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算盘软件实例操作方法大全

金算盘软件实例操作方法大全

新建账套。

在新建账套名称时设置存储路径(E或F)盘,账套名为班级+姓名+学号。

(建好账套后下次登陆就打开账套—更多账套—找到账套文件打开)
1.由于还没有设置人员,系统默认有一个系统管理员,密码为空,以其身份登陆进行财务分工,登陆日期为启用当月日期(2008,)。

点“修改”可以修改系统管理员密码,这个密码必须牢记。

财务分工是设置相关人员以及其权限(实际工作中按每个人具体权限设置):本例把系统管理员改成自己名字,权限中,把总分类账权限组中“填制凭证”权限去掉。

新增一个操作员,名字自己定,操作员组修改为“操作员用户组”。

权限中,去掉系统管理和编码维护权限,以及总分类账中关于复核和记账的权限(5个选项),把各子系统名称都改为“操作员权限
组”
注意:操作员的密码,在初始设置时,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设置完之后,系统管理员就只能清除,不能修改。

仔细查看各项目的权限,各人员具有的权限。

2.币种汇率。

列表----币种汇率。

思考:此处设置汇率的目的或用处(实际中按当月期初汇率设置,本例设为后面核对数据方便)
3.凭证类型。

列表----凭证类型。

4.部门职员。

先设部门(四个部门)---扣税标准(中方人员设为2000)--设置职员(基本信息和辅助信息参见P42及P76表格)
注意:入职日期与计算工龄有关,教材启用日期是05年,若启用日期是08年则要在原来基础上加3年。

思考:设置入职日期,扣税标准、银行账号的用处。

5.往来单位。

设置单位类型和往来单位选项卡。

6.会计科目:注意修改(对于不符合现行会计准则的科目要修改成现行科目。

如“现金”
修改为“库存现金”;增加会计科目(主要是增加科目明细以及损益类科目的“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辅助核算项目(如:银行类明细科目性质为银行、中行存款核算指定币种,期末调汇,“其他应收款”为部门+职员,应收应付科目为单位辅助核算等)对不需用的可以停用。

停用后可以在全部显示时显示。

参照P42科目表。

7.往来期初(双击进入,注意区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自动平衡可将余额转到科目期初,由于已经输入科目期初余额,不需要自动平衡,点击“试算平衡”可以与科目期初进行对比)
8.科目期初(只能输入末级科目,其他应收款要双击多插入几行空白在输入余额,以免发生错误,)进行试算平衡。

“未分配利润”在借方,默认的科目余额方向是贷方,所以输入应为为负数。

输入完后进行试算平衡。

应收账款双击输入,如下图,输入时先多插入几行空白行,在选择单位和输入金额其他应收款的输入,如下图:
试算平衡结果如下图:
关于记账凭证的操作:
1.(凭证1-17的填制、复核、记账)
切换(文件—系统登陆)到操作员,输入密码,点击“账务”菜单,进行原始凭证的录入。

凭证的填制如下图:
2.凭证的复核(可以单张和多张复核)
3.取消复核
4.凭证的记账(可以单张和多张记账)
5.记账取消
6.凭证的删除(只能删除自己填制的凭证,点击工具栏的即可删除)如图:
第18笔业务用固定资产模块做:
以操作员身份登陆:在固定资产模块中点击“固资增加”:
(1)基础资料--(卡片编号、固资编码、固资类别、购入方式、使用状态、增加日期、使用部门、折旧科目)
(2)折旧资料(原值-多币种)
(3)以系统管理员(自己名字)登陆,在“基础设置”的“固资编码”:
固资变动方式—双击购入(设置对应科目和凭证类型,为第18笔业务提供凭证模板)
(4)以操作员身份登陆(文件—系统登陆),生成固定资产增加的凭证(第18笔)—在“固定资产增加”模块中双击增加的固定资产---点”记账凭证”—
对生成的凭证进行修改(注意一定要输入外币的原币和汇率,否则影响后面
的汇兑损益的调整)(修改保存后不能修改,可以删除,修改账套属性后可
以修改)
若没有要求输入付款方式和票据号,折科目性质没有设置为“银行”需要在“会计科目”中重新设置,若已经做了“科目期初”和“填制凭证”需将其清除后才可修改。

