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技术交底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抗压强度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F源自查2管轴线偏位(mm)
50
3
管内底高程(mm)
±20
4
基础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5
相邻管节面错口(mm)
(应下游低于上游)
3(管径≤1米)
5(管径>1米)
钢筋砼圆管涵成品允许偏差表2
项目
允许偏差(mm)
(2)管节端面要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3)每节管底坡度均不得出现反坡。
(4)管壁内外侧表面要平直圆滑,
(5)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要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6、管节施工
(1)基础:
涵洞基底为淤泥,按设计要求基底应换填30cm的砂砾垫层,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支模板,浇筑砼管节基础。
(2)管节安装顺序:
项目
允许偏差(mm)
管节长度
0~10
管壁厚度
-3,正值不限
内(外)直径
不小于设计
顺直度
矢度不大于0.2%
参加交底人
(2)基坑排水:在基坑内四周设20×30㎝排水沟,基坑一角设50×50×50㎝集水井,配备一台抽水机,及时将地下水抽走以保证基坑不受水浸泡。
4、基坑处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图纸要求,基底要换填30cm厚的砂砾垫层。
5、预制管节
选用专业厂家出品的符合国家质量验收规范的圆管涵管节,要求:
(1)圆管涵管道原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经报请监理检验,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塘新线东伸工程
施工单位
杭州萧山路桥工程处
交底人
金焕庆
工序名称
基坑开挖、基础砼管座施、安装管节、管节口砼、出入口墙身
交底提要:
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等。
交底内容:
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础砼管座施工→安装管节→管节口砼施工→出入口墙身施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竣工验收
2)、两管节间应尽量顶紧并用M7.5水泥砂浆填密,保证其密实无隙。
3)、管节接缝要用沥青麻絮填塞,管接口截面上半部分在管外填塞,下半部分在管内侧填塞。
4)、管身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一致,缝宽2cm。涵洞全长范围内每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
5)、各管节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要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
浇筑砼基础→浇筑砼管座→安装管节→修筑涵管出入口端墙、翼墙→管节两侧填砂→管顶填土
采用现场吊车或挖机安装管节,人工配合作业,按照左(或右)→右(或左)顺次安装,安装一节,即进行管口处理,校核管位无误后方可进行接口施工。
(3)管节施工注意事项:
1)、要求管接口与管座砼浇筑时要密实,管节接缝宽≤2cm。
一、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1)对涵洞主要控制点放样后,打好桩位,并做好记录。
2、基坑开挖:
开挖时应分级、分台开挖,本项目基坑开挖坡度为1:1,本项目因开挖深度比较浅,拟不采用支护加围基坑坑壁的措施,一般基底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 m。
3、基坑排水:
(1)地表排水:基坑外两侧筑小土堤截水,防止地表水倒灌入施工基坑内。
2、涵背回填土是一项十分认真细致的工作,在压实过程中,要严防机具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对圆管涵结构的损伤。
三、端翼墙及洞口施工
圆管涵出入口端墙基础采用C20砼;锥坡、隔水墙、端墙、洞口铺砌均为M-7.5浆砌片石;帽石采用C-20砼。
四、质量控制标准
1、本项目钢筋砼圆管涵成品允许偏差:见表2。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实测项目表1
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6)、接口表面要平整,用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现象。
7)、圆管涵安装后,两侧填土(渗水性能好的砂类土质)应做到分层夯填,其每侧长度不应小于圆管涵填土高度的一倍,压实度不应小于95%。
8)、管顶填土必须大于50㎝车辆方能通行。
二、回填
1、涵背回填土,选用透水性能好的材料,并贯彻执行“四专”(专人负责、专门标准、专门材料、专门设备)的要求,提高涵背的回填土质量,消除跳车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