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格致中学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成果观摩课《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设计〔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授课教师:刘晓桦指导教师:张燕翎、廖德和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高二《旅游规划》班授课时间:2012年3月21日上午第3节授课地点:高三(1)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提炼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观念。
【教研课题】案例分析中拓展视野【重点和难点】1.重点: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2.难点:1、福州三坊七巷景区的开发潜力分析2、厦门鼓浪屿景区的保护系统规划【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一段景区视频,引出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课件展示关系图二、讲授新课1、教师以“广东仁化丹霞旅游风景区”为例,分析景区的具体规划方法:景观资源综合分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旅游活动特点分析景区规划的内容开发潜力分析游赏系统规划服务系统规划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活动组织规划保护系统规划分期实施方案规划通过展示图片,应用材料,让学生理解景区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2、案例讨论:A. 厦门的鼓浪屿景区:①景观资源综合分析②保护系统规划B. 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区①景观资源综合分析②开发潜力分析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分别让两组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加以点评。
通过对三坊七巷开发潜力的分析和厦门鼓浪屿提出的保护规划,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扩散思维能力。
三、巩固新课通过3个景区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旅游景区的规划内容和方法,拓展学生视野。
四、课外拓展学生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对鼓山旅游风景区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选修3 旅游地理撰稿教师:刘晓桦授课教师:刘晓桦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高二《旅游规划》班课堂实录背景:《旅游规划》是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中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第一节内容。
是学校的开设的选修I(B)的课程,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开拓视野。
实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旅游规划的第二课时,请大家先来欣赏一段景区的风景。
(视频播放丹霞1)。
[讲授新课]看完这个视频,大家觉得这个景区的风景怎么样?岩石独特,风景优美。
那么,这么优美的风景,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提升它的品位和效益,这就需要对整个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那景区的规划是怎么进行的?(点)首先,要对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然后对它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对它的发展进行总体定位,根据定位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那么,旅游中的六要素我们上一节课已经讲过了,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帮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旅游的六要素包括哪些?(学生回答,提问或群答)食、宿、行、游、购、娱。
(板书)旅游的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安排设计好六要素,就可以对景区进行以下的具体规划。
下面,(点)我们就以刚才视频中看到的丹霞山景区为例子,一起来学习一下景区的具体规划。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丹霞地貌?请大家一起来观看这段视频。
(播放视频丹霞2)(点)从这个视频中,我们简单的认识了丹霞地貌,我们知道它的岩层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丹字就应了这个红色,水平的红色砂砾岩,经过流水的塑造和重力的崩塌,形成巍峨独特的地形。
那么,(点)对于这个丹霞景区的规划,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先对开发条件进行分析。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规划,先来看开发条件分析的第一个景观资源的分析。
一、广东仁化丹霞旅游风景区的规划1、旅游开发条件分析(1)景观资源综合分析对于资源的分析、评价,我们在以前的课上已经学过了,(点)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来分析丹霞山的景观资源有哪些价值?大家可以根据这几张图片并结合课本55页的图4.3下面的那段话,来分析一下丹霞山景观资源有哪些价值?学生思考,教师板书 *景观资源综合分析——资源价值提问2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讲完点)(点)(2)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丹霞山发展30多年以来,到现在已经开发了许多的景点, 并建设了相应的配套设施。
(3)旅游活动特点分析这个景区的旅游活动特点表现为以节假日“一日游”为主,其中外国游客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4)开发潜力分析第四个方面,板书 *开发潜力分析——开发潜力可以从旅游的六要素进行分析:食、宿、行、游、购、娱。
不同的景区开发潜力的侧重点不太一样,对于丹霞山景区来说,它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潜力?(点)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提问3)丹霞的周边还有许多其它的景区,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与别的景区相连,开拓“游”的项目。
游带动了,就自然会带动当地的“购”。
(点)同时丹霞景区中有一条锦江蜿蜒其中,适于开展水上漂流娱乐、登山野营、体验民俗风情等娱乐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丹霞山景区的开发潜力还是很巨大的。
(点)[承转]在对景区的开发条件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景区开发进行规划。
2、旅游开发总体规划1)游赏系统规划在旅游的六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游”。
