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配电技术复习资料
0001、通常只用一根线来表示三相线路的,即绘成单线图的形式。
0002、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能和分配电能。
两者的区别,在于变电所装设有电力变压器,较之配电所增加了变换电压的功能。
0003、为了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通常在10kV母线上或380V 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器。
0004、发电厂按其利用能源不同,可分为水力发电厂(堤坝式发电厂、引水式发电厂、抽水蓄能式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以及风力、地热、太阳能和潮汐发电厂等。
0005、水电厂(站)的出力(容量)为:P=kQH 式中:P为水电站的出力(单
m/s);H为水头(单位:位:kW);k为出力系数,一般取—;Q为流量(单位:3
m)。
0006、既能供电又能供热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
只发电不供热的火电厂,称之为“凝汽式火电厂”。
0007、通过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配电所和电力用户连接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0008、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的整体,包括所有变电所和各级电压的线路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
0009、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以及热能系统和热能用户,称之为“动力系统”。
0010、大型电力系统(联合电网)的优越性:
1)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
2)减少电能损耗,降低发电和输配电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地保证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0011、U PS(交流不间断电源)主要由整流器(UR)逆变器(UV)和蓄电池组(GB)等三部分组成。
0012、交流不间断电源UPS较之柴油发电机组,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无噪音振动、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其容量小,主要用于供电子计算机中心、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心等重要场所。
0013、电力系统中电源(包括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2)中性点经阻抗(通常是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3)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
前两种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接地电流较小,称之为“小接地电流
系统”,故障相电压为0,后一种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即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较大,因此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故障相为0,其余两相不变化。
0014、低压配电系统,按其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部分保护接地的型式不同,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0015、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从中性点引出有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或将N线和PE线合而为一的保护中性线(PEN线),该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部分则接PE线和PEN线。
0016、具有N线或PEN线的三相系统,统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没有N线或PEN线的三相系统,称为“三相三线指”系统。
0017、中性线(N线)的功能:
1)用来接用额定电压为系统相电压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照明灯等;
2)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
3)用来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保护线(PE线)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公共接地线。
保护中性线(PEN线)是N线和PE线合而为一的导体,兼有N线和PE线的功能。
PEN线在我国电工界习惯上称为“零线”
0018、PEN线断线,不仅会造成人身触电危险,而且会造成有的相电压大大升高而烧毁单相用电设备。
0019、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与TN系统一样,也直接接地,并从中性点引出一根中性线(N线)以通过三相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但该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部分均经各自的PE线单独接地。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电阻(约1000欧)接地,没有中性线(N线),而系统中设备的外露可导部分,与TT系统一样,均经各自的PE线单独接地。
0020、供电质量包括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两方面。
电能质量是指电压、频率和波形的质量。
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波形畸变引起的高次谐波及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等。
0021、供电可靠性科用供电企业对电力用户全年实际供电小时数与全年总小时数(8760h)的百分比值来衡量,也可用全年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持续时间来衡量。
对35kV 以上的用户每年不应超过1次,对10kV供电的用户,每年停电不应超过3次。
0022、供电企业供电的频率为50Hz。
此50Hz频率通称“工频”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为:电网装机容量在300万kW以上的为±;电网装机容量在300万一下的,为±。
0023、1000V及以下的电压通称为低压,1000V以上的电压通称为高压。
安全特低电压为50V及一下;低压为1000V及以下;中亚为3 — 35kV;高压为66 — 220kV;超高压为330 — 500kV;特高压为500kV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