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论坛文稿
海纳百川,共营净土
学校:
姓名:
职务:
手机: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而学校又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场所,在这其中,校长居于统率地位。
因此,一个校长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虽处于农村地区,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我校在教学管理和工作中,立足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依法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校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政策,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育人必须放在首要地位。
没有身心健全的师生,提高教学质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我校不仅努力抓好教学工作,更把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督促教师以高尚师德作为自身工作的准绳和落脚点,提倡用心做学问,以爱待学生,真心付出,用爱相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办教育最重要的是就是这种不计得失,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我们也以这种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师,使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自己的孩子,用爱、耐心和责任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职责;多一些教
育,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身教,少一些言传,使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努力尽到为人师所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强调爱国主义、感恩教育和养成教育,教育学生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的父母,爱我们的老师。
此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全,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我们在平时多给予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使他们趋向真善美,远离假恶丑,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平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懂得爱和宽容,相互谦让,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看到并弥补自己的缺点,确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比如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做好事的快乐和成就感,并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加以反馈,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所感所想。
与此同时,鼓励老师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贯彻师德的要求,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模范和学习的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引导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二.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相结合
如果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那么一切行动都是盲目和无效的,有鉴于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强化科学教育的理念,努力跟踪当今教育界出现的新问题、
新方法、新思潮,加强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完成教育目的奠定必须的基础。
除了提高教育人员的素质外,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也是一大关键。
有了系统完备的制度,各种活动就有章可循,各种评价也就有据可依。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实施,我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考勤制度、课程制度和评价制度等,并努力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
比如实行严格的签到制度和请假制度,规定教师来到学校后必须签到,注明签到人员和签到时间,严格考勤,防止旷工、早退等不良现象,切实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建立科学规范的备课制度,使教师在上课之前吃透教材,确定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充分的准备,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按照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训练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消除学生的惰性思想和依赖性,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调动自己的感知能力,将全身心融入课堂之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教会学生分析课
文的方法,先授之以鱼,再授之以渔,优化学生的思路,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清晰化。
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欠缺这一问题,积极营造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之掌握表达的技巧,增强其自信心,摆脱单纯的生字词和课文的学习,密切语文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依靠整个集体的力量,使之为了他一个目标而携手共进,共同奋斗。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发扬进行民主,调动教学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主人翁意识,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和环境,是每个人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和智慧,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把每个人的闪光点聚集到一处,从而释放出最大的光芒。
在每周一的例会中,我们都把轮流发言作为一个必经步骤,通过仔细倾听每一个教师的观点和心声,去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对策和策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
此外,在处理一些重要的问题时,努力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份,人人有责,对如何处理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符合大多数师生的利益。
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中,杜绝一言堂现象,实行
民主式的管理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选拔一批学生支持和信任的班干部,使他们做好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构建健康向上、活跃有序、宽严相济的氛围,把师生真正统一起来,创建优秀班集体,从而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校内校外相结合
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内容。
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奠基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要注意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另外,利用好家长会这一重要形式,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素质,引导家长建立民主、友爱的家庭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有利的环境,努力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反之,恶劣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则会极大的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要与家庭一起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无害的环境,比如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交通安全,与存在的可能影
响学生安全的现象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影响学生的成长,三者只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的和我们的教育理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更是一项充满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工作,我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了打造辉县教育的升级版,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