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习题集

植物学习题集

第一章植物细胞一名词解释1、显微结构: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也称亚显微结构。

3、纹孔:在次生壁形成时,在初生纹孔场处往往不沉积壁物质而行成的一些孔隙,称为纹孔。

4、纹孔膜:纹孔对中的胞间层和两边的初生壁称为纹孔膜或封闭膜。

5、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6、质外体:共质体以外的部分,称质外体,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死细胞的细胞腔。

7、共质体:通过胞间连丝结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称共质体。

8、原生质体:构成生活细胞的除细胞壁以外的所包含的各部分,是结构单位。

9、原生质: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物质称为原生质。

10、单位膜:电镜下膜的剖面,表现为两条暗带夹一明带的结构,厚为70-100Å。

11、基粒:在叶绿体的基质中的某些部位,许多类囊体整齐地堆叠在一起,形成圆柱状的颗粒,称为基粒。

12、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13、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14、周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运转的细胞。

15、终端分化细胞:不可逆地脱离了细胞周期,失去分裂能力,保持生理机能的细胞。

16、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的细胞,它们可在适当的刺激下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

17、细胞周期: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本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一个完整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18、类囊体:有单层膜围成的,具有很多穿孔的扁平小囊,囊内含有液状的内含物。

二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答: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细胞壁的大体结构可以分为中层、初生壁、次生壁。

中层又称胞间层,主要成分是果胶质;构成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它是原生质体分泌的壁物质在中层上沉积而成;次生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可分为外层、中间层(最厚)和内层(最薄)三层。

2.试区别细胞质、细胞液、原生质、原生质体;答:液泡内的汁液称为细胞液;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称为细胞质;原生质体是构成生活细胞的除细胞壁以外的所包含的各部分,是结构单位;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物质称为原生质。

3.何谓后含物?细胞后含物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答:后含物是指植物细胞中的贮藏物质、代谢废弃物和植物次生物质。

意义:①作为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②作为生理活性物质,保证细胞内一切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以至遗传、变异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③许多后含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第二章植物组织一、名词解释 1、传递细胞: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显著特征是具有细胞壁的内突生长特性和具发达的胞间连丝。

2、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组成中分别以具有输导功能的管状分子——导管分子、管胞,和筛管分子或筛胞为主,所以形态学上,将木质部和韧皮部称为维管组织。

3、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4、分泌细胞:具分泌能力的特化细胞,散生于其它细胞之中,体积明显较周围细胞为大,分泌物积聚于细胞腔内二、思考题1.试从结构与功能上区别:同化与贮藏组织,厚角与厚壁组织,表皮与周皮,筛管和答:从木质部来看,被子植物具有导管、管胞结构,而裸子植物只有管胞而无导管,导管管径较管胞粗大,又以穿孔直接沟通,因此,导管比管胞具较高运水效率;从韧皮部来看,裸子植物中没有筛管,其运输有机物的分子是筛胞,而筛胞原生质体中无P-蛋白体,细胞壁上只有筛域而无筛板,筛管中有P-蛋白体和筛板,P-蛋白体对光合产物的运输有积极作用,筛板上积累胼胝质可以阻止营养物质的流失,被子植物中存在筛管;综上有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第三章植物的根一、名词解释1、通道细胞:在禾本科植物根的内皮层,正对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处的细胞,细胞壁加厚停留在凯氏带阶段,是中柱与皮层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

2、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3、凯氏带:细胞在两个径向壁上和两个横向壁上有木栓质加厚带,这一带状结构称为凯氏带。

4、根瘤:由固氮细菌、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 称为根瘤。

5、菌根:高等植物根部与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有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三种。

二、思考题1.根尖可分为哪几个区?各区有哪些特征?功能如何?答:根尖可以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四区;根冠:特征---位于根的先端,由许多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帽状的结构套在分生区外方,功能---①保护着幼嫩的生长点②外层细胞能分泌多糖类黏液,可防止根尖干燥,使土粒表面润滑,减少摩擦③根冠可以感受重力,控制根的向地性生长:根冠前端细胞中含有造粉体,起着“平衡石”的作用,保证根的向地性生长;分生区:特征---细胞体积小,接近等径状,排列紧密,原生质浓,细胞核大,功能---具有分裂的能力,是根中各种组织的“发源地”;伸长区:特征---细胞质成一薄层,液泡明显,开始出现组织的分化,最早的筛管和导管相继出现,功能---伸长力量的总和是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根毛区:特征---细胞已停止分裂活动,并已分化成熟为成熟组织,该区表皮密生根毛,功能---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②执行运输和固着的功能。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和特征?答: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形成成熟的根,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根的初生生长,初生生长所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根的初生结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中柱)三部分;表皮---根表面的一层薄壁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保证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内渗有重要的意义;皮层---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有明显的胞间隙,细胞中其中储藏有淀粉和其他物质,是水分和溶质从根毛到中柱的横向输导途径,也是幼根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并有一定的通气作用;维管柱---由维管组织、中柱鞘、薄壁细胞组成,是物质运输的主要结构。

