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应用模式的研究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数字化校园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它已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在中小学不断普及数字化校园的今天,如何有效应用,发挥数字化校园的最大效益,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本文从数字化校园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德育教育、拓展师生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益不断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利用发展一、研究的背景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的核心内容是指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数字化校园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它已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校园数字化已是未来校园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有很多中小学已具有或初步具有数字化校园的硬件设备,但在应用中有些师生对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态度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挑战,没有意识到数字校园网络的应用将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变革。
有些教师懂得数字化校园网络对提高教学效率非常重要,但知道如何让网络为教和学服务,从而导致数字化校园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限制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发展。
二、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模式我校是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对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及应用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校在搭建数字化校园所需的经费中,绝大部份经费都是自筹的,都是在有限的自有经费中投入的,深知起家的艰辛,所以我们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始终信奉和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取利益最大化”,这一理念也始终指导着我们对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研究过程。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效率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改革,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校园网服务器下,组建了两个多媒体室。
每个教室由2台29寸彩电,一台多媒体计算机、放像机、实物展示平台组成。
(如图1)其它工作站图1由骨干教师在多媒体室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让教师感受到利用该室上课,教学模式变了,缩短了教学时间(平时两课时的内容在多媒体室上一课时就能完成),学生兴趣高,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通过以点带面,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出现了两个室无法满足教师上课需要的局面。
为了不挫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积极推动我校各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开展,我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在八个班的教室配备了计算机,大屏幕彩电,把多媒体教学手段搬进了教室。
这样,暂缓了使用紧张的局面,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满足42个教学班的使用需要,同时出现了该班不使用计算机时,别的班又无法使用它,造成计算机闲置,同时又不便管理维护的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使用与设备产生的矛盾,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我校进入了第三阶段的发展。
第三阶段:面对我校经费短缺的局面,根据教师上课的实际需要,经过价格性能比的考虑,购置了玉林正达双向控制系统,把八个教室的计算机集中回双控室,配上各班原有的电视机,建成了基于校园网的双向可控系统。
(如图2)图2各班需要使用时,与总控室联系并由总控室安排使用指定的计算机,各班利用电视机接收视频信号,通过摇控键盘对计算机进行操作。
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既能满足大面积使用,又能避免计算机闲置,方便了管理维护。
有了硬件,软件也要跟上。
我们在服务器上建立专门的“教学专用”文件夹,文件夹里面又分年级、科组,让教师把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存进去,专职电教教师加大力度,与科任教师合作开发合用、适用的计算机辅教软件,从国际网上下载有使用、借鉴价值的资源,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的优化与共享。
为满足需要,我们购置了一批光盘软件,如果两个班同时使用同一内容时就无法满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借助虚拟光驱软件,把光盘资源压缩到服务器的硬盘上,在各计算机上安装该虚拟光驱软件,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可通过代理服务器,上国际网上的教育网站,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好的、成功的教学模式、教案及教学活动。
如我们下载了“高效能学校、英语教学”等评价课例,让教师浏览、借鉴其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评价模式。
同时利用网络设备,对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更好地推进了教学改革研究。
第四阶段:每班配备一台计算机,并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连接,配合原来教室里的电视机,把每个教室都变成了简单实用的多媒体教室,解决了以前上课想用计算机但抢不到来用的局面。
每位教师不管上什么课,上哪一个班,只要你需要用计算机来辅助你的教学,都可以轻松实现。
通过调用你预先设计好的课件,也可以直接上互联网调用你需要的信息资源,引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在课堂上有了这些媒体,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图3)图3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的优势,推进了全校所有班级的教学模式向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革,革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优化教学,提升效率的目的。
(二)利用校讯通平台,实现师生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学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是数字化校园的一大特点。
