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固定片或点的位置及间距图如下:
(三)塞缝
框洞之间填塞闭孔泡沫塑钢、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分层填实,拆掉木楔后的洞同样应分层填塞同样材料。
(四)抹灰做口
内外口抹灰时,外侧窗台略低于内侧窗台。
外侧抹灰时要用5mm厚片料将框和抹灰层隔开,待砂浆硬化后取出并修规矩,抹灰面应超出窗框,其厚度以不影响门窗开启为宜,外侧抹灰不能淹没框下的出水口。
(五)门窗扇及五金件安装
扇在安装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变形或翘曲,安装完毕后要检查其推拉是否灵活并调整,五金件要牢固好用。
(六)打密封胶
内、外墙涂料或面层施工完毕后,将门窗内外框边与洞口相接处及拼樘料与门窗框间隙用嵌缝胶进行密封处理。
要求连续、均匀、薄厚合适。
将飞边及多余嵌缝膏用布或棉丝及时清理干净。
(七)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1、划伤及框角断裂。
成品保护不好,抹灰污染未及时清理待硬化后清理极易划伤门窗。
搬运时的磕碰及安装时框角处的楔子塞得太紧都易造成框角断裂。
2、门窗扇侧边不直。
长久码放不合理,垫木不平、位置不当都易出现此种情况。
因此长久贮存要求垫木平整,立放角应大于700,防止倾倒及日晒雨淋。
3、推拉门窗扇安装后倾斜,即两扇侧边不平行。
此为底框不水平或滑轮偏差所致。
故在检查下框水平度时要比规范要求的标准提高一个等级为宜,并对滑轮进行调整。
4、平开扇开启不到900。
这是由于抹口的抹灰层太厚,吃框太多所造成的。
5、雨季从窗框往室内返水。
框的排水口堵塞或外口抹灰层太厚淹没排水口。
6、门窗框在安装完毕后一段时间变形,呈曲线状。
尤其是在较冷季节安装的门窗,到较热季节即出现此种情况。
造成的原因是安装完毕后临时用的垫块未撤除,限制了门窗的变形所致,故安装完毕后必须拆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