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隐含式
先说出命题材料与某个著名诗人的风格特征相近,再要求考 生指出命题材料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如2008年北京卷12题中的第(3)题: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 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三、综合式
把风格与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 如2007年浙江卷16题中的第(2)题: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这里的“特色” 指的是语言风格。
(沉郁顿挫)
小结: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
• 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 ②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 • 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 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 ④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 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 品朝代和文风。
择性作答)
这类试题就题干指向的显、隐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 类型:
一、直白式
就是直接告诉考生出题材料的风格,要求考生阐释分析。 如2008年重庆卷12题中的第(2)题: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 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 分析。 这类题型考查到的“风格术语”考生不太常见,故分析有难度。 这里的“简要分析”主要是阐释、印证“新丽”,而“新丽” 考生较生疏。
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
11.工丽 “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 燕子,沙暖睡鸳鸯。”
12.生动
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宋祁《 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 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 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
1、从诗风渊源角度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 大诗歌流派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
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等。浪漫主义 在反映客观,侧重从主观内心出发,抒发对理想抱负 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 夸张来塑造形象。它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现实主义的全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 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 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 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细节描写对于诗歌主 旨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 平实质朴 )
• 从军行 王昌龄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豪迈雄奇)
山居秋暝 王维
• • •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新自然)
近试上张水部
• •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2)冲淡(平淡、朴素、直率)
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 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 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 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相关术语:简练生动、生动形象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陆游的慷慨激昂 苏轼的旷达豪迈
相关术语:悲壮慷慨
(9).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 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 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 的音韵。 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作。
相关术语:沉郁顿挫
(10)缠绵。 诗作婉曲, 感情缠绵细腻。如柳 永、李清照、姜夔的 词。 念宵酒酲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柳永 《雨霖铃》)
相关术语:清新自然、 多用口语
(7)豪放(奔放、雄奇)
其特点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大,气势恢 弘,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代 表作苏轼、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 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 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 里《小池》) (清新自然 ) •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清新自然而又含蓄隽永) •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笔调婉约或含蓄隽永 ) • ④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 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有晴。(刘禹锡《竹枝 (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 词》)
(平实质朴)
锦瑟
李商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主题:恋情说 \悼亡说 \伤唐室残破说 \自伤身世或自叙平生说(来自胧隐晦)登高杜甫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 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 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 厚,理趣盎然。
(5)含蓄(委婉)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 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 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从体裁看:诗词有所区别,即诗庄词媚曲谐。
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奉皇帝命写作),则非 庄不可;词多与男女情感,适于媚。
【补充】
• 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 腻地描写想象。 • 2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2、从诗人个性角度看:不同诗人语言风格不 同。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李白的豪迈飘逸 杜牧的清健俊爽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诗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一成不变,有进 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诗风会陡然一转。如李清照面渡前后的词 风变化。前期清新温婉秀丽、后期寂寞悲凉。
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 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 雄浑豪放…… 答题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此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有选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 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 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 隐于空白。本意在于表达作者 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 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 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 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 界定词语
清新 明快 冲淡 自然 含蓄 绚丽 豪放 悲慨 沉郁 缠绵
(1)清新
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其特点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大部分山水田园诗 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
《绝句》杜甫 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歌语言特点
贵州施秉一中 王凌云
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语言的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 的语言特色。
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 个 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伤口中的凝结。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是针对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 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乃至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歌,往 往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而言。
注: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将近进士 考试之时。上:呈献。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 外郎。水部,工部下属四司之一,掌管有关水利河 道政令。 (委婉含蓄)
饮酒
陶渊明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 丽、变幻莫测, 这是绚丽 飘逸之美。
(4)明快
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 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 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 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 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