若没有要求输入付款方式和票据号,折科目性质没有设置为“银行”需要在“会计科目”中重新设置,若已经做了“科目期初”和“填制凭证”需将其清除后才可修改。

继续手工输入19-23笔业务.
第24笔业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陆,进行下列操作:
1.固定资产编码
(5)固定资产类别—双击(输入各种类别(1 3 5)的折旧方法、年限、残值率)
2.固定资产期初(3个设备)输入教材P72三种设备的数据(为后面业务24计提折旧提供
基础数据)
(1)基础资料--(卡片编号、固资编码、固资类别、购入方式、使用状态、增加日期、使用部门、折旧科目)
(2)折旧资料-(原值(本位币)、累计折旧)
按此方法完成另外两个固资期初的输入:
3.以”操作员”的身份登陆,计提折旧用”固定资产模块”中”计提折旧”功能计提。

如果金额不对,就检查”基础设置”中”固资期初”的折旧金额,三台设备的月折旧额分别为
如果金额不对,就检查”基础设置”中”固资期初”的折旧金额,三台设备的月折旧额分别为(注意是检查“月折旧额”不是“累计折旧额”)
第25笔和26笔业务用工资模块中”工资凭证”来自动生成。

在自动生成前需要做的工作(1)基础设置的部门职员中,设置“职员类型”、“入职日期”“征收个人所得税标准”
和“银行代发工资”(必须保证每项都输入完整且准确,否则后面工资表要出错)
(2)建立工资表,输入相关公式(注意代扣税额公式的输入,代扣税额的对象是“应
发合计”(输入工资数据,岗位津贴在现有基础上加1200元,以便计算个人所得税)
(3)生成“银行代发文件”
(注意:此处要插入一个“实发合计”)
(4)生成分配工资费用的凭证(25笔)
工资模块---工资凭证----取数:2005年1月工资表1.应发合计---贷方科目“2151应付职工薪酬”----- 行政人员“管理费用”---业务人员“销售费用”—凭证类型“记账凭证”—凭证模板“记账凭证”---凭证摘要“计提福利费用”
借:销售费用 5 900
管理费用 15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1 500
注:修改了会计就用“应付职工薪酬”
(5)生成计提福利费用的凭证(应发合计*14%)(26笔)
工资模块---工资凭证----取数:2005年1月工资表1.应发合计*贷方科目“2151应付职工薪酬”----- 行政人员“管理费用”---业务人员“销售费用”—凭证类型“记账凭证”—凭证模板“记账凭证”---凭证摘要“计提福利费用”
借:销售费用 826
管理费用 2 184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010
注:修改了会计科目的用“应付职工薪酬”
27笔业务手工录入
28笔用通用转账凭证生成。

(1)定义通用转账(财务---通用转账----右键新增—转账名称“计提坏账准备”---执行周期“每期一次”
摘要:“计提坏账准备”---科目“5502管理费用”---方向“借”---性质“转入”
摘要:“计提坏账准备”---科目“1141坏账准备--方向“贷”----性质“转出”—定义本币公式
公式涵义大致为:((日期=本期,科目=1131,包含未记账凭证,借方发生额)- (日期=本期,科目=1131,包含未记账凭证,贷方发生额))*。

定义后完整的公式为:
( 借方发生额("金额","折本位币","日期=本期且科目='1131 应收账款' 且包含未记账凭证=是","") - 贷方发生额("金额","折本位币","日期=本期且科目='1131 应收账款' 且包含未记账凭证=是","") ) *
注:修改了会计科目的用“资产减值损失”
(2)选择要执行转账的凭证(打勾选择)
(3)执行通用转账,才可以生成凭证。

(转账—执行转账)
29笔业务手工录入
30笔期末调汇,需要进行以下检查和操作
(1)在“基础设置”---会计科目---中行存款(核算指定币种:美元)勾上“期末调汇”
(2)在“基础设置”---科目期初—中行存款,输入原币(10000)和本位币(88000)(3)确保在第18笔业务时已正确输入原币8000和汇率
(4)换人(文件—系统登陆)财务---复核(鼠标右键---多张复核---全部选择—复核—是) ---记账(鼠标右键---多张记账---全部选择—记账—是)
(5)换人(文件—系统登陆)财务—期末调汇---输入汇率损益科目选“财务费用”
计算过程:2000*(10000*)=7200
31笔业务操作流程
(1)在“基础设置”---会计科目---长期应付款勾上“计算利息”(2)科目期初”长期应付款”金额为200,000
(3)在菜单中选择财务—科目计息-本次计息日期(2008-01-31)---月利率输入10---借方科目“财务费用--- 贷方科目”长期应付款”
32笔计提个人所得税
(1)进入工资模块—点击“工资凭证”—取数“2005年1月工资表.代扣税额”---
结转及计提公式名称“计提个人所得税”—贷方科目“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借方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