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课前预习:
1.把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
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物体(选填“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压力的大小:水平放置时,压力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式为,压强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是。

4.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和。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和。

学习过程:
一、压力
1.学生在书上画出锤对钉子、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2.归纳总结出:①这些力都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

②都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

我们把垂
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符号,单位。

③作图要点(三要素)。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观察图10-2 回答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体验:①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接触的手
指受压的感觉较明显。

且用力这种感觉越明显;②一只手掌压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与接触的部分形变较明显,且用的力,形变越明显。

3.小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1.物体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1Pa= N/m2,一名中学生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3.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所需器材,原理,压强
表达式。

4.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和。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和。

典型例题:
例1 若取一块砖和一块20c m×10cm×5cm的海绵,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竖直放置在水平放置的海绵表面,注意观察海绵表面的三次凹陷程度,能得出的结论是:
再将相同的几块砖叠放在海绵上,观察放置砖块的多少与海绵表面凹陷程度的关系,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例2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 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

问:(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
随堂检测
1.下面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到的压强一定越大
C. 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支持面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2.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验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
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所示,用100N 的水平力将重9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
物体A 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m3,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N,压强为Pa。

4.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为1:3,与桌面接触面
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所受压强之
比是。

5.一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若沿虚线AB 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
压力,压强;若沿竖直
方向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我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所示的鞋模,测得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 3cm,质量为 675g,又经测试达到同样深度脚印需压强为
1.5 ⨯104 Pa ,试求罪犯的体重?(蜡= 0.9 ⨯ 103 kg / m3,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计算过程)
7.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米2,请根据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 40
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
F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