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4 类和对象(一)

实验4 类和对象(一)

实验4 类和对象(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构造方法;
2.掌握对象的使用方法。

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使用方法。

6.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实验内容:
1.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结构体,其分量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并用它声明两个结构体变量,分别输入顶点坐标,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
注意:椭圆面积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半长轴,半短轴的长)
2.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椭圆类,其公有的(public)数据成员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声明两个Ellipse类的对象,分别输入顶点坐标,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
3.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椭圆类,其私有的(private)数据成员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声明公有的(public)成员函数访问椭圆的外切矩形的顶点坐标;声明两个Ellipse 类的对象,分别输入顶点坐标,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
4.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椭圆类,其私有的(private)数据成员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设计构造函数Ellipse(int,int,int,int)对椭圆的外切矩形的顶点坐标赋值,设计函数Area()计算椭圆的面积;声明两个Ellipse类的对象,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

5.定义一个类ClsName,要求该类设计如下:
(1)该类有两个整型数据成员x和y;
(2)为该类重载三个不同的构造函数:分别为无参数、带一个参数和带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要求在构造函数中输出必要的信息以示区别;
(3)设计2个成员函数用来读取数据成员x和y;
(4)设计2个成员函数用来设置数据成员x和y;
(5)设计1个成员函数用来在屏幕上打印输出数据成员x和y;
(6)在main()函数中用三个不同的构造函数创建3个对象,并使用所有的成员函数对这些对象进
行必要的操作。

6.建立类cylinder,包括两个数据成员radius和height,分别表示圆柱体的半径和高度, cylinder 类的构造函数被传递了两个double值来初始化这两个成员;定义成员函数area()和volume()用来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定义成员函数print()打印cylinder类的相关信息。

最后,在主函数中对cylinder 类的设计进行测试。

7.定义一个学生类CStudent实现简单的学籍管理功能,要求该类至少实现以下功能:
(1) 录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年龄,专业,入学时间,各门功课成绩)
(2) 输出学生的基本信息
(3) 选课(输入时间和所选的课程)
(4) 统计每门课的学分绩点
(5) 统计每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
(6) 统计重考科目
(7) 统计重修科目
注意:
(1)新设计的类中所需要的数据成员需要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自行设计;
(2)用一个演示程序完成对所设计的新类的功能测试,并给出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
(3)为增加程序可读性,请在程序中对类成员进行适当注释说明;
实验报告要求:
1.写清操作步骤。

2.写出每步操作的结果,或你观察到的现象。

3.写出实验中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