA的复杂性就缔约主体经济、政治水平而言,有南-南型、北-北型、南-北型三种。

南-南型双边FTA的缔约主体多为发展中国家。

例如中智双边FTA,它是为了进一步对抗发达国家利用WTO来“剥削”发展中国家而产生的新事物;发达国家间北-北型双边FTA的成熟性、完善性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也具有相对突出的影响;南-北型的双边FTA的缔约主体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成为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2.双边FTA的主导性双边FTA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契约性和造法性两个方面。

贸易双方在“国际法准则”的约束下,以协定内容为标准,严格遵守相应的承诺。

同时,它也会对其内国法产生一定的限制。

在双边自贸区内,双边FTA就是约束贸易双方的法律,任意一方的内国贸易法都不得违背它,否则就是无效[16]。

3.双边FTA内容的丰富性WTO统计显示,截止到2003年,通过WTO的区域贸易协议已经超过260个[10],且大部分是双边FTA性质的。

早期双边FTA缔约主体主要是为了削减或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而现在更多的是促进国际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4.双边FTA机制的强制性双边FTA的造法性和契约性,贯穿于带有强制性的机制中,使其具备了相应的强制性。

例如《智利一加拿大FTA》中适用在除了文化产业和竞争法以外其他所有领域的争端解决机制中。

二、双边FTA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双边FTA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签订的一种贸易契约,相较于复杂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它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程序简单、约束力强等特点。

双边FTA在促进经济技术合作、政策协、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起到更为直接、有效的作用。

但同时双边FTA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间又存在着紧密联系:(一)两者的原则基本一致自由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等均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所体现的主要基本原则。

而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双边自由贸易,只是这些原则的适用主体不同:前者适用于所有WTO成员国,而后者仅仅适用于贸易主体双方。

(二)两者兴起的背景相似双边FTA 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是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双边FTA 与 WTO 的前身关贸总协定 GATT 产生的背景基本相似。

都是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得商品和生产要素流通超越了国境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这一过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

此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国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和进一步对外开放,都推动了双边FTA 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三)两者的目标基本一致双边FTA 的最终目标在于消除贸易双方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以实现区域内贸易双方利润最大化,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削减贸易壁垒。

双边FTA 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共同或接近的各项优惠措施,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贸易、投资障碍,降低投资成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双方的工业化程度,从而可以实现一体化市场的规模效益,增强协议国之间的综合发展力,有利于共同抵御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四)双边FTA终将融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双边自由贸易中,贸易主体间的各种有关投资、贸易、服务等的优惠政策的实施,更多的是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为基础,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推进。

双边贸易自由化的顺利实现对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将会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5]。

三、FTA背景下的中国自由贸易(一)中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在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近两年来,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迅速有了新突破。

截止到2015年,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在建自贸区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9个,涉及23个国家或地区。

中国分别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等签订了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出炉;中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9个,涉及23个国家[11]。

中国在建自贸区数量不算少,可缺少重量级经济体。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尚未与中国开展自贸区谈判;资源大国俄罗斯已与40多个国家开展自贸区谈判,却未与中国谈自贸区问题;日本虽然在中日韩框架内与中国开展自贸区谈判,但由于两国政治关系下降到历史低点,谈判难有结果。

中国在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正处于不利位置。

(二)中国签订的双边FTA及相关影响1.中国与东盟签订双边FTA2002年,《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2010年正式建成,并且为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并且于2004年和2007年分别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后,双方的贸易关税率极低甚至取消,再加上东盟市场的宽广,大大刺激了我国的出口经济。

而且,东盟石油资源大大弥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短缺。

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稳定国际经济环境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盟比较接近了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标准.尽管东亚经济合作框架有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东亚各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别,在该框架下,经济合作目标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才是将东亚经济大大提高的契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亚太地区甚至整个世界经济都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2.中国与智利签订双边FTA2005年11月18日,中智签订了双边FTA,它也是中国同拉美国家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继中国―东盟FTA后中国所签订的第二个FTA,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智自由贸易协议生效后,智利立即取消了中国出口的5891项产品关税;同时,我国也取消了对智利出口的2805种产品关税。

中智协定所涉及贸易范围有货物、服务、文化、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多种方面。

对于中国而言,中智FTA的成功签订对以后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智利而言,该FTA的签订为智利提供了近3.5万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智利本国的就业率,对稳定智利本国的政治经济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中智FTA的签订大大提高了两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中国与新西兰签订双边FTA2008年4月7日,中新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

中新FTA也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包含贸易领域极多的贸易协定。

同时,它又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经济自由贸易区。

中新自由贸易谈判就动植物检疫、市场准入、海关合作、法律问题、服务业等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探讨。

由于新西兰农业、畜牧业十分发达,而且,畜牧业发展水平很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市场供给不容小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