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

盛晟、阳光城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概况1、1区位条件: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人民路477厂老厂区及周边地块,位于安庆市新旧城区结合地带,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用地向南可观瞧秀美的长江江景,向西可观迎江寺振风塔,向东眺望雄伟的安庆长江大桥,北临安庆最繁华商业街—人民路。

基地具有不可复制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总用地面积为105632、93㎡,用地被人民路分隔分为南北两块用地,(北地块面积为43331、81㎡;南地块面积为62301、12㎡)。

北地块用地面积为43338㎡,基地四界东至长江大桥西侧规划道路,北至华中东路,南至人民路,西至规划道路。

南地块用地面积为62316、6㎡,基地四界东至桥头公园,南至沿江东路,西至渡江路,北至人民路。

1、2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要素条件1、2、1、南地块用地现状⑴基地位于长江北岸,用地方正,基地南侧与大桥景观公园仅一堤之隔,江景视野辽阔。

⑵基地距离东侧长江大桥120米,大桥高速交通噪音及大桥高耸体量会对地块产生一定影响。

⑶基地东侧毗邻桥头公园,桥头公园定位于景观优美的市民休闲绿地公园,为周边居住社区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活动场地。

⑷人民路北侧现状多层住宅贴临道路建设,建筑较为老旧,住宅前后排距较近,其日照条件较为严苛,对南地块西北角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大程度制约。

⑸沿江东路高程高出场地高程约6米,对低层楼层观赏江景产生了视觉遮挡。

1、2、2、北地块用地现状⑴基地距离东侧长江大桥50米左右,大桥高速交通噪音及大桥高耸体量会对地块产生一定影响。

⑵地块西北侧夹角地块为已报批通过的云珠、海棠湾住宅区,南侧建筑退界为15米,在没其它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本身的日照也仅满足规范要求,严苛的日照计算条件对北地块规划排布带来一定制约因素。

⑶地块形状不规则,北面长条地段利用有局限。

⑷基地西南侧为城市公共绿地,基地东南侧与桥头公园隔人民路相对。

二、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8.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她相关的技术资料9.相关的现状资料以及其她相关技术规范三.规划目标、原则、理念3、1规划目标1、设计集中体现“生态、智慧、宜居”的规划指导思想,妥善规划建筑布局,合理配置相关建筑功能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2、以相关规划条件为依据,结合本区域的环境条件,根据本项目的开发要求,协调住区内外部关系,确定小区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

3、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居住理念,顺应新世纪不断发展的居住要求,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宜人环境、丰富文化内涵、鲜明个性的新时代与谐居住社区。

4.以前瞻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处理建筑环境与建筑形象,符合现代居住理念与居住生活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要求。

3、2 规划原则3、2、1整体性原则用地位于长江大桥进入安庆市的门户区域,也就是新老城区交接区域。

本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上位规划思想,其功能设置需要为周边提供相应的居住,商业购物,教育,市民活动场地等配套服务,为社区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建筑功能由配套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两大部分组成,居住用房由商品房住宅与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与还建房组成。

规划设计必须采取整体规划统一设计,使配套设施与各个类型的居住建筑形成有机与谐的整体,相得益彰。

同时与周边社区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共建与谐社区。

体现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共生性。

3、2、2.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原则商业区,居住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为住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不仅要考虑目前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远期规划的可持续,提倡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以突出规划的预见性、先导性。

3、3、3.生态性原则小区规划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绿色、低碳的主流价值观念。

3、3规划设计理念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兼顾城市特有的生活特点,强调住区的宜居性,与配套设施的便捷性。

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渗透至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自然---从营造高效、生态的自然景观环境出发,尊重自然,合理改造、利用自然,通过空间的有效分隔与组合,塑造宜人的景观及小气候环境,力求创造出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社会效益显著与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高尚居住空间。

文化---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使之与现代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既体现当地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开放的人文气息。

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

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与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注重物业管理。

实际---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有利于起步与分期开发。

正确把握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适度的人车分流,合理规划机动车停放场地,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

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

四、规划功能结构布局4、1规划功能构成用地由南北两个地块构成,北地块为廉租房,公租房 ,安置房建设区域与集中商业用地构成;南地块为商品房与还建房建设区域。

4、1、1.北地块建筑功能分布:北地块根据规划要求,结合日照条件等限制因素,规划8幢21层~28层大高层住宅楼(9#楼因为日照条件限制,为9F单元与22F单元组合相拼),其功能为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

