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常用施工方法

地基常用施工方法


3 地基加固的方法 七字方法:挖、填、换、夯、压、挤、拌 一、“挖” 就是挖去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 岩上或坚硬的土层中。这种方法当软土层不厚 时,利用坚硬的土层作为天然地基,甚为经济。 二、“填” 当软土层很厚时,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 固处理时,则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层一定 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 的承压力。
龙门式起重机
重锤夯实地基
1.3 施工要点
1)最优含水量=塑限含水量±2%

现场简易测定:以手捏紧后,松手土不散,易 变形而不挤出,抛在地上即呈碎裂为合适
2) 夯打顺序: 大面积基坑或条形基槽内:一夯挨一夯 独立柱基础基坑内:先周边后中间或先外后里的 跳打法
先周边后中间
先外后里

“换”的两种常用方法
1、灰土地基: (1)方法:用石灰与黏性土拌和均匀,分层夯实而形成垫
层层。其承载能力可达300kp。 (2)适用:适用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沉陷性黄土、杂 填土等,还可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3)材料要求: 1)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黏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 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须过筛, 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塑性指数>4,颗粒≤15mm) 2)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含氧化钙、氧化镁 愈高愈好,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 过多的水分。(颗粒<5mm)
六、“挤”
就是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
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 人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 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 适用于松软饱和地基,其原理就是挤密土壤, 排水固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所以也叫挤 密桩。
(一)振冲法(对地基土振冲、射水、成孔、填砂石成桩)
重锤夯实地基
1. 机具设备 1.1 夯锤 夯锤形状宜采用截头圆锥体,可用C20钢筋混
凝土制成。其底部可采用20mm厚钢板,以使重 心降低。 锤重为1.5-3.0t, 落距一般采用2.5-4.5m。
重锤夯实地基
1.2 起重机
有摩擦式卷扬机的履式起重机 打桩机
悬臂式桅杆起重机
(4)施工要点: 1)铺设前应先检查基槽,待合格后方可施工。(地基验槽) 2)灰土配合比满足规定,一般体积比为3:7或 2:8。 (灰土配制) 3)施工时,控制其含水量、厚度、夯打遍数。(控制因数) 4)应先采取排水措施,在无水情况下施工。(无水施工) 5)不得在墙角、柱墩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错缝不小于 500mm,接缝隙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接缝规范) 6)灰土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并随时准备回填土。 (防水) 7)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不得采用冻土。 (防水) 8)用环刀取样测量土的干密度。压实系数一般为0.93-0.95g/。 (防冻) 9)确定贯入度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贯入度)

强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
1.2 起重机:一般采用自行式起重机。
起重能力取大于1.5倍锤重,并需设安全 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1.3 脱钩装置:
1.4、施工要点


1)地质勘察,制定强夯方案; 2)现场试夯,确定施工参数(夯锤质量、尺寸、落距、 夯击遍数等); 3)施工步骤为平整场地、测量放线、起重机就位、吊 锤落锤、夯坑填平、标高测量 4)夯击时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5)分段进行,从边缘向中央 6)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黏性土和新饱和填土,进行 强夯时: a、适当将夯击能量降低; b、将夯常量差适当加大; c、减少土内的水分。
五、“压”
• 利用压路机、羊足碾、轮胎碾等机械压地基
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也可采用预压 固结法,即先在地基范围的地面上,堆置重 物预压一段时间,使地基压密,以提高承载 力,减少沉降量。注意要形成良好的排水系 统。 • 主要方法: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带堆 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铺膜 真空预压处理软基
四、“夯”
利用打夯工具或机具夯击土壤,排出土壤中的
水分,加速土壤的固结,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和承载力。
“夯”的两种常用方法
(一)重锤夯实地基
重锤夯实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
然后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基土表面,使地基表面 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 固。 适用范围: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 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的加固处理。 缺点:振动 锤表面夯实的加固深度一般为1.2~2.0m。
质量检测
为确保搅拌施工质量,可以选用下述方法进行加固质


