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免疫学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作用
生物免疫学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作用
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 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 CD8+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后,发挥细 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的功能。
MHC-Ⅱ类分子-Ag肽(外源性) 递呈 CD4+T细胞
MHC-Ⅰ类分子-Ag肽(内源性) 递呈 CD8+T细胞
特点:无特异性;生来就具有
2. 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
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机体中与抗原相应的淋巴细胞(B细胞、 T细胞)活化,导致的免疫应答反应。
类型:
➢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三)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和“过继”免疫p176
1.主动免疫 用抗原刺激一个个体而产生的免疫性,受到免疫的个体再 遇到相同的抗原刺激便会作出强烈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B细胞活化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效 应。 细胞免疫:特异性T细胞活化发挥免疫效应。
4.根据效应结果分为
生理性免疫应答:清除有害物。 病理性免疫应答: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5.根据来源分为
天然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三、免疫应答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
皮肤 淋巴循环 淋巴结 抗原 静脉 脾
口服或吸入 粘膜局部 粘膜下淋巴 细胞
2.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反应阶段) 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的阶段;
3.效应阶段 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和进行免疫调节的阶段。
六、免疫应答的意义
及时清除外来异物,保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但不适当的免疫应答也会造 成机体的损伤。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一、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二、抗原递呈细胞 三、外源性抗原免疫应答 四、内源性抗原免疫应答 五、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 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即免疫细胞识 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分 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二)免疫应答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自然免疫)
组成: ➢ 屏障结构,如皮肤 ➢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 免疫分子: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
抗原的摄取
* Ag经MHCⅠ类还是Ⅱ类分子提呈,取决 于Ag的来源。
外源性Ag :来源于细胞外的Ag eg.:细菌、细胞等 内源性Ag:宿主细胞内合成的Ag
eg.:病毒感染细胞 突变细胞
细胞内合成的病毒蛋白 细胞内合成突变蛋白
❖
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在局部被APC摄取、加工和处理,以 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 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识别。Th细胞通过细胞因 子CK的产生与分泌,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概述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基本概念
初始T细胞膜表面抗原识别的受体TCR与APC表面 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过程称为抗原 识别(antigen recognition),这是T细胞特异活化 的第一步。TCR在特异性识别APC 所提呈的抗原多肽 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 MHC分子,这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MHC限制性决定了任何T细胞仅识别 由同一个体APC表面的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四、免疫应答的特点
*特异性:针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
发生免疫应答。
*记忆性: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免疫系统可长期
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识别“自己”和“非己”:个体发育过程中产
生。
五、免疫应答的过程
1.抗原识别和递呈阶段(感应阶段) 对抗原的摄取、加工、递呈的一系列过程;
生物免疫学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免疫应答概述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细胞调亡与免疫
第一节 免疫应答概述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三、免疫应答的场所 四、免疫应答的特点 五、免疫应答的过程 六、免疫应答的意义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
1.根据免疫应答的细胞类型和效应不同分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粘膜免疫应答
2.根据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状态分 ➢ 正免疫应答 正常:抗感染、抗肿瘤 异常:自身免疫、超敏反应 ➢ 负免疫应答 正常:对自身成分的耐受 异常: 对非己抗原不应答
3.根据效应机理分为
概述
概念
细胞免疫应答是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
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
①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初始T细胞随血循环达外周淋巴器官,并不 断在体内循环,以便随时识别进入机体的抗原。 初始T细胞识别抗原肽后,活化、增殖并分化为 效应T细胞,进而清除抗原及实现对免疫应答的 调节,在免
超 抗 原 可 直 接 与 TCR 的 Vβ 片 段 和 MHCⅡ类分子的Ig样区结合,只是结合 的部位在二者的外侧。
T细胞的抗原识别
识别方式:初始 T细胞TCR与APC表面提呈的 MHC-肽复合物结合。
一、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一)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感应阶段) 1. 概念
抗原处理 降解Ag、形成MHC-肽、表达于 APC表面
抗原提呈 MHC-肽被T细胞识别
2.APC对抗原的处理
被吞噬、吞饮
降解、处理
Ag 被动吸附
APC
形成
Ag肽-MHC 分子复合体
巨噬细胞(Mφ)在递呈微生物抗原中是功能最活跃的。 一般,大量抗原初次进入时,树突状细胞(DC)为APC。 少量抗原再次进入时,B细胞为主要的APC 。
2.被动免疫 把一种具有特异性抗体人工转移给未受到其相应抗原刺激 的个体,使其获得抗该抗原的能力
3.“过继”免疫 通过转移免疫的淋巴细胞来将免疫性转移到一个未免疫的 个体,使其具有与供体同样的特异免疫性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四)无应答p176 淋巴细胞受到抑制,对免疫原的再刺 激不能作出反应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