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就文化街道办事处的实际,对如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作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村文化建设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

能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影响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从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加强乡镇文化建设,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子,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文化街道办事处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和谐的“大文化”理念,建设了综合文化站,从机关内部选拔两名文化骨
干充实到街道综合文化站,负责各里村文化活动的活动组织安排和业务指导。

除了建立新的运转机制外,还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培育乡镇文化经营服务主体。

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放手培养、扶持一批文化经营户,盘活用好现有文化阵地设施和乡村闲置场所,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和谐文化的平台和载体。

近年来,文化街道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文化阵地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文化投入的重点仍是文化设施的建设。

街道文化站面积100平方米,藏书6000册。

全街道28个里村普遍建立了党员活动室,还有10多个村相继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阅报栏、老年之家、妇女之家、文化大院、乒乓球室、健身广场或跳舞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建设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达500多万元。

其中图书室1720平方米,投资99万元,阅览室360平方米,图书总藏量160000册。

文化活动大院1920平方米,室外健身场所1420平方米,篮球场1600平方米,羽毛球场1000平方米,戏楼、文化广场3500平方米。

今年以来,新建文化活动室5个,购置新图书6万册,新建文化广场5个。

三、壮大农村文化队伍,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

通过壮大文化队伍,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
断提升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档次。

文化街道按照因势利导、形式多样的工作思路,抓好群众文化队伍和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并对队伍人员进行登记存档,形成整体配合、管理有序的“网络”体系,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占”。

目前,由村集体组织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队伍20余个,包括健身操队、秧歌队、扇子舞队、乒乓球队、文艺演出队、老年娱乐队等各种形式。

庄户剧团2个,人数60人,戏迷票友俱乐部3个,人数50人,文艺表演队18个,人数580人,书画社2个,人数5人,体育健身队13个,人数600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
广泛开展一些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助推器。

按照内容先进化、形式多样化、活动经常化的工作思路,围绕建党90周年、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内容,采取文艺汇演、吕剧专场、才艺展示、消夏晚会等表现形式,对每个月的活动内容、主办单位进行了安排和落实,形成月月有节目、有活动、有变化的文化活动模式,凸现弘扬新风正气、打造和谐稳定的浓厚文化活动氛围。

文化街道各个文化队伍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开展活动,自娱自乐,健身壮体。

街道每年组织文化活动12次,参与人数1200多人。

村庄开展文化活动达20多次,活动人数1700多人。

农村电影放映10多场次,观看人数1600多人。

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日,他们还选出优秀的传统节目,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

多年来,文化街道参加的全区春节、元宵节文化宣传活动,均取得较好成
绩,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五、提高农民的文化意识,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状况,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当前,农村正处于转型期,如果我们不用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教育引导群众,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落后文化就去占领,那我们就失去了农村文化斗争的主动权,就会引发农村不稳定因素,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文化领域的好传统、好基础,破坏起来容易,但建设起来很难,甚至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从基础抓起,创造一个好的农村文创造一个好的农村文化环境,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风尚”,确保农村长治久安。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农民的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得提高。

在新时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多数的农民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一些农民在装修房屋的同时,设立了书柜,订阅报刊、购买书籍,学习一些实用技术。

特别是一些种植、养殖专业户,通过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改变了以往的粗放经营方式,运用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针对这种情况,文化办事处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到相关里村进行科技讲座,并发放了大量的科普小册子,受到了农民兄弟的欢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