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投资经济学课程代码:0508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
该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投资主体及行为选择、投资运动过程和调节机制、投资体制、投资项目研究、投资总量、投资结构、投资效益和国际投资问题等投资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设置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投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实际,分析解决投资运作和实践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投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从总体上把握投资经济学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熟悉投资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较好地掌握投资项目决策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会应用相关理论进行投资实践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投资学科是一个体系,除了投资经济学之外,还有证券投资学、投资项目管理学、投资统计学、投资财务学等。
投资经济学在投资学科体系中居于基础科学地位。
该学科强调定量分析和应用实践,广泛使用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理论知识和数学、统计方法,解决投资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投资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定性依据。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对投资的一般问题和投资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有总体的认识。
同时掌握投资的含义、分类、特点、作用,以及本学科的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问题概述1.投资的含义(一般)2.投资的分类(次重点)3.投资的特点(一般)4.投资的作用(一般)第二节投资经济学概述1.投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2.投资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般)3.投资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一般)4.投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第二章投资主体和投资运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资系统内部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以及投资运行过程及调节机制,掌握投资主体及其行为选择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系统1.投资系统及其内部关系(一般)2.投资系统与国民经济关系(一般)第二节投资主体及其行为选择1.投资主体及其分类(次重点)2.投资动因(一般)3.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原则(重点)第三节投资运行及调节机制1.投资运行过程(一般)2.投资运行的调节机制(一般)第三章投资体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投资体制及其模式划分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掌握投资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体制及其模式划分1.投资体制的内涵及内容(重点)2.投资模式及其分类(次重点)第二节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不做要求)第三节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导言(次重点)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框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一般)2.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批制度,破除体制障碍(一般)3.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发展资本市场(一般)4.加快培育和完善投资中介服务体系(一般)5.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资源(一般)第四节投资的宏观调控1.投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一般)2.投资宏观调控的内容(次重点)3.投资调控的政策和手段(次重点)第四章投资项目决策与实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投资项目决策的必要性、决策的内容和方法、投资的具体实施过程,了解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项目与决策1.投资项目与决策的概念与分类(次重点)2.投资项目决策的必要性(重点)3.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不做要求)4.投资项目决策的程序(次重点)5.投资决策的内容(一般)6.投资项目决策的方法(重点)第二节投资的实施1.投资实施概述(一般)2.投资项目工程设计的组织管理(不做要求)3.投资项目建筑实施管理(不做要求)4.投资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不做要求)第三节投资项目的招标与投标1.招标投标概述(重点)2.招标的程序和工作内容(一般)3.投标的程序与工作内容(一般)第五章投资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概述1.项目投资效益概念与分类(次重点)2.投资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及其内容(一般)3.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的意义(一般)4.项目评价与可行性研究的关系(一般)第二节财务效益分析与评价1.财务效益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程序(一般)2.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与评价(次重点)3.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一般)4.财务外汇效益分析与评价(一般)第三节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1.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财务效益评价的关系(重点)2.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程序与内容(重点)第四节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不做要求)第六章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项目风险分析概述1.项目风险分析的概念(次重点)2.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风险因素(次重点)3.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一般)第二节盈亏平衡分析法1.盈亏平衡分析法的概念(次重点)2.盈亏平衡分析的假设条件(次重点)3.分析方法(一般)第三节敏感性分析法1.敏感性分析及其意义(次重点)2.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步骤(重点)第四节概率分析法1.概率分析及其内容(一般)2.概率分析的一般步骤(一般)3.期望值的计算(一般)4.概率分析法的应用(一般)第七章投资总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投资总量的概念,以及影响投资总量的决定因素;掌握投资总量与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关系,投资总量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总量概述(次重点)1.投资供给总量(一般)2.投资需求总量(一般)3.投资总量与投资规模(次重点)第二节投资总量的形成及平衡1.投资供给的形成(次重点)2.投资需求的形成(一般)3.投资总量平衡(次重点)第三节投资总量与经济发展1.投资总量与经济总量增长(一般)2.投资总量与经济结构(重点)第四节投资总量与经济周期波动1.经济周期波动概述(一般)2.投资波动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一般)3.我国投资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一般)第八章投资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研究投资结构的重要意义、合理投资结构的标志和形成手段,一些重要投资结构的变动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结构概述1.投资结构及其分类(次重点)2.研究投资结构的意义(次重点)3.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一般)4.合理投资结构的形成手段(一般)第二节投资的产业结构1.投资的产业结构的含义(次重点)2.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和投资结构(一般)3.我国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一般)第三节投资的再生产结构1.投资再生产结构及其意义(一般)2.投资再生产结构形成的制约条件(一般)3.优化投资再生产结构的措施(一般)第四节投资项目的规模结构1.投资项目的规模结构及其意义(一般)2.不同产业部门投资项目规模结构的优化(一般)第五节投资的区域结构1.投资区域结构及其划分(一般)2.投资区域结构变化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一般)3.投资区域结构的优化(一般)第九章宏观投资效益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宏观投资效益的意义、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和提高宏观投资效益的途径。
二、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投资效益概述1.投资效益的实质和标准(一般)2.投资效益的分类(次重点)3.讲求投资效益的重要性(一般)4.讲求投资效益的原则(一般)第二节影响宏观投资效益的因素(不做要求)第三节宏观投资效益指标体系1.设置宏观投资效益指标体系的意义(一般)2.设置宏观投资效益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重点)第四节提高宏观投资效益的途径1.制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般)2.认真研究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变动规律和数量界限(一般)3.进一步完善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一般)4.投资调控主体要不断提高投资宏观调控水平(一般)第十章国际投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投资的定义、方式、经济效益,以及当代国际投资的特点。
二、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国际投资概述1.国际投资的定义(次重点)2.国际投资的方式(一般)3.国际投资的经济效益(一般)4.当代国际投资的特点(一般)第二节国际投资规模和结构(不做要求)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指定教材《投资经济学》康和平、董正信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二、考试内容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
各章中不做要求的节在各章考核要求中注明。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3.本课程较合适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
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按形成资产的表现形式不同,投资可分为()。
A.经济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B.重置投资和净投资C.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D.积极性投资和消极性投资2.多项选择题:项目财务效益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 A.项目盈利能力分析与评价 B.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与评价C.分析和估算项目的财务数据 D.分析财务基本报表E.分析财务效益指标3.填空: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总和等于零时的()4.名词解释题:动态投资回收期5.简答题:建立有效的投资运行调节机制的条件6.论述题:阐述进一步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7.计算题:某投资项目设计两个方案A与B,设计寿命为5年,两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单位:万元)如下表,社会折现率为4%,计算:(1)两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2)比较两方案的优劣(提示:差额投资内部收益在4%-7%之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