3.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有哪些不同?各有何意义?意义:单子叶植物无次生生长现象,无周皮出现,外皮层在发育后期形成栓化的厚壁组织,表皮脱落后,可替代表皮起保护作用,通道细胞的存在解决了单子叶植物根的内外运输问题。

双子叶植物根的中柱鞘细胞壁不增厚、不栓化,在部分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上有重要意义,中央的髓具贮藏作用。

4.主根与种子的胚根有何种关系?答:主根(main root)—由胚根生长出来、植物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根。

5、侧根的形成过程。

答:①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先进行几次平周分裂,产生向外的突起,随后进行平周和垂周等各个方向的分裂,使原有的突起继续生长,形成侧根的根原基;②根原基分裂、生长,逐渐分化出顶端分生组织和根冠;③进一步生长、分化逐渐伸入皮层,此时,根冠分泌含酶的物质将皮层和表皮溶解,最后伸出母根形成侧根。

三、填空1.根的维管形成层是由(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间的薄壁细胞及部分(中柱鞘) 的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的.2.种子植物的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3.在根尖的成熟区作一横切面显示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见(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三部分,其中央部分较复杂,包括了(中柱鞘,薄壁组织)和初生维管组织,后者又可分为(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4.根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形成了根的次生结构5.维管射线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第四章植物的茎一、名词解释1.芽:是未展开的枝、花或花序。

2.芽鳞痕:顶芽(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3.分蘖: 分蘖节上产生腋芽和不定根, 腋芽迅速生长形成分枝, 这种方式的分枝称为分蘖4.外始式: 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

5.淀粉鞘:有些植物幼茎的皮层通常富含大淀粉粒,该层常被称为淀粉鞘。

6.束中形成层:出现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分化过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

7、节间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为节,两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8、叶痕:落叶植物落叶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痕迹,称为叶痕。

9、皮孔:木质茎上内外交换气体的通道称为皮孔。

10、休眠芽:温带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许多枝上往往只有顶芽和近上端的一些腋芽活动,大部分的腋芽在生长季节保持休眠状态,称为休眠芽或潜伏芽。

11、混合芽:一个芽中含有枝芽和花芽的组成部分,可以同时发育成枝和花的称为混合芽。

12、年轮:由维管形成层周而复始的季节性活动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同心圆环。

13、合轴分枝: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的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

14、假二叉分枝: 在顶芽停止生长后,或顶芽是花芽,在花芽开花后,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二叉状分枝,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假二叉分枝。

15、春材:温带或亚热带的春季,由于温度升高、水分足,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中的细胞,径大而壁薄,从茎切面上看,质地比较疏松,色泽较淡。

16、秋材:温带或亚热带的夏末秋初,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形成的细胞径小而壁厚,往往管胞数量增多。

从茎切面上看,质地紧密,色泽较深。

二、选择题1.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为(A )。

A.叶痕B.叶迹C.束痕D.叶隙。

2. 松、杨的分枝方式归为( A)A.单轴分枝B.合轴分枝C.假二叉分枝D.二叉分枝3. 叶柄处芽属( B )。

A.鳞芽B.腋芽C.不定芽D.顶芽4. 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B)。

A.内起源B.外起源C.内始式D.外始式5.根据原套──原体学说,组成原套的细胞(A )。

A.只进行垂周分裂B.只进行切向分裂C.只进行横向分裂D.既进行垂周分裂又进行切向分裂6.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D)。

A.具周皮B.具凯氏点C.具通道细胞D.维管束排成不连续的一轮7 .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A)。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木射线D.韧皮纤维8.茎表皮细胞的外壁常( C)。

A.木质化B.栓质化C.角质化D.矿质化三、辨析题(从结构和功能上区别)四、问答题1.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答: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主要区别:⑴根表皮上有根毛,无气孔;茎则有气孔而无根毛。

⑵根具内皮层和中柱鞘,内皮层具凯氏带;茎中多无明显的内皮层,均无凯氏带和中柱鞘。

⑶根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茎中二者成内外并列的排列方式,共同组成维管束。

⑷根中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茎中为内始式。

⑸茎中有髓脊髓射线,根中央多为后生木质部占据,仅少数植物根有髓,但无髓射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