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中,利用校讯通平台,实现师生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
校讯通平台主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
校讯通管理系统包括发信息、收信息、发布公告、师生考勤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操作。
在考勤方面,坚持师生进、离校刷卡制度,师生一刷卡,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刷卡师生到校或离校的时间,学校可以进入系统查询师生出勤情况,教师自己也可以进行系统查询自己出勤的情况。
哪些师生迟到、缺勤一目了然,避免了争执,实现了公开、透明的管理,增强了师生的自律意识。
同时,在学生刷卡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发送报安短信到家长手机上,让家长及时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到了学校,什么时候离开学校,免除步行入校、乘车上学和在校期间的安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家长得以放心。
我们还利用校讯通平台,加强家校教育的统一性。
有些孩子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总喜欢丢三拉四,记不清或故意隐瞒作业量,家长也不知情。
有了校讯通平台后,教师通过该平台也把家庭作业情况通过短信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孩子就不敢丢三拉四或故意隐瞒家庭作业了,也促进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除了正常的家庭作业,教师还发些扩展题给家长,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
教师还利用校讯通平台,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在行规养成及学习、思想上的一个小优点或小缺点,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提出表扬或改进的建议或意见,对孩子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学校还要求把学生每次单元检测的成绩录入系统中,家长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期末可以形成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方便的统计出本班的平均分,优秀率,总积分等参数,准确的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校讯通这一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孩子撒谎的少了,家长理解老师的多了,家长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多了,老师家校联系的次数多了,效率提高了,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统一性,效果更加明显了。
利用校讯通平台,学校与教师的交流也实现了信息化。
学校有什么急的突击任务,通过该平台,群发短信,全体教师有几秒钟内就能收到任务,比集中全体教师开会布置来得方便、快捷、及时、高效。
(三)利用个人博客,构建数字化的沟通传播方式数字化的沟通传播方式是数字化校园育人环境的主要组成部份。
在传统意义上的校园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的交流绝大部份空间限制在学校里,时间限制在校时间。
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忙,这就导致绝大部份学生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单独交流,教师也就无法倾听每个学生的诉说,无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无法及时化解每个孩子的心灵疑惑。
有了数字化校园,有了网络化环境的普及,我们就可以利用个人博客,对传统校园进行延伸,搭建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数字化的师生交流平台。
学生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里利用任何时间登录老师的博客,把自己求知的疑惑,生活的烦恼,成长的喜悦留在老师的博客里;教师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入自己的博客,了解学生的诉求,做出引导,解惑释疑,与学生进行和谐、平等的朋友式交流,让师生成为知心的朋友。
(四)利用“红领巾电视台”,搭建数字化的学校德育阵地为宣传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乘数字化校园的春风,筹建了数字化的“红领巾电视台”。
“红领巾电视台”的数字化设备有两台数码摄像机,一台两路信号合成编辑机,两台集视频采集、编辑、播放于一身的计算机组成,主要开办了以下栏目:校园新闻、校园之星、法律课堂、我来露一手、娱乐乐翻天、“小博士”有奖问答等,播出时间是每周三下午第七节。
电视台的所有节目都是由学生主持,学生策划,学生参与,学生表演。
校园新闻主要由学校的小记者去发现、挖掘学校一周来涌现的好人好事、奇闻趣事,全校同学也可以投稿到少先队大队,激励全体同学都去关心身边的大小事,培养同学们注意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法律课堂主要通过一些动画片,共同学习法律知识,进行德育教育,促进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每期电视节目全校各个班级认真组织观看,学生的参与率极高,有学生说“校园电视台真棒,现在不仅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而且我也可以展示自己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五)利用数字化校园,促教师专业发展环境造就人。
确实,如果你在传统的封闭的学校里任教久了,你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也会传统陈旧。
反之,如果你在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里任教,你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也将会非常领先的。
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能、专业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学校刚开始装备计算机时,为了促使大家去学习,学校就要求教师所交的一切文字材料统一改为电子材料,迫使教师学习打字,学习操作。
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的日趋完善,教师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念也得到发展。
现在教师人人都能制作课件,都能在互联网上搜集自己所需的材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已非常普遍。
教师都能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主动进行学习,继续教育,把数字化校园作为自己吸取和交流知识的港湾。
借助数字化校园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学校涌现了国家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等,教师的专业得到了发展。
三、展望数字化校园的不断发展,必将对学校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沟通与交流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将最终带来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环境,将对学校教育带来质的丰富和空间的延伸,让我们共同努力,挖掘数字化校园的潜力,让数字化校园更好的为师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