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三七粉成品检验操作程序,以规范操作过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
三七粉检验操作规程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微苦回甜。
2、鉴别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
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µ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µm。
2.2 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 ,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b
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
1
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
1
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3、检查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等。
3.1水分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
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3
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
W2-W
W 称量瓶重(g)
W2 烘前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W3 烘后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2.0%。
3.2 二氧化硫残留量
取本品细粉10g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和6mol/L盐酸10ml 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2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的碘滴定液滴定,至蓝色持续20秒不消失,记录消耗的碘滴定液的ml数,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校正,记录消耗的碘滴定液ml 数。
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mg/g)=(A-B)×C×0.032×1000/W
式中A为供试品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ml
B为空白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ml
C为滴定液的浓度,mol/L
D为供试品的重量,g
0.032为每1ml碘滴定液mol/L相当二氧化硫的重量,g
本品二氧化硫量不得过150mg/kg。
3.3 总灰分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2~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100%
W
W1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炽灼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总灰分不得过6.0%。
3.4 酸不溶灰分
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
滤渣连同滤纸移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100%
W
W1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炽灼后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酸不溶灰分不得过3.0%。
4、浸出物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蒸发皿等。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后,取约2~4g,精密称定,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50~10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
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2
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100%
W×(1-W4)
W 样品重(g)
W1蒸发皿重(g)
W2残渣与蒸发皿重之和(g)
W4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浸出物不得少于16.0%。
5、含量测定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
理论板数按三七皂苷R
1
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12 19 81
12~60 19→36 81→64
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
1对照品、人参皂苷Rb
1
对照品,
三七皂苷R
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g
1
0.4mg、人参皂苷
Rb
1 0.4mg、三七皂苷R
1
0.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0.6g,精密称定,精密加
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放置过夜,置80℃水浴上保持微沸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A x×C R×V x
供试品的含量(%)=────────——×100%
A R×G×(1-W)×106
A x 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V x 供试品的体积(ml)
C R 对照品的浓度
A R 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G 供试品的重量(g)
W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含人参皂苷Rg
1(C
42
H
72
O
14
)、人参皂苷Rb
1
(C
54
H
92
O
23
)和三七皂苷R
1
(C
47H
80
O
18
)的总量不得少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