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调查_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PPT课件

森林调查_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PPT课件


2.图面材料
(1)基本图
基本图是计算林地面积、编绘其他专用 图的基础图面资料。基本图实际上是调查 地区的区划图,以地形图为底图绘制而成, 图上能反应边界、道路、居民点、河流、 山脉、林班界、林场界、林班与小班的边 界、编号等信息。基本图是黑白图。
1、基本图
(2)林相图
林相图是以基本图为底图绘制而成, 绘到小班,是彩图,颜色的深浅来表示 不同龄组林分。林相图是根据小班调查 材料,以林场为单位绘制的常用图。林 相图中小班注记采用分数式结构表示, 分子为小班号和龄级,分母为地位级和 郁闭度。但通常为了方便,分母以树种、 龄组、郁闭度表示。
一类调查的工作内容主要有5项:制定技术方案和实施 细则;设置样地及进行调查;建立和更新资源数据库;对 资源进行统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供各省及全国的资源 清查成果,当年调查,当代完成。
三 、 调查范围及样地的布设
1. 调查范围 一类调查是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是在
国家林业局的安排布置下统一进行的,在 调查时一般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抽样 调查的总体,如果有的省内森林分布、地 形等条件差异比较大,可在省内设立副总 体。
报告、质量调查报告。
返回
谢谢大家
3.样地每木检尺:乔木起测直径5㎝,灌木 不检尺。检尺用钢围尺,读数记录为0.1㎝。 固定样地内样本应编号,并在以后的复查
4.树高:在样地内选择主林层优势树种的平均高 为对象,测定一株样本的树高、年龄和胸径。
5.植被调查:以样地为单位,调查整个样地的植 被状况。
6.更新调查:以样地为单位,在样地内设样方实 际调查,然后推算样地的更新状况。
第三节 森林经理调查
(一)概念
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 或行政区划单位(如县)为对象,为 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森林 区划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 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称为森林经理 调查。
一般10年进行一次,称为一个经 理期。
(二)任务和目的
1.任务
在调查区域内,查清森林资源的 种类、数量和质量,以及相关的自 然、社会、经济条件状况,然后对 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森林资 源的经营管理计划方案,或对森林 资源经营管理的现状进行检查。
2.为林业企事业单位制定经营计划提 供依据;
3.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和计划执 行情况;
三、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类别 一类 调查
二类 调查
三类 调查
名称 单位
方法
全国森林 全国
资源连续 省
清查
大区
抽样调查 为主设固 定样地五 年一次
森林经理 林业局 目测、实
调查
林场或 测、抽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旗县林 相结合
业基地
E.确定实测小班的数量:按照随机原则抽 取一定数量的小班进行实测。
F.实测小班的调查:凡抽中的小班,应进 行全林实测。但在现实中,工作量太大, 难以实现。常用强精度抽样的方法估计 小班的蓄积量。在抽中的小班中,除蓄 积量实测外,对其他林分调查因子可采 用实测、目测或部分实测与目测相结合 的方法。
G.建立回归方程
2.目的
a、为调查区域制定和修正森林资源 经营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b、检查、分析、评价森林经营管理 的效果;
c、为制定、检查、评价林业政策、 方针、法规等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并为其修订提供依据;
d、为调查地区和国家主管部门提供 决策依据;
(三)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
1.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包括自然条件、社会 经 济条件调查以及过去和现在森林经营情 况。
2.标准地调查法:在调查地域范围内,用标准地调查的结果推 算总体值的方法。
3.目测法:
4.角规调查法:
5.回归估计法: A.选择最新的、大比例尺(1:2.5万以上)的航 空相片。 B.小班判读,在航片上勾绘出林中地类和小班边 界。 C.小班的转绘与求积:在航片上区划的小班转绘 到地形图上,在地形图上求小班的面积。 D.判读各小班蓄积量:根据小班判读因子(优势 树种龄组、郁闭度、地位级、平均高等),从 相应的航空蓄积量表或数量化材积表中确定各 小班的判读蓄积量。
案、调查人员培训、练习各种表格的应 用及仪器操作技能等; 3. 物质准备:财务、装备、物资供应、运 输线路等;
三、林业生产条件调查
(一)自然条件调查 1.地理条件:行政区划位置、植物区系、地 理上以及经济上的位置、林区的地势(山脉走 同、海拔高、坡度等) 。 2.地质条件:土壤类型、结构、比例、分布。 3.水资源条件:河流位置、流量、利用状况 等。 4.气候、气象条件:对森林资源产生主要影 响的各气象因子。
作业调查
林场的 实测结合 作业地 抽样 段
要求
目的
快速、及 编制中长
时准确查 期的林业
清森林资 计划方针

