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自查报告范文【篇一:县农委自查报告】县农业局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情况自查报告随着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局作为创建活动主要成员单位,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职能作用,扎实工作,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现将我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保障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健全监管网络,经县编委批准,在县农业局内增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日常监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明确工作职责,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同时,为保障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属有关单位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县农业局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和股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注重宣传,加强培训,积极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按照创建的要求,采取开设专栏、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举办讲座等方式,开展农产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进乡镇、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积极发挥手机短信、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设立专题,及时报道创建动态,动员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开展电子屏幕滚动宣传,掀起宣传高潮,扩大社会影响,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范围。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局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培训生产经营企业200多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80人次,手机短信400余条,在今日铜陵和农业信息网发布宣传信息10余篇,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突出重点,落实职责,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制定印发了《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和《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执行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
认真组织开展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的市场检查,重点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开展畜产品违禁药物专项检查,加强饲料和兽药的市场准入管理,加大“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查处力度,深化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治理,突出抓好养殖滥用药物问题。
今年以来,出动农业综合执法车辆55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20户,检查农资产品400余批次,立案查处种子违法案件一起,有力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抽样监测力度。
加强农产品抽样监测工作,2014年全年监督抽样检测农产品51个批次,合格率100%,检测结果在全部铜陵县农业信息网上进行公布;蔬菜快检样本600个次,合格率98.8%;“瘦肉精”监测样本2000余份,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没有发现违法使用瘦肉精行为;水产品抽检未发现孔雀石绿、氯霉素及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
制订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案和计划,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力争抽检合格率不低于去年。
加大屠宰环节和市场查验力度,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生产环节指导和监管,提升农产品品牌档次。
产环节上,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今年农业局统一印制了种养殖生产档案,全部无偿发到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专合组织,要求生产经营者严格规范使用投入品、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做好生产环节记录,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
以发展和提升“三品一标”建设为重点,对符合“三品一标”认证条件的企业及时组织申报,今年1—5月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数量12个,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总数110个,当前品牌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地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创新机制,务求实效,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一)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为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铜陵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积极参加县食安委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现质量安全承诺制,目前全县农业规模企业和“三品”认证企业全部签定质量安全承诺书。
制定《铜陵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实施办法》,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红名单”、“黑名单”农产品生产企业,由县农业局以文件的形式通报相关企业和有关部门。
在项目实施上对“红名单”企业优先安排扶持,对“黑名单”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两年内不予安排。
(三)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产地准出制度,严把质量安全关,县农业局统一印制的《产地证明》,已通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下发至各准出企业,今年4月出台《铜陵县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2015年5月1日起,在全县“三品”生产基地、规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实施蔬菜、水产品产地准出,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筑起一道屏障。
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现正处全面实施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管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健全监管档案制度,逐步达到“一企一档”。
食品安全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现在时,我局将继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切实为我县食品安全示范县的成功创建做出贡献!铜陵县农业局2015年5月18日【篇二:现代农业工作自查报告】敖平镇人民政府2011年现代农业工作自查报告2011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现将我镇2011年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目标执行情况报告如下:一、重点工作目标现代农业发展目标:1、耕地有机质提升目标值20000亩,我镇通过喷洒腐杆剂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耕地有机质提升面积达29210亩。
2、配方施肥目标值28000亩,完成配方施肥29210亩。
3、新增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目标值1500亩,坐落于我镇凤泉村的天津天仕力集团建川芎基地1500亩。
4、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工作目标要求基本完成,集合我镇实际,通过开村民议事会,宣传政策,公示村、社集体资产等方式,我镇现已全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工作。
5、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目标值1个,我镇新成立了位于凤泉村的长泰农业资源合作社。
二、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值12.5%,2010年统计全镇人均纯收入6799元,2011年调查统计结果为人均纯收入8300元,增长22%。
三、统筹委考核目标任务田园城市综合体示范建设:1、目标6月底前完成平安村的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我镇通过彭州市规划勘测设计所完成平安村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
2、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我镇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暂缓确权”任务,于11月底完成“长久不变”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四、其他工作目标任务1、西部在线报送信息目标值60条,采用目标值40条。
我镇一直坚持每天事每天报,共向西部在线报送重点、亮点信息70条,被采用45条,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2、目标要求完成农机信息10台24000条,我镇均已按要求完成24000条。
3、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目标值7000人,我镇通过开大会方式,向全镇农民讲授实用技术,共计7000人。
4、绿证培训目标值130人,我镇专门开展了绿证培训会两次,共计130人参加了培训。
五、2011年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但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产业发展成效不高;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环境整治有待加强等。
对此,镇党委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力克服、切实解决。
六、2012农业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镇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的培训,增强他们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目标的本领和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指导员之间的工作信息交流,使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充分利用好各自后盾单位以取得对所驻村的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更大的扶持;三是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推动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工作全面落实。
四是制定农业工作考评办法公务员之家。
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制定《敖平镇现代农业发展工作考评办法》,对各村农业工作的新举措、新内容、新变化、新效果进行百分制考核;五是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逐步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农户公司和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全力推进开发项目的落实工作。
敖平镇人民政府2011年12月5日【篇三: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自查报告】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自查报告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二○一一年四月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自查报告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二龙山农场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上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按照创建任务和要求,多次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健全组织机构,配备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增补各项措施,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狠抓责任落实,促进了创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项目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自查验收工作,认为已基本达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管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具有技术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为确保示范区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农场党委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农场主要工作议程,实行统一领导。
农场成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全场各部门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并以农场场长、书记为组长成立了领导小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下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办公室,负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日常工作,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
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逐级考核制度,把创建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间分解到相关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制定措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及检查验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