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制
• 4、科研机构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法律问题 • (1)设立方式,《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两种设立方式,一是发 起设立,一是募集设立。根据新的发行政策,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只有 发起设立,而没有募集设立。 • (2)发起人人数符合要求(公司法规定发起人人数为五人以上,没有规 定人数上限,实际操作中应有上限) • (3)发起人资格。按《公司法》规定,发起人可以法人,也可以是自然 人,发起人须有过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根据1998年1月7日国家工商 局发布实施的《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法人可以共同出资设 立公司,公司的发起人之间不受产权关系限制,自然人之间不受血缘关 系或家庭关系的限制。当然,这里要考虑现行国有股减持政策、公司的 “内部人控制”和家族企业的问题。 • (4)注册资本大小,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下限。 • 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是否上市,确定不同的最低限,非上市公司注册资本 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拟上创业板的公司发行新股后注册资本要 达到人民币2000万元,上国内主板的公司,发行社会公众股后注册资本 要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
事业单位改制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改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 • • • • • 第一、基本法律 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信托法、担保法、会计法、仲裁法 第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3、国有科研机构整建制转型为企业或进入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 的暂行规定 • 4、十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中国有资本核定问题的通知(财管字 [1999]276号) • 5、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 6、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
• (2)整体改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一是应由原事业单位的出资人作为公司的股东(或发起人)或企业的的 出资人;转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交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国有事业单位管 理的,有权代表国家出资的机构或部门或者国有事业单位作为企业的出 资人。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该事业单位进入企业集团 管理的,该企业集团作为出资人,股权界定为国有法人出资(股权)。 • 二是原事业单位的项目、财产、债权债务具有承继性; • 三是应将其下属企业和营业单位一并改制,确定某一改制主体后,该改 制单位的下属企业或事业单位以及其他营业单位要一并纳入改制范围; • 四是原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注销,合理处理债权债务。 • 5、事业单位股份制改造的其他模式 • (1)合并改制,若干科研机构合并转制成一家企业。 • (2)分立改制,一家科研机构分立转制为若干家企业。
• • • • • • • • • • • •
第六、土地管理法规 1、土地管理法 2、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若干意见 3、股份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4、关于规范国有土地租赁的若干意见 5、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6、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 第七、科技体制改革 1、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 2、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4、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0]38号)
二、科研机构向企业(公司)法人转制的条件
• 1、科研机构向企业法人转制的条件和程序
•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国 有企业设立的条件:已经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有自己的名称、 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符合国家规定并 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和从业人员;能够独立承 担民事责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 2、事业单位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化的条件
• • • • • • •
7、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8、关于对上市公司国家股配股及股权转让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三、资产评估法规 1、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2、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3、关于资产评估立项确认工作暂行规定 4、关于涉及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项目管理事项的通知
• 5、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 (1)从事规定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 生产和技术服务。单纯的商业贸易除外。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由省、 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根据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进行认定。(2)具有企 业法人资格。(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 30%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 总数的10%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或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高 新技术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 以上。(4)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 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5)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 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新办 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占总投入60%以上。(6)企业的主要负 责人应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并重视技术创新 的本企业专职人员。 • 国家科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 5、关于十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 6、关于十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科发政字 [1999]143号) • 7、十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 [2000]2号) • 8、十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后有关税收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1999]135号) • 9、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0]38号) •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的决定》中发[1999]14号
•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 1).股东人数为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最低资 本限额(生产经营、商品批发为主50万元商业零售为主30万元,科技 开发、咨询、服务为主10万元)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 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结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 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 3、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
三、公司设立程序中的问题
• 1、成立事业单位改制小组,拟订企业化申请报告。
• 企业化申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介绍科研机构人员、资产和财务状况、 企业化的具体措施、企业化后的组织形式和业务方向等。建议科研机 构企业化转制过程中,聘请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对转制过程中的财务 和法律问题把关。律师协助科研机构起草申请报告时重点在于帮助转 制科研机构设计企业化后的组织形式、投资(股权)结构与股权管理 方案、公司运营体系和管理机构方案等。
• 2、报送申请报告和资产重组方案。国资发[1997]11号文规定,企业 化申请报告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科技管理部门批准实施。涉及 国有资产作价折股的,应按照国家关于国有股权管理的有关规定,进 行股权设置和管理。 • 3、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科研机构企业化,对核定为企业资产的, 应委托具有国有资产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 果报财政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 • 4、如果转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原事业单位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 名称预告核准,核准的名称有效期一年;若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由全 体发起人指定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核准的名称有效期为六个月。凡应由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成立的公司, 向国家工商局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凡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 司,向省级工商局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 4、高新技术成果的认证条件和程序 • 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属于国家科委 颁布的高新技术范围; (2)为公司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 (3)技 术成果的出资者对该项技术合法享有出资入股的处分权利,保证公司 对该项技术的财产权可以对抗任何第三人; (4)已经通过国家科委 或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的认定。 • 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需由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评估机 构评估作价。国有资产评估结果依法需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确认 的,还应办理确认手续。作价金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 需提交下列文件,报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认定: (1)技术成果出 资申请书:载明技术成果的权利状态,使用权的出让情况及其实施效 果; (2)出资人对该项成果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包括专利证书、 软件登记证书、植物新品种登记证书、专利权受让合同、技术合同等 有关法律文件; (3)技术入股协议书,以及公司实施该项成果的立 项批文或投产计划; (4)技术成果价值评估报告和确认书; (5) 科技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八、财会税收法规 1、企业会计制度 2、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1999/5财政部) 3、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0]3号) 4、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000/6/11国税 发[2000]119号) • 5、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1998/6/24)
•
四、发起人(股东)的出资方式
• 1、事业单位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发起人(股东)的出资方式概述 • 2、无形资产出资的有关规定(1)无形资产出资必须经评估(专利、 商标等无形资产评估的专门的法规规定) (2)无形资产出资的特定 内容,即《公司法》规定的“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定义不准确) (3)无形资产出资有比例限制。金额、比例不同,审批权限不同, 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应由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对该技术进行认定, 报送的材料有:1出资申请书;2技术成果证书;3技术入股协议书;4 技术成果价值评估报告和合规性审查。 • 如何规避相关限制(申请“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突破比例限制) • 3、高新技术成果出资的比例 • 出资人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可达注册资本的35%,出资人应与其他出 资者签订出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技术成果的出资金额、出资比例、 使用范围、出资者对技术保留的权利范围、违约责任等。
• 3、确定改制主体是确定改制模式的前提 • 4、股份制改造的模式之一——整体改制 • (1)整体改制即在原事业单位解散的基础上,原 事业单位的出资人作为发起人或股东,将原事业单 位的的净资产折股,新设一家公司。事业单位整体 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是发起设立的方式之一,也 可以通过整体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