和政策
查清小 班地块 的现有 资源
编制经营 方案和总 体设计
作业地 施工作业 估贩全 设计 面详查
第二节 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概念:是指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 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
调查方法: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的抽样 调查方法。
(三)总体蓄积量的抽样控制
1.总体的设置:国有林业局、林场、重点林 业县、林业股份公司等都可设立总体,在二 类调查中,不论总体大小,都必须保证在总 体范围内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的一致性,以 确保精度。
2.精度要求:小班蓄积量合计应与总体抽样 调查蓄积量对比。如果累计偏差在小于±1倍, 认为符合精度要求;如果累积偏差在±1倍— ±2倍时,应检查引起误差的原因并进行修正, 直到达到精度要求为止;凡累积偏差大于±2 倍允许误差时,应重新进行调查。
(三)过去经营情况的调查
1.过去森林资源经营情况的调查:包括,资 源的变化、采伐、更新、抚育、保护、改 造及林区多资源利用情况等;
2.林业企业当前经营情况的调查:包括,企 业机构、企业体制、经营项目、盈利状况、 生产效率等;
四、小班调查
(一) 小班调查内容 1.地况调查:地况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
第4章 森林调查
第一节 概述 一 、 森林调查的概念
森林调查也称为森林资源调查, 是对林业用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 属性的调查,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经验历史、经验条件及未来发展等 方面的调查。
返回
二、 森林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和环境 发展计划、方针、政策等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设立在调查区域内的固定样 地,有必要可增设临时样地。
调查周期:10年或5年调查一次,我国为 5年一次。
二、目的和任务
及时准确的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消长动态, 进行综合评价。一类调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消长动态,制订和 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等的重要依据。
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分类。地况分 类及土地类型的划分标准见书P88、P89。 2.小班调查因子:小班调查因子是指在调 查时对各个小班应进行调查记录的因子 (见书P90)。
(二)小班调查方法
1.样地调查法:在调查区域范围内,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 小班调查。在选定的样地内实测各林分调查因子,并按照 数理统计的方法,估算总体的相应值后,计算抽样误差、 精度等因子。样地的数量根据可靠性、观测值变动系数、 误差要求等因子确定。
2.小班调查 包括小班地况、林况调查、小 班 调查方法的选择及小班调查的具体步骤 及资 源档案的建立,各种图、表、卡的编制 等;
二、森林经理调查的准备工作
包括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 1. 组织准备:申请、并领取计划任务书后,
人力配备、分配任务、组织动员等工作; 2. 技术准备:收集各种材料、制定技术方
八、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提交的报告 1.连续清查的技术方案; 2.工作总结; 3.技术总结; 4.外业调查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5.样地原始记录及检查验收报告; 6.有关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消长动态 的分析与评估报告。
九、 检查验收
是一类调查的管理工作,也是及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保 证工作质量。
1—Ⅵ 落—成—中
2、林相图
(3)森林分布图
反映林业局(县)森林分布状况 的图面材料。以林相图为基础绘制, 只反映林班及以上单位的森林分布 状况。
森林分布图
(4)专题图
是在专业调查基础上绘制的图面材 料。如土壤分布图、立地类型图、野 生动物分布图等。
3.文字说明 主要有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专业调查
(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和远景规划; 林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任务; 当地林业及基础产业状况及相互关系; 森林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地工业对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求量; 林产品销路; 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交通情况; 人口密度及劳动力情况; 林权情况和存在问题等等;
7.经济植物调查:调查以样地为单位,对有较高 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调查记录名称、密度和用 途。
六、 技术标准 是调查内容的相关标准,不能随意改变。
具体标准依据1994年发布的《国家森林资 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七、 森林资源汇总统计 1.统计表:共有27个统计表(书81)。 2.统计表说明书:对上述27个表格的 文字说明。
五、 专业调查
常用的专业调查: 1.生长量调查 2.消耗量调查 3.森林保护调查 4.立地条件调查 5.出材量调查 6.苗圃调查 7.抚育间伐调查
专业调查的方式:
在上述专业调查项目中,多数项目 的调查采用标准地解析木、样方和标 准木的方式,有的项目调查用其中一 种,有的需要几种方式结合使用。
六、 多资源调查
2. 样地的布设
我国一类调查的固定样地共有20多万个,固 定样地应该设立永久性标志(如金属、水泥、 木桩等)。
(1)样地设置:按系统抽样进行,布设在1:5 万的地形图的公里网交叉点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