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台湾)杨开煌:对论统一的好处之分析

(中国台湾)杨开煌:对论统一的好处之分析

(中国台湾)杨开煌:对论统一的好处之分析
“统一究竟对台湾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台湾式的问题,它表现了海岛民族的现实个性,面对任何事务、政策或行动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的利害,但是将类似的性格放置在“民族统一”、“国家统一”的事件上来探讨,我们难道不觉得其中的无奈和失落,类似一个人在认祖归宗之前,时时刻刻想到认祖归宗有什么好处,当然会问这样问题的人,有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但是只要我们跟着附和去问,就代表在潜意识中,“统一”的价值也已经商品化了,“商品化”的统一,其中尚有任何民族感情的成分吗?尚有一丝历史的责任吗?所以当台湾问出“统一究竟对台湾有什么好处”时,台湾人是不是中国人那就已经不重要了,当然人都有其现实的一面,原本无可厚非,问题是除了现实利益之外,人总应该有价值的一面和超现实的一面,在台湾会问统一有什么好处的人,其实就算我们跟着现实主义者起舞提供了答案,也不可能真正带来统一或是壮大统一的力量,因为在他们心中,“统一”和“独立”的人格是一直在变化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问“统一有何好处”的人就是将“统一”视为选项之一的人,因此我们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就很容易陷入四个陷阱之中,其一是如果大陆所回答的“好处”不是台湾所想要的,那么台湾是否就可以合理地拒绝“统一”呢?如果我们回答他的问题,则在逻辑上应该是合理,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为在大陆方面“统一”不是选项而是终极价值,所以同一个问题对两岸而言所出现的认知层次是不同的,因此回答者如果不在回答之前对问题作出逻辑的修正,则有可能出现问题层次的认同的陷阱。

对大陆而言,“统一”的好处讲了也做了,而台湾仍然拒统,正如同手上可以用的鱼饵丢尽了,鱼仍然无意上钩,那就只能转变成手段的思考,从此一层次来看,其实对台湾而言,除非真心想统一,否则就不应该问价格,否则一旦问了价格,就必须决定买与不买,也就没有回旋的时空了,所以不想“统一”就不必问价钱,不知道是否统一的人,问了也是白问。

对于真心要统一的人根本就不会问统一的价格。

正如两韩高峰会时,西方记者以“统一后韩国有可能降低生活水准来挽救朝鲜人”来询问韩国妇人,她的答复是“统一不是做生意”。

对这位韩国妇女而言,问“统一有什么好处”真是对她理想的一种侮辱。

这就是说“统一究竟对台湾有什么好处”的问题,由于在两岸之间认知问题的层次落差,而使得此一问题变成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对不存在的问题而能提供具体存在的答案,则有可能使自己陷入立场上两难的困局。

其三是当我们要回答此一问题时,我们必定会触及回答者的立场的问题,如果回答者是从大陆的角度来思考,必须是想大陆能让多少利益,此一角度的“利”虽然是必须以大陆为主体,问题是如果台湾希望是从台湾的立场来考虑利益,从方法的层次来说,大陆学者作不到这样的思考,那么不论大陆让什么,均未被为台湾所要,除非是主体出让,然主体的这一层面是不能让出的,那么台湾又如何满意呢?既然台湾注定不会满意,那又何必回答呢?其四,由于“统一”和“独立”对两岸而言,正好是在政治光谱的两端,因此所谓“统一”的好处,其实也完全可以倒转成立“独立”的好处,因为在逻辑上对台湾而言,不论是“统一”或是“独立”,都代表着终极的结局的完成,既然都是终极的结局,则“好处”就一定是相似,特别是如果达到“统一”与达到“独立”的方法相同时,其好处更是相同,因此想要回答这一类问题的人,就必须好好的深思。

大陆著名的学者厦门大学的陈孔立教授、上海东亚所所长章念驰先生是所有面对过上述问题,而愿意认真深思的学者,他们分别为统一提供他们研究的好处。

陈孔立教授在人民日报(2000.05.30)发表了“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一文(以下简称“陈文”),而章念驰先生也在香港“中国评论”(2000.8月号,P16-20)杂志上发表“关于国家统一的本质思考”一文,提供了台商告诉他的“廿一点两岸统一的好处”(以下简称“章文”),他们为统一的努力和执着,尤其为两岸和平统一,民族的共同振兴,是十分值得敬佩的。

综合而言,两岸若能“和平统一”,台湾得到的好处是:
第一、在政治方面的好处:包括两岸人民情感不变,台湾的统独争议可以停止,当家作主愿望得以满足,台湾国际地位也因此提高,亚太安全得以保障(“陈文”);台湾人从此在国际上可以抬头做人,可以节省援外经费(“章文”)。

第二、在经济方面的好处:包括了经济互补,台湾产业得以升级,台商权益、两岸往来其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科技交流合作有利台湾(“陈文”);台湾土地可以合理开发,经济上、物质上可以互通有无,能源使用更加便宜,直接通行节约成本,科技互补,有利台湾产业升级,关税优惠有利经营,市场扩大,人才有所发展;渔场增加,渔民收入增加,金融稳定,台币升值(“章文”)。

第三、在国防方面的好处:国防经费可以大量节省,政府财政压力得以舒缓(“陈文”、“章文”),国民免服兵役,更多青年及早为社会所用(“章文”)。

第四,在文化学术方面:台湾学子的升学压力可以舒缓,两岸电脑软硬优点可以互补,两岸体育人才可以交流(以上“章文”观点),两岸加强文化交流,有助于文化提升(“陈文”、“章文”)。

第五、在社会方面:台湾可以享用大陆医疗资源,台湾可以利用大陆劳工,台湾可以安全处理“核废料”(“章文”)。

个人认为,两岸之间从和平稳定再逐步迈向统一,则是从和平的关系在行政上,特别在心态上调整成为统一国家的关系,那么“统一”的利益究竟为何?
第一是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可以因统一而理性,台湾的民族主义情感可以因统一而达到衣锦荣归的效果,面对台湾的历史,这才是台湾真正的出头天。

第二是中国成为陆地海洋国家的战略得以完成,此一国际战略的完成将影响下一世纪中国人阅读世界,阅读国际的角度。

而台湾也得从中国的边疆成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前沿,这是台湾与大陆相对战略位置的大调整。

第三是中国的统一有机会使大陆、港澳、台湾之间,形成一种中国黄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对话、交流和竞争的机制,为中国文化的再生提供了新的机遇,此一内在竞争可能提供内在启蒙的机制,使中国文化再创春秋战国的多元和多彩。

第四是中国统一使得中国在民族主义理性化,海陆国家战略的实践基础上,真正摆脱殖民地似的“迎头赶上,并驾齐驱”的思考模式,而开创东方文化的独特性。

第五是在统一的包容和鼓舞下,此一多元化、多彩化的文化则有可能为中国再塑新的理想型的文化,以便为新中国人作好培育的基础工作。

这样的一个统一中国确实不同于传统,也不同于西方,但未必反对传统,也不必然敌对西方,这样的中国有可能开启一个新的东西文化交流的新千年,这可能是中国统一对人类真正的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