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暖春》有感500字_读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一场感人的电影——《暖春》。
影片开篇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回味。
它只是平铺直叙地以一段场景来引出本片的主人公小花:一个大雨滂沱的黑夜,小花手里高举着一架纸风车,吃力地跑着,直到晕倒在地,人事不醒……她为什么会晕倒?她为什么不回家?她的父母去了哪里?一连串的疑问使观者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原因。
而在这时,我的脑海里却在盘旋着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她昏迷时,手里依然紧握着那个纸风车?
后来,可怜的小花被一位爷爷救起,女孩告诉爷爷,她的爸爸、妈妈去世了,风车是奶奶做的,但是奶奶也走了。
她和叔叔、婶婶生活,他们打她,不给她饭吃,所以她逃了出来。
原来,那是一只代表着爱的纸风车。
善良的爷爷收养了小花,但爷爷的儿子、儿媳不愿意,他们既不孝顺爷爷,也不喜欢小花,自己没有孩子,也不想认小花做女儿。
小花管他们叫叔叔、婶婶。
婶婶几次想把小花卖掉。
好人好报,几经周折,婶婶终未能如愿。
虽然婶婶讨厌她,但她孝敬婶婶。
婶婶故意踩坏了她的风车,她心痛地哭了,因为这风车对她来说是那么的珍贵。
可是第二天,她就把自己做得最好的饼子端给了婶婶。
爷爷问她恨不恨婶婶,她说:“婶娘是好人!”因为听说吃一百只蚂蚱就可以生小孩,小花天天放学捉蚂蚱,终于捉够了一百只。
小花的善良感动了冷漠的婶婶,她告诉小花,“不要叫婶娘,以后叫我娘吧”,小花终于有了妈妈,她激动地扑向婶娘的怀抱。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卧冰求鲤”的故事,不禁泪流满面。
这是怎样一种孝啊!
小花儿能干、懂事、感恩,她的命运是那么悲苦,得到的爱是那么少,回报的却是那么多。
爷爷温暖了她的心,而她用爱温暖了所有的人。
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最终,她的美德不仅赢得了所有人的疼爱,也赢得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她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大山里做了一名乡村教师。
她说,“我舍不得爷爷,舍不得这片土地,这里有我血色的童年,还有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
”
我想,小花舍不得的,一定还有那只婶娘也是母亲买给她的崭新的纸风车,因为那风车上凝结着的,不是泪水和苦痛,而是爱……
观《暖春》有感400字_观后感
星期四,老师带我们去党群中心看电影,其中,《暖春》这部电影让我深深的感动了。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小花失去了在煤窑挖煤的爸爸,难产妈妈也去世了,现在只有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但奶奶早已年逾古稀,不久也开了人
世。
小花成了孤儿,被宝柱爹收养了,但宝柱误会了爹,以为他对外人好,但是他的良心使他恍然大悟,十四年过去了,小花回到了芍药村,当了一名优秀的乡村女教师。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知道我们的生活比小花幸福多了,要什么有什么,丰衣足食,却不懂得满足,小花的衣服穿了几年也没有换,我们却只穿了半年都不到就扔了,这难道不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吗?
还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回家被妈妈骂了一顿,马上就哭鼻子,一点儿也不坚强,和小花比起来,差多了,小花从小就得看别人的眼色做事,做不好还要被罚,但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十分坚强,靠着自己的打拼成功的读上了小学,中学,大学,还当上了一名乡村女教师,这都是用她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想想小花的童年,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童年,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啊,而有些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