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经典诗文朗诵稿

小学经典诗文朗诵稿

经典古诗文诵读之
春夏秋冬
敬爱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乌市87小学一年级3班的学生李乐天
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我今天给大家朗诵人的是经典古诗文诵读之《春夏秋冬》
第一篇春之歌
春天是一幅水彩画,艳丽而真切。

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

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机勃勃的春天,春意盎然,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稍纵即逝。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第二篇夏之莲
莲花,乃花中之君子也。

莲花,美丽、纯洁、高尚,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江南盛夏,小船轻飘,莲叶田田,浆声应和着采莲姑娘的歌声,构成江南采莲曲。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西湖边,送友人,看到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画面,唱的却是依依惜别、含蓄婉转的送别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三篇秋之月
从古至今,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

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和思念。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唱《明月几时有》)
不仅是苏轼,月亮也是诗仙李白一生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明月的传世之作。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四篇冬之梅
当漫无边际的雪亲吻冬日的时候,跟着雪的昭示走,是温馨的,充满活力的。

听到诗人们曾播下的诗句在雪地里鲜活起来了吗?
看,梅花开了!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结束语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让我们:
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