在用地东南角布置四层综合商业中心,其中地下一层为7000平方米的生活超市。

沿人民路布置3层沿街商业店铺,三层局部为养老服务站。

地块北侧沿华中东路与东西两侧的规划路布置2层沿街商铺。

用西北角布置6层2000平方米代建的管理活动用房。

局部住宅建筑设置地下非机动车库。

用地东侧规划382辆的备用公共绿地停车场地(停车辆不计入总体指标),为住宅区提供停车场地。

4、1、2.南地块建筑功能分布南地块用地方正,景观条件较好,其中规划10幢高层住宅楼。

地块北侧沿人民路布置5个单元的还建住宅。

受限于人民路北侧现状住宅日照条件制约,住宅建筑层数为10层至15层。

规划一座9班幼儿园位于用地西南角,日照条件充足,且较为安静。

考虑到人民路就是安庆重要的商业街,商业氛围浓厚,沿人民路与渡江路道路交叉口规划一幢10F的商业公寓式写字楼。

底层至4层为独立商业,5层至10层为公寓式写字楼。

场地高程设计中采取了满铺架空车库的方式,抬高了场地标高,场地高程与沿江东路高程一致,避免高耸江堤对住宅区底层的视线遮蔽问题,同时避免了大面积的土方开挖。

地块北侧,东侧,西侧沿街架空层规划一层商业店铺。

将地形与建筑巧妙相结合,增加了建筑屋面绿化面积。

4、1、3.桥头公园桥头公园将被建设成供市民游憩的生态绿景公园,其中规划二层地下机动车库,地下二层为人防设施。

为周边社区提供较为便利的停车服务设施。

同时作为安庆城市门户的重要开放空间,展示出安庆的优美城市空间。

4、2规划结构布局理念建筑空间系统化、功能组织整体化就是整个住区布局的中心思想。

针对住区地块的现状条件,规划设计从整个基地环境入手,将公建,住宅,绿地与周边积极城市要素进行合理整合,既使整个小区建筑功能布局合理、中心环境突出、交通线路流畅,同时又能为周边社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4、2、1南地块规划结构规划结构采取“一心,两轴,多组团”的规划结构形式。

纵向主轴:规划地块地形方正,根据空间逻辑形成南北向的规划结构主轴,占据整个地块空间主导地位。

主轴上布置前区入口广场,人行入口大堂,露天游泳池,小区核心绿化区,在规划主轴上形成层层递进的空间关系。

横向主轴:垂直于结构主轴,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性,将主轴两侧的组团空间联系起来。

一核心:纵横轴相交处形成规划结构核心,为小区提供公共活动场地与集中绿化。

多组团:小区内部根据高层住宅空间关系划分为若干个组团。

形成尺度宜人的邻里组团结构。

4、2、2、北地块规划结构规划结构采取一核心,两轴,多组团的规划结构形式。

一核心:地块南侧由若干幢住宅围合布置形成小区的绿化景观核心。

为小区提供公共活动场地与集中绿化。

两轴:根据用地内在空间逻辑,规划纵横两条轴线,组织建筑空间布局。

多组团:小区北侧狭长地块根据高层住宅空间关系划分为若干个组团。

形成尺度宜人的邻里组团结构。

4、3规划要点: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何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就是此次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在商业地块规划时,恰当规划商业功能分区,合理流线设计,新颖别致的建筑造型就是商业建筑设计成功的三个有力支点。

而在住宅区设计中,合理设计优化户型,让尽可能多的住宅具有良好的景观与朝向,就是本次规划中的基本理念之一。

2.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在设计中结合每幢住宅楼的绿化景观环境合理分配布置房型,采取“差异化”设计,每幢楼每种户型都独具特色,这样既满足住户的多样需求,又可以挖掘出该项目的最大潜力,体现出本地块的最大价值。

3.尊重城市景观—考虑到未来城市风貌要求,结合周边城市风景要素如长江江景,长江大桥,江边绿地公园等,丰富城市肌理与天际线。

五、交通组织设计5、1出入口布置南侧地块由于场地高程被抬高与沿江东路高程一致,沿江东路设置两个机动车出入口。

沿人民路设置步行入口大堂,作为小区的步行出入口。

南地块共设置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渡江路设两个机动车库出入口,西侧道路设一个机动车库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减少机动车对住宅区内部环境的干扰。

场地内部道路网采用车行主干道沿外环布置形式,减少车行道对组团环境的干扰。

幼儿园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沿江东路。

辅助后勤出入口设置在渡江路。

北侧地块沿东西城市次干道各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减少对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干扰。

5、2 道路布置5、2、1、居住小区在交通组织上采用车行主干道沿小区周边环通布置,内部步行通道结合绿化景观采取放射式布局,形成相对的人车分流。

局部道路采用园艺化处理,减少小区硬地面积,尽量形成规模较大的集中绿化区,提高小区绿化环境质量。

主要机动车道路路宽6m,内部环通。

组团内部宅间道路宽4m,转弯半径9~12m,尽端宅间道设有消防车回车场地。

结合道路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地块内部主要步行流线在小区核心景观区进行分流,景观步行带发散至小区各个组团,减少与机动车道的交叉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