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国别史(日本)

大国国别史(日本)

历史复习专题日本
复习目标:
1、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在促使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
作用。

2、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与日本有关的)
3、九一八事变,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
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4、简述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5、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6、概述经济全球化,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日本)
7、了解各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日本)
复习重点:日本的改革和对外战争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把握脉络
1.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实行闭关锁国,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前提:1867—1868年武装倒幕运动成功。

(3)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最能体现性质的措施。

社会生
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6)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2.一战中的日本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开始崛起原因: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加入了协约国参加一战,对德国作战,抢占中国山东,成为战胜国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日本
巴黎和会上,签定《凡尔赛和约》,继承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侵略权益------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九国公约》…
3.二战中的日本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其影响之下,1936年建立了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2)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7月7日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3)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致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作出了苏联在德国投降后3个内对日作战。

(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基础上的决定)
(6)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进一步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投降,二战以轴心国集团失败结束。

(7)战争的启示:
(1)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2)消除军国主义的土壤,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遏制军国主义的侵略等。

4.战后的崛起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美国的援助;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等。

结果: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工业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3)1964年,日本在东京举办了奥运会。

80年代后,日本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4)两极格局瓦解后,日本成为了多强中的一员,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5)经济全球化下,日本积极参与和世界的竞争,
5.科技革命中的日本
1、工业革命时,日本因为处于落后的封建时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工
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本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为日本战后经济崛起提供了科技动力。

二、熟读记忆,查漏补缺
三、合作探究:
四、达标练习,巩固提高
1、俄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进行了改革,下面关于两国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民族危机报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D.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2、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谈到日中关系时,表示:“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

”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这是因为日本
A.沦为半殖民地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3、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自由买
C.实行征兵制 D.发展近代教育
4、在世界近代史上。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

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5、列宁在评价一战后的国际局势时说:“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积下了无数的易燃物,因此这两个国家必然会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搏斗”材料中的“两个国家”是指
A.英国与日本 B.美国与英国 C.美国与日本 D.英国与法国6、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并引发了核泄漏,日本首相称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核危机。

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核危机是指
A.二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B.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率军侵略日本
C.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化学武器
D.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军火库爆炸
7、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了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下降了1/3以上。

1/3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了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

……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亨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
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
日本战败
(2)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华盛顿体系瓦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9、(1)农奴制;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2)明治维新;“废藩置县”(3)成为两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有利于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两国的国力等。

(任答两点即可满分。

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执笔者:罗群英(沈集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