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基础积累一、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们在天际遨.(áo)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yín)的球体。
B.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方。
C.三黑一边耙.(pá)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二、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词。
(5分)1.地球周围ɡuǒ( )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yáo lán( ),是那样美丽壮观,héǎi kěqīn( )。
2.这位女士mù dǔ( )了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警察正在向她了解案件的jī běn( )情况。
三、选字组词。
(4分)【竭节】 ( )约枯( ) ( )力 ( )制【崖涯】天( ) 山( ) 悬( ) 学海无( )四、请选择最恰当的一句话填在横线上,使句子通顺完整。
(填序号)(4分)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才有这绿树②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③有了这绿树④保住了这黄土五、品读句子。
(6分)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3分)2.“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
”这里的“床”指的是______(A.三黑睡觉的地方 B.土地)。
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多次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1.《江南春》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作者为了突出江南春天的特点,选取了莺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
这首诗一、二句写的是____景,三、四句写的是____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6分)2.《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
(4分)3.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4.五彩原指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泛指各种颜色。
(1分)八、综合性学习。
(4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一颗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孕育着多姿多彩的生命。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垃圾不能随手扔,我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桶时,还要做好分类。
这些垃圾我会分类投放:胶带、毛巾、报纸、碎纸、矿泉水瓶、暖瓶、标签纸、易拉罐、果皮。
1.不可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九、阅读理解。
(26分)(一)(10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分)2.选文第2自然段列举出的可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这句话中“本来”的意思是______(A.原先、先前 B.理所当然)。
这句话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二)种树老人(16分)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树、柳树、榆树、枣树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来都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傻,只有老黄狗知道他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疯了,只有小鸟知道他没有。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
”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
人们说老人要盖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老人表示死后不要棺材,是因为他( ) (3分)A.没钱买。
B.一辈子勤俭,死后也要节约。
C.怕别人砍树为他做棺材。
2.村里人说老人“傻”“疯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老人“精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一项是( )(3分)A.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B.“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C.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D.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上下文,这表现了( )(3分)A.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
B.种树老人种了一生的树,太劳累了。
5.老人留下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文天地十、习作天地。
(30分)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请你写一份倡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挚,语言通顺,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八、1.胶带、果皮、标签纸、碎纸2.毛巾、报纸、矿泉水瓶、暖瓶、易拉罐九、(一)1.不是而是不但还2.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3.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4.A 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科学性、严谨性(二)1.C2.老人只知道种树、护树,不知道享受县林业局的老韩说老人种的树至少值百十万3.A4.A5.示例:春风吹来,河岸上的柳树率先冒出了新芽,和早起的燕子调皮地打着招呼,远远望去,柳树满头珠翠,绿得像烟像雾。
杨树也不甘示弱,只几天工夫,叶子就迅速展开,像一把把小扇子在风中摇摆,恨不得连天空都染绿。
榆钱一嘟噜一嘟噜的,把枝条都压弯了。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喜鹊、乌鸦比邻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