所以,首先对游赏系统进行规划,拟出一个景区的主要景点、游览线路。
在此基础上,规划其它五个要素:食、宿、行、购、娱,让它们更好的为“游”服务,这就是服务系统规划。
2)服务系统规划3)旅游活动组织规划这六要素都规划好了,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一次旅游活动的组织。
4)保护系统规划每个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那我们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的措施。
(板书)*保护系统规划对于丹霞山而言,经过了30多年的开发,随着游客数的不断增多,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我们应该要怎么办?(提问4)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加强管理监督, 防止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植被破坏——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营造风景林;古迹被损——对被破坏的建筑和珍贵文物古迹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5)分期实施方案规划根据旅游业发展要求和实际投资能力, 在每个时期开发一部分景区。
以上,老师以丹霞山景区为例,介绍了景区规划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那么,实际上由于每个景区自身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可能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举的例子,自己来规划一下两个景区。
(点)这两个景区,共同讨论的一个方面都是景观资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由于三坊七巷景区的全面开发是近几年的事情,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们侧重于对它的开发潜力的分析。
而厦门鼓浪屿景区是一个开发比较成熟的景区,但是随着这几年入岛人数的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些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规划这个景区的时候侧重于保护系统方面的规划。
我们分组来进行,我左手边的4组同学分析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区,我右手边的4组同学分析厦门鼓浪屿景区。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了解一下这两个景区的概况。
(播放视频鼓浪屿、三坊七巷)大家可以根据刚才老师分析的思路,结合视频和手中的第2页景区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一会派个代表来阐述你们讨论的结果。
材料中的图片如果看不清楚的,在幻灯片上也有滚动播放,大家可以看幻灯片。
(图片滚动播放)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学生发言前图片关掉。
二、福州三坊七巷1、景观资源综合分析(1)美学价值(2)历史文化价值——名人、古建筑中国古代、近代名人;明清建筑博物馆;名俗文化:花灯、纸伞、角梳、闽剧小结:有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开发潜力分析可以从旅游的六要素分析:食:让传统美食与现代美食布局合理;宿:民居旅馆;行:人力车;游:民俗文化怎么开发,比如说可以举办民俗表演;寿山石、花灯、纸伞;某些景区还未充分开发,可以继续开发;购娱:水谢戏台、影视基地;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参观三坊七巷,“刘老根大舞台”在三坊七巷设剧场。
三、厦门鼓浪屿1、景观资源综合分析(1)美学价值: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海滨浴场,亚热带的风光(2)音乐家的摇篮(3)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博物馆小结:有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保护系统规划(1)人多:环境破坏;限制上岛人数,实行通票:从8元到300元(2)建筑:年久失修——危房;不荒废,建家庭旅馆——破坏了外观和内部结构。
(3)街边小摊:加强规范管理,制定法律法规,让鼓浪屿的景区地位更上一层楼,申遗成功。
[总结新课,拓展]本节课我们通过3个景区案例的分析,知道了一个景区的规划大体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同学们可以根据今天学习的分析方法和思路,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景区,做两个方面的规划。
我们在下一节课时进行展示和交流,也作为这一章节评价的依据。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选修3 旅游地理撰稿教师:刘晓桦授课教师:刘晓桦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高二《旅游规划》班教学反思《旅游规划》是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中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第一节内容。
是学校的开设的选修I(B)的课程,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开拓视野。
本节课本着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为原则,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理解复杂的地理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亮点是通过案例分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选取了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三坊七巷和鼓浪屿,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提炼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贯彻了学校一贯提倡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如在让学生规划鼓浪屿景区和三坊七巷景区时,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分小组规划,老师归纳,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规划的几个方面,学生通过资料、图片和视频材料分析,既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又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基本上会从几个方面规划一个景区,实现了原设计中的注重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本节内容没有教材,因此在自己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处理不是很到位。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些问题的提出,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在最后几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提问的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