量检验。 1 施工原始记录。应详尽、完善、如实记录并及时汇 总分析,发现不符要求的立即纠正。 2 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桩体进行开 挖、检查加固柱体的外观质量、搭接质量、整体性等。 3 从开挖外露桩柱体中凿取试块或采用岩芯钻孔取样 制成试件,与室内制作的试块进行强度比较。 4 采用标准贯人或轻便钎探等动力触探方法检查桩体 的均匀性和现场强度。深层搅拌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 通常是用施工质量控制和现场试验进行检验的。 5 用现场载荷试验方法进行工程加固效果检验。
1、原理: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 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 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 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料形成一根根桩体,桩 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了解现场有无障碍,工作面是不是够用,辅助措施有 没有到位。 2)了解现场地质情况, 3)设置试验区,确定各项施工参数。 (2)材料要求:可用粗砂,中砂,砾砂,碎石,卵石,角砾, 圆砾等,粒径为5-50mm。 (3)主要机具:振冲器,起重机,水泵,控制电流操作台, 150A电流表,500V电压表,供水管道及加料设备等。
强夯地基
适用范围: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
土及杂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 优点:地基经强夯加固后,承载能力可以提高 2-5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是一种效果 好、速度快、节省材料、施工简便的地基加固 方法。 缺点:是施工时噪音和振动很大,离建筑物小 于10m时,应挖防震沟,沟深要超过建筑物基 础深。
2.1.2地基处理施工质量验收与安全技术
详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B

三、“换”
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它是将基础下面 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而代之以人工填 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仅对局部地 基进行加固处理。 垫层材料有砂石,碎石,三合土(石灰: 砂:碎砖(石)=1:2:4),三七灰土,矿 渣,素土等。 素土:指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
强夯地基
1. 机具设备 1.1 夯锤: 夯锤重:8-40t 材料:首选铸钢或铸铁, 次选钢板外壳内浇筑钢筋混凝土。 夯锤底面:圆形(常用)或方形 锤的底面积大小:取决于表面土质, 对砂土一般为 2-4m2 ,粘性土为 3-4m2 ,淤泥质 土为4-6m2。 夯锤中宜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以减少 夯击时空气阻力。
2.1 地基加固处理
1 什么时候需要加固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差,如淤泥、冲填土及其
它软弱土层 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甚大时,为使地 基具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可以对土层进 行加固。
2 地基加固的原理 1)地基加固原理:
“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 高变低”。 2) 拟订加固方案 在拟订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 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 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均应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综合治理,决不能单纯的进行加固处理, 否则,不仅会增加工程费用,反而难以达到理 想的效果。
2、砂和砂石地基
砂垫层地基是用夯(压)实的砂或砂石垫层替
换基础下部一定厚度的软土层,以起到提高基 础下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土层的排 水固结作用。 适用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 地基;不宜用于加固湿陷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 小的粘性土地基。 (参照灰土地基讲解)(用砂或砂石做垫层替 换基础下部的软土层)
旋转式振冲器
3、施工工艺


(1)振冲挤密法 1)方法:在中、粗砂地基中,不外加料,利用振冲器 的振动使松散砂密实。 2)施工顺序:对准加固点、启动吊机、振冲下沉、振 冲提升、关机关水和移位、整平场地。 (2)振冲置换法 1)方法:在砂土和粉土中,利用振冲器冲孔,加填料振 密成桩。 2)施工程序:定位、振冲下沉、成孔、清孔、填料、振 密、成桩。
七、“拌”
利用高压射流切削土壤,旋喷浆液(水
泥浆、水玻璃、丙凝等),搅拌浆土, 使浆液和土壤混合,凝结成坚硬的柱体 或土壁。 方法:旋喷法和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水泥粉喷桩施工
近年来新兴起了深层搅拌水泥粉喷桩(简称粉喷
桩),可作为软土地基改良加固方法和重力式支 护结构。 施工时,以钻头在桩位搅拌后将水泥干粉用压缩 空气输入到软土中,强行拌合,使其充分吸收地 下水并与地基土发生理化反应,形成具有水稳定 性、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柱状体,同时桩间土得 到改善,从而满足建筑基础的设计要求。 其桩径一般为500、600、700mm,桩长可达18m。
独立柱基础基坑内夯打顺序
(二)强夯地基
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 8-40t 的夯锤吊起,从 6-
30m 的高处自由下落,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的地 基加固方法。 强夯法与重锤夯实法的区别:强夯法属于高能量 夯击,是用巨大的冲击能,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 很大的应力,迫使土颗粒重新排列,排除孔隙中 的气和水,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
施工注意事项
1 预搅。软土应完全预搅切碎,以利于同水泥浆均匀搅拌。 2 水泥浆不得离析。水泥浆要严格按设计的配合比配置,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