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力容器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白晓梅单位:(中国机电数据网)发布时间:2008-12-31
一、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近年来,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2003-2007年,年平均市场容量增长率达到23.78%,年平均利润增长率为26.68%。
2007年纳入统计计划的367家企业总资产达到187.69亿元,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06.8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13.07亿元。
2008年1-5月,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3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2.71%。
实现销售收入118.7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45.77%。
图1 2003-2008年1-5月金属压力容器行业销售收入变化状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图2 2003-2008年1-5月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利润变化状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图3 2003-2008年1-5月金属压力容器企业数量及总资产变化状况
单位:家/亿元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近五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进入压力容器行业,由2003年的219家增加到2008年1-5月份的406家,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总资产也相应地在不断增加,增幅较大,年平均增长率为23.54%。
2008年1-5月该行业的总资产达到228.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88%。
二、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激烈
1、江苏省位居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榜首
多年来,江苏省金属制品业一直走在首列。
著名企业有大明不锈钢、东方钢材城、信德不锈钢等。
近年来,江苏省金属制品年销售收入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在17%以上。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政府又把机电设备与金属制品产业列入省重点发展产业,在依托金属材料市场,不断拓展金属制品产业链的同时,大力发展金属深加工产品、不锈钢精制产品、铜铝合金制品、高精度高性能金属结构件和精密压铸件。
2007年,该省金属压力容器生产厂家共有68余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59%;工业总产值达到213.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9%;工业销售产值为20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3%。
2008年1-5月,继07年后,又创造出新的业绩,企业数在0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2家,总资产达到45.8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96亿元,比07年1-5月份增长了37.8个百分点。
图4 2008年1-5月收入前10省市市场占有率情况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2008年1-5月,销售收入位居首位的仍然是江苏省,市场占有率达到18.49%,其次是山东省,实现销售收入16.48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3.88%。
2、华东地区市场份额超过50%
近年来,华东地区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迅速。
2007年该地区所在的江苏、山东、上海等省销售收入名列全国前三甲。
共实现销售收入90.5亿元,占到全国07年总销售量的44%。
2008年1-5月,江苏省、山东省排名全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前二名,有利地推动了华东地区金属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华东地区在08年前5个月,共实现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75.31亿元和67.39亿元;总利润额达到3.01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53.52%,超过50%,与其他六大区域相比,处于绝对优势。
图5 2008年1-5月七大地区市场占有情况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3、小型企业引领国内市场,私营企业占半壁江山
图6 2007、2008年1-5月不同规模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7年和2008年1-5月,我国金属压力容器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
2007年纳入统计的企业共有367家,其中小型企业为334家,占全国行业总数的91.01%,而大型、中型企业的比例却很少,共占到8.99%的比重。
2008年1-5月,金属压力容器共有406家企业,小型企业的比重进一步加大,达到90.15%,提高了0.14个百分点;大型企业数有所减少,只占到0.49%的比重,中型企业比例略有增加。
除了在规模形式上悬殊较大外,我国金属压力容器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差异性也较大。
随着我国企业机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进入金属制品行业。
2007年,我国收入前50家企业中就有22家私营企业,可见,私营企业在该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图7 2008年1-5月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机电数据网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金属压力容器企业的分布差异较大,私营企业在08年1-5月,企业数量达到行业总数的56.90%,占有绝对优势。
而其他企业的占有份额很少。
预计,随着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支持力度的加强,私营企业在该领域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压力容器在化学、化肥、炼油、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在液化石油气、化工原料气的储运,核电站设备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压力容器制造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持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达接近300多家,有ASME授权许可证的有50多家。
与国外的同类厂家相比较,我国的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专业化程度较低,小而全、大而全,生产成本高。
我国压力容器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从而形成效率低、成本高的弱势,并且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性能的压力容器有待提高和开发,此外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总体落后使得原材料消耗量增大,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图表 2006年我国压力容器细分产品数目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
心
在制造能力和水平上,我国压力容器容器制造业也有了很大的飞跃。
大批制造厂陆续取得美国ASME U和U2许可证,缩小了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与国外先进国家在技术水平和能力上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而且在制造质量控制方面也与国际接轨。
图表:2006-2007年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成长指标对比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但是我国压力容器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出口, 利用的是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低价资源,稍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所占比例仅为8%左右。
我国锅炉、压力容器有一定的出口,能够承担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有200余家,全年创汇超过3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大约6亿~8亿美元,全行业外贸依存度不足10%,大大低于全国40%的水平。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用人机制以及技术开发投入与国外的差距对我国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总体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有很严重的制约作用。
加之我国加入WTO,压力容器的关税大幅降低,非法定检验市场的开放,使更多的国外产品、制造企业和检验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2006年,我国金属压力容器的进口额达到3.16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将重新分配,使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所以当前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形势还是十分严峻,即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压力容器产品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是这一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找准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才能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才能使我国压力容器行业跳出低价格恶性竞争的怪圈。
公司业绩表(部分)
用户单位时间项目描述设备名称数量(台套)
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2006.7 煤直接液化105V1205A/B煤粉给料仓等16
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2006.8 煤直接液化中压汽包等5
惠生南京化工有限公司2006.8 20万吨甲醇变换炉等20
航天石化工程公司2006.11 华鲁恒升等破渣机2
河南中原大化有限公司2007.1 50万吨甲醇中压汽包等2
航天石化工程公司2007.1 临泉化工粉煤给料罐等3
航天石化工程公司2007 濮阳市甲醇厂粉煤给料罐等4
大唐国际多伦煤化工2007 46万吨/年烯烃C3分离塔等12
航天石化工程公司2008.2 临泉化工气化炉1
用户单位时间项目描述设备名称数量(台套)
安徽临泉化工有限公司2001.12 813项目水解塔换热器等16
川化技改2003.1 52万吨/尿素尿素水解塔等 6
四川美丰化工有限公司2003.9 20万吨/合成氨合成水冷器等28
四川美丰化工有限公司2003.12 30万吨/尿素一段蒸发冷凝器等 3
中石油金陵石化分公司2003.12 煤代油项目脱硫高压闪蒸槽 2
河南蓝天集团2005.1 30万吨甲醇入塔气预热器等 5
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2005.2 30万吨尿素中压分解器等 3
青海格尔木炼油厂2006.5 30万吨甲醇高压汽包等7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2006.5 原料煤本地化与动力结构调整项目20万吨甲醇、尿素项目T-1001 CO2吸收塔等9
惠生化工有限公司2006.5 兰州石化60万吨乙烯改造第二急冷换热器 1
云南沾化2006.6 50万吨合成氨V-1403排渣罐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