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子的形成》微课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离子的形成》微课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感谢您认真听完这个微课,再见!
5 秒
教学小结
1、离子的形成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选取动画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觉。
2、利用微课的创新形式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
动画:离子形成的过程
100 秒
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此时,氯原子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一个。形成带一个负电荷的氯离子。因此钠原子失去的电子被氯原子得到,此时他们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他们在静电的作用下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氯化钠。
2、内容总结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引言设置情境:复习引入,明确课题意义
复习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由此引入离子的形成过程。
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片头:
46 秒
二、正文讲解

序言:
在你了解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后,我制作了钠原子与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的动画。
1、引入正题
动画中,呈现了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极易失去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状态,此时,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了一个正电荷,形成了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钠离子。而氯原子的
教学类型
知识点讲解
自主学习型
适用对象
学生:九年级学生
教师:初中化学教师
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我首先强调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关系,让学生知道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要达到饱和状态,然后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讲述离子的形成。
教学过程
内 容
画面
时间
一、片头
(片头)
微课设计:
《离子是怎么形成的》教学设计
白沙中心校:周明鲁
授课教师姓名
周明鲁
学科
化学
教龄
6
微课名称
离子是怎么形成的
视频长度
3 分 9 秒
录制时间
2015 年 10

知识点:人教版上册
知识点描述
知道离子形成过程以及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基础知识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关系。
2.阴 离子: 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如: O2- 、S2-、 F- 、Cl-、
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如: H+ 、Na+、 Mg2+ 、Al3+
幻灯片总结
32 秒
3、动画优点
(1)可以清楚展现出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的过程。
(2)动画内容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结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