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小校长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小校长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小校长
在我们教育界中有一种说法:“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此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校长的素质与学校办学水平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大凡一所好的学校里都有一位理念清新、管理有方的校长。

根据自己近十年的校长工作经历,对“怎样做新时期的校长”这个题目,我想谈谈一己之见。

一、对自己的职责与任务有清醒的认识
时下关于校长的职责有很多种提法,我曾经听一位老校长无可奈何地谈到今天的校长必须同时具有外交家、金融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若干种身份。

这么说虽然不无理由,但我认为要做一名好的校长必须首先是一名教育家。

要能够淡泊自己于浮华的社会中,要能够潜下心来,认真学习一些教育理论,认真研究学校工作,研究如何办好自己的学校,如何建设好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真正使教育为人民服务,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认为,校长的基本职责有三项。

第一,作为上级派到学校的法人代表,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决不能走样。

我们的学校是国家的学校,不是哪个人或哪个集团的学校,我们的学校要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这是国家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是不允许打丝毫折扣的。

如果不能够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就是最大的失职。

第二,作为一校之长,要引领全校教师一起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把自己的学校办成名校,办成一流的学校。

第三,作为校长,要为自己的教师们营造一流的工作条件,争取一流的工作待遇。

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共产党人铭刻在自己旗帜上的宣言。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是教师们的带头人。

把教师们带到哪里去?毫无疑问,工作要带向一流的境界,待遇也要带到一流的水平。

带不到这样的水平,恐怕我们就应该“回家卖红薯”了。

我以为,校长真正做到了以上三条,就是真正落实了我党的宗旨,真正践行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在“政府建学校、校长办教育”的大前提下,校长的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全校教师与学生。

名校要有名校长,名校长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人际关系、工作作风、管理方法等,更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校长对自己工作的认识与理解,他的治校方针、手段、谋略等等都源出于自己的办学理念。

有了明确的办学理念,才能够有明确的办学目标。

我们的学校建设应该有“六个一流”的工作目标,即一流的领导班子、一流的办学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校设施、一流的学校形象。

“六个一流”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掌门人”必须对自己的职责与任务有清醒的认识。

二、着眼将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长的办学理念确定之后,不仅要通过近期工作来推行,还要通过中期乃至长期工作计划与规划来贯彻。

一所学校要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做校长的一定要研究如何使自己的学校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使自己的学校保持领先一步的优势,以及在区域范围内领先后如何扩大领先的范围,在今天已经领先的情况下如何为明天的继续领先积蓄力量、准备条件。

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一所学校的长盛不衰。

除了思想理念上的基石,还要有组织上的保证。

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

对一所学校来说,除了有正确办学思想的领导外,关键就要看有没有一支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教师队伍了。

也就是说,一名校长在学校建设中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从学校发展大局来考虑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意义。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谁把握了青年教师谁就把握了教育的未来。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人才竞争将越发凸现出来。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就会使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一定要是制度化的。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永远是青年教师。

对青年教师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等。

学校管理理论中有一种“五年平台”的说法:一个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的最初五年就像一个“平台”,有发展前途者在这五年中会表现出自己的升值潜力,跨过这个“平台”,以后会有出色表现,工作会出成绩;相反,如果在这五年内表现不出自己的潜力,以后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机率是很低的。

因此,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尤其要注意下大力气抓好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观的树立、基本业务修养以及校本培训等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五年平台”,尽早成熟起来,为他们的教师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实质就是争创一流。

具有开拓意识的校长必定是一个具有发散思维、不满足于现状的领导者,还可能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不安分的校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里,物质的多样性为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校长在确定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时,要敢于、善于有所作为,同时也要敢于、善于有所不为,要充分处理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这是因为:第一,我们的工作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确定工作的先后顺序,优先保证重要目标的实现。

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抓重点,抓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第二,管理不仅是有重点的,也是有时机的。

我们干工作应当善于把握时机,时机成熟就要果断出击,有所作为,时机不成熟时就要“少为”或者“有所不为”,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益;第三,教育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教师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者,教师的劳动目前还是一种个体的劳动。

根据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校长应当少去干预,一般情况下,“少为”、“不为”可能比“多为”、“有为”效果更好;第四,目前由于种种人为的原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有大量形式主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少为”、“不为”实际上是对宝贵的、有限的教育资源的节约。

“有所不为”绝不是无所作为,自甘落后,只不过是为了“有所为”而自觉主动地放弃一些,不去“为”,弃芝麻而抱西瓜。

“有所不为”与“无所作为”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

在确定哪些工作必须要“为”,哪些工作可以“不为”时,校长的个人判断能力、决策力就会起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的个人素质、工作作风在这方面就会显现无遗。

时下,教育领域里的形式主义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有些地方行政官员或者教育长官出于功利目的滥搞“形象工程”,评比之风盛行。

对于这样的工作我们就坚决不能“为”,切不可为了讨好上级,做秀逢迎,甚至教学生说假话应付上级检查。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校长,既要对上级领导负责,也要对全校师生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后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

四、校长要以自己优秀的人格魅力形成工作中的凝聚力
校长的人格魅力也可以理解为校长的公众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带来的影响力、感召力,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校长的人格魅力实际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在自己行动中所产生的公众影响。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我们必须把宗旨牢牢记住,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认真实践:关心群众,体恤民情,廉洁奉公,做群众的贴心人,帮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百姓,他们并没有过高的要求,领导对群众生活上的一份关心,会换来群众工作上的百倍热情。

一个好的校长,总是关心教职员工生活的校长,从而是受教职员工拥护的校长。

古代清官尚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思想,我们是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我们的思想境界要比古人高才对。

树立群众观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

帮助教职员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就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这种积极性一旦被焕发出来,所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所化成的强大的凝聚力,能把全校教师的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也就能使学校工作扎扎实实地稳步发展。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小校长
邙岭乡刘坡小学
马宏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