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选择题
1.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2.下图能表示出一个生态系统的()
A.食物链与食物网
B.物质循环
C.组成成分及关系
D.能量流动
3.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A.小麦
B.鼠
C.鼬
D.鹰
4.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
A.稻子
B.所有植物
C.所有生物
D.人类
5.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6.“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
7.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
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
D.由于有了能量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
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
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
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
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
9.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
10.兴趣小组为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绘出下图所示食物网简图,请分析:
(1)生态系统中,草、鼠、兔、蛇、狐、鹰展现出勃勃生机,它们的生活质量受到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个)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青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将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转化成自身的_____________而茁壮成长,并通过_____________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延续着草原上其他生物的生命。
通过计数,图中的食物链共有__________条。
(3)温暖的阳光给草原带来无尽的能量,能量在各生物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等特点,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4)土壤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也来凑热闹,它们能将失去生命的生物回归到无机环境,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不可没,被称为_____________者。
11.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作肥料。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鸡和玉米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
(4)此生态系统一共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食物链的理解。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题干中明确表示“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而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没有分解者,故B错误。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识图和分析能力。
食物链和食物网不包括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物质循环不包括光;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
图中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关系。
3.【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固定在生态系统中,然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
4.【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固定在有机物中,然后能量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
在稻田中,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人们总是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稻子。
5.【解析】选D。
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蒸腾作用是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理解。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而植物中的有机物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此选A。
7.【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
8.【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固定在有机物中,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
一般说,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约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其余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
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越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储存的能量越少。
9.【解析】选C。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二、非选择题
10.【解析】本题以食物网为主题,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识图能力。
(1)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
(2)青草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图中的食物链有:青草→兔→鹰,青草→兔→狐,青草→鼠→狐,青草→鼠→鹰,青草→鼠→蛇→鹰。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能量最多、贮存有机物最多的为生产者。
(4)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于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1)空气、水分(或土壤、温度、阳光)
(2)有机物捕食与被捕食 5
(3)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草
(4)物质循环分解
1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光能开始的,然后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依次流动、逐级递减。
该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2)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来自玉米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所以生产者是最关键的成分;鸡以玉米为食,鸡和玉米之间是捕食关系。
(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4)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开始一直到最高级的消费者,该题的食物链是从玉米开始的,一直到人,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玉米→人,玉米→鸡→人,玉米→猪→人。
答案:(1)生产者(玉米)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
(2)生产者捕食(3)分解者(4)3玉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