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亮剑》看领导力

从《亮剑》看领导力

从《亮剑》看领导力
摘要:领导力,是一个团队和组织发展所必然遇到的问题。

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精神品格和领导才能,揭示出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典型特质。

以及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如何适应发展,增强素质,调整角色,激励组织成员发挥最大的潜能。

关键词:亮剑精神领导力影响力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22-02
电视剧《亮剑》的热播,掀起了一股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收视热潮,更激发了人们对“亮剑精神”的追捧,尤其是对李云龙的性情特点和指挥艺术的探讨研究。

李云龙是一个辉煌战绩与个性棱角共生,优点与缺点并存,有血有肉且极具真实感的人物形象。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李云龙的人生信条,也是李云龙精神品格的形象表述。

在感受到英雄气息扑面而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李云龙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鲜明领导气质与杰出指挥才能。

作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从战争的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指战员,李云龙的中国农民式思维方式与性格成长历程,以及所表现出的非凡领导力,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

有的
学者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的互动关系来考察领导力内涵。

王崇梅等人认为,“传统的领导力,就是领导才能。

最新的观点是指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有学者认为,领导力的实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影响产生的过程。

李林等人则认为,“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领导力,只要能成功地影响他人的行为,就可被视为实施了领导力。

”[1]
1 李云龙是一个魅力型的领导者
李云龙是一个颇具草莽气息、个性鲜明的领导者,文化不高但作战勇敢,深得战士的爱戴和拥护。

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领导者。

主要具备以下几种特征[7]。

1.1 具有精湛的沟通技能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达成一致的过程。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可见,沟通是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纵观全剧,李云龙既能在上级领导面前,充分表达对战局的看法,并取得领导的认可;又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全团指战员深刻理解和贯彻他的战术意图。

同时与兄弟部队在战略部署上也能积极配合,互相策应。

信息的通畅和观点的一致,才能真正激发出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战争或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1.2 精力充沛和行动导向
杰克·韦尔奇在ge时所提出的4e领导者素质理论认为:活力与激情(energy)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李云龙正是
一个一听有仗打就精神十足,激情百倍的人。

这种视工作为乐趣的“工作狂”性格,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是成功的动力。

无论是作为一名军人还是一名管理者,强烈的进取心和积极的行动力是通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空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方针政策,而没有面对挑战的信心和行动,胜利是不会从天而降的。

1.3 勇于面对风险
战争是与巨大的风险相始终的。

企业的创立与发展也始终与风险相伴。

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一蹶不振。

当李云龙率领独立团端着刺刀冲向久攻不下的山崎大队时,当他为掩护当地老百姓撤退而付出惨重代价时,我们不能不为他的亮剑精神而热血沸腾。

刘伯承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敢地面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风险与挑战,采取策略积极应对,做出正确选择,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

大多数优秀的领导者不但勇于面对风险,而且乐见风险,随机应变而不墨守陈规,从风险的挑战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1.4 适当的情感表露和关怀
领导者要具备公开表达情感的能力。

李云龙在平安县城时不得不牺牲新婚妻子的痛苦;在贴身警卫员遇害后,急火攻心以至吐血,这些情感的真实表露既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种关怀和激励,既包含物质激励层面,又包含精神激励层面。

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威信和影响力,增强下属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1.5 思想坚定和强调集体认同
远大的理想和共同的目标是联系团队成员的强大纽带。

独立团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源于对共产主义的向往追求和保家卫国的崇高
使命。

李云龙虽是个粗人,但却善于做思想工作,几句话就卸掉了战士们的思想包袱,克服了畏难情绪。

同时,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励着战士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抗日杀敌的战斗中。

用现代管理术语来说,组织要有一个明确的愿景,吸引和鼓舞组织成员为之努力奋斗。

有效的领导者总是有清晰的愿景的。

2 李云龙也是一个转换型的领导者[7]
李云龙接手独立团时,正是独立团打了败仗,陷入低谷,士气低落的时期。

李云龙巧袭骑兵营,智取山崎大队,带领独立团走出了失败的阴影,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权威。

2.1 提高人们的认识
领导者的决策部署要得以实现,离不开团队成员的贯彻执行。

提高和统一团队成员的思想认识,是处于变革中的组织要重点关注的。

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动员会上,说道:“我们团要像野狼团,我们每个人都要是嗷嗷叫的野狼!吃鬼子的肉,还嚼碎鬼子的骨头!”这一番话使全团战士的思想认识和组织定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组织成员意识到组织的重要性和价值时,自然会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

2.2 帮助人们自我实现
转换型领导者帮助人们超越微小的满足而追求自我实现。

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如何使战士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站在更高的境界去理解战斗的意义,正是李云龙所关注的。

即使是处在敌人包围圈中,李云龙依然豪气万丈:“我就不把这次突围当成突围,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向敌人进攻。

”他的逆向思维和出其不意,既能在战术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

突围概念向进攻概念的转化,提升了战士们的士气,升华了战斗的意义,充分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要让组织成员放弃眼前的利益,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做出牺牲,领导者就要让组织成员深刻理解未来目标的意义所在。

2.3 建立信任
信任是组织领导的基石,是沟通的基础,只有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团队才具有凝聚力。

信任可以定义为对他人在诚实、可靠性、坚定和公正方面的观念和信心。

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任,没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就不可能建立和成功地维持长期的组织关系。

信任是组织内部和组织相互之间社会互动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3]剧中李云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爽快地同意段鹏回家探母,建立了与下属间的真诚互动。

建立信任关系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授权。

如果领导者凡事都亲历亲为,不愿意放弃对工作和项目的控制,短期里可能不会因为授权而导致效率降低,但是也无法从追随者处获得承诺和合作。

[5]李云龙让独立团化整为零,各营自己发展队伍,极大调动了下属的积极性,队伍在短时间内迅
速壮大。

这正是领导者适度的授权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亮剑》带给我们的管理启示很多,领导力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领导者随机应变,绝不能墨守陈规。

对于组织发展和变革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韦尔奇曾经说过:“在这个竞争求存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获得成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一个组织尤其是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成功,就必须重视领导力,以适应变革,保持竞争优势。

”领导力,是组织发展所必然涉及的问题。

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常常要求领导者能应付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从引导变革中获得动力和乐趣。

同时,领导者也要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角色,激励组织成员不断提升和改善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鑫.论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提升[j].现代商贸工业,2009(9):25-27.
[2] 董文琪.非营利组织的持续性发展与领导力培育[j].理论与改革,2005(1):116-119.
[3] 宗骞,赵曙明.高绩效组织领导力的挑战[j].现代管理科学,2004(1):4-5.
[4] 赵红梅.论领导力与高绩效组织的培育[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4(6):30-31,48.
[5] 李志慧,段福兴.企业领导力生成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1):97-99.
[6] 范学智,张稼人.领导魅力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7] 安德鲁·j·杜柏林.领导力[m].4版.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61-65,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