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

“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

“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自1999年下半年起,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总体要求,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同时,着手规划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2000年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在考察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政府财政管理计算机系统运行模式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于2001年初完成初步设计,下半年开始试点。

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试点系统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监管。

明确提出要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大制度改革。

2001年底国务院又作出了收支两条线改革的决定。

中纪委把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大举措。

最近,朱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把切实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快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管理,加快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行政府采购列入了今年廉政建设的重点。

以上财政体制的各项改革都需要完善的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做支撑。

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将财政部原规划建立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定名为“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的建设目标及总体规划是:一、“金财工程”的建设目标“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全面支撑部门预算管理、国库单一帐户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宏观经济预测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GFMIS系统的建立将有利于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政府财政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增大财政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GFMIS系统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财政系统多年来“粗放”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逐步走向依法理财。

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信息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

美国、法国、英国财政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已运行了近20年,一直是国家经济运行和管理的核心。

GFMIS系统以大型信息网络为支撑,以细化的部门预算为基础,以所有财政收支全部进入国库单一帐户为基本模式,以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采购定单为预算执行的主要控制机制,以出纳环节高度集中并实现国库现金的有效调度为特征,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来龙去脉,覆盖了财政收支管理的全过程,大大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可监控任一时间点的财政资金收支状况,从根本上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和沉淀。

GFMIS系统不是传统意义上只能做“事后”记帐处理的一般财务系统,它是带有“事前”控制机制的政府财政“资源型”的管理系统,也是自动化程度较高,依“法”理财的系统。

它的综合性、复杂性、可控性和覆盖范围都将超过“金关”和“金税”工程。

GFMIS系统的建立将覆盖GDP 20%的资金流动,对国家经济的运转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各国政府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世界银行对俄罗斯中央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评估为9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的联邦政府国库支付系统以大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2000年度除国防外的全部9亿笔政府开支(包括社会保障基金和退税)总值1.2万亿美元都是由计算机系统通过单一帐户支付的,其中70%是以电子方式支付的。

美国财政部的非税收入也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征收的。

GFMIS系统的建立不仅是我国入关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的需要,也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也将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如图1所示。

其建设目标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包括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国债管理等核心财政业务的管理系统和宏观经济预测系统,即财政业务应用系统;二是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

财政业务应用系统,由以下主要分系统组成(见图 2 财政业务系统整体框架)。

(一)预算编制审核系统该系统实现各级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和各级财政管理部门的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调整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支持基本预算支出和项目预算支出的部门预算编制,能完成预算控制数编制及预算批复,支持预算科目新体系,支持在线查询、汇总和审计。

另外,系统通过数据库实现与国库支付管理、现金管理、收入管理、政府采购、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其子系统有:1、预算编审系统:各一级部门和下属预算单位使用该系统,按照标准预算科目编制单位预算和部门预算,依据对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设定的审核关系,实现网络环境下部门预算的交互式编制与审核。

依据统计分析数据建立的定员定额标准库和预算单位的支出结构,审核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依据所掌握的备选项目库和滚动项目历年支出情况,审核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使预算的编制审核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化。

网上审核的实现,将增加预算的透明度,防止多头申请,重复预算。

按分管部门、分管业务授权审批,也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2、预算单位基础数据库及预算定额管理系统:建立和维护一级预算部门及下属预算单位的基础资料库,包括人员结构和办公用房、机动车辆、办公设备等资产情况。

利用基础资料库和相关数据,分类型、分档次测算预算单位定额标准,建立和维护定额标准库和其它构成预算编制的基础性资料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数据链管理系统,实现基本支出预算审核有理有据,公平合理。

3、项目申报和项目库管理系统:各部门可以利用项目申报系统,通过网络向财政部申报项目,包括项目概要、可行性报告、投资构成、资金来源、实施方案等,并且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进入财政部项目数据库排序。

财政部通过预算网络,查询和分析预算单位申报的项目,通过项目审核系统对项目库的项目分析研究,动态管理审批过程。

对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滚动排序管理,为部门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充分的资料。

4、财政收入测算系统:建立历年财政收入数据库,收集各级财政收入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口径调整,建立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收入测算,测算结果用于编制财政预算概算。

5、地方预算管理和汇总系统:通过信息网络收集地方编制的预算数据,建立地方预算数据库,可分口径进行汇总,生成地方预算总表和分表。

通过汇总系统同口径汇总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形成全国预算汇总表和分项统计表。

6、预算日记帐管理系统:建立预算指标明细账,完整记录预算控制数和批复的年初预算数据。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指标调整文件,记录每一项预算调整全过程的相关信息,追踪每一项预算指标的执行和变动情况,可查询和恢复任一时间点的预算指标,并可与总支出分类帐进行核对。

该系统还将具有指标的冻结、恢复和回收等功能。

(二)国库支付管理系统该系统是GFMIS系统的核心部分。

包括资金计划审核控制系统、支付管理系统、采购定单系统、总分类帐系统和预算执行报告分析系统,并实现与现金管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国债管理、政府采购、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1、资金计划审核控制系统(国外称预算授权管理系统):对系统中为各预算单位下达的预算授权数进行管理,并作为支付过程的控制依据。

审核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管理预算单位直接支付指标余额、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和小额现金账户余额,计划指标可细化到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科目、预算项目,据此产生授权支付范围内的零余额账户和小额现金账户额度,下达到代理银行指定账户,作为银行受理预算单位支出的控制依据。

隔日监控预算单位授权支付申请情况和代理银行划款情况,控制预算单位按额度合理用款。

根据调整预算追加或收回授权额度,管理授权支付旬、月报。

2、支付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据预算指标全面管理用款计划、用款申请及支付。

利用系统的标准流程强化预算执行的规范化。

计划按指标制订,用款按计划支付。

可通过该系统随时掌握支付进度和未来库款需求情况,方便资金运作。

受理预算单位支付申请,经过审核生成支付令,实时监控银行付款情况,并根据银行回单自动做销号处理。

一般性支付依据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进行支付控制;对于大中型工程项目和合同采购型支付,通过采购申请管理,审核预算指标,生成采购订单,做出资金承诺。

支付时按采购合同订单信息与供应商发票信息自动匹配并产生支付令,对支付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和跟踪(包括对分期付款合同分期支付的自动匹配与控制),并实现支付过程的基本自动化。

3、总分类账和预算执行报告分析系统:该系统是国库单一账户的核心。

它包括总分类账、日记账、支票管理、支付中心前台报账处理系统、财务报告分析打印系统等。

既可以记录和管理工资、政府采购等直接支付的支出,又可记录和管理授权支付的支出。

该系统可分解列出每个部门、每个预算单位的明细账目,可生成国库执行的日报、月报、年报。

总分类账系统将完整记录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的每一笔资金的详细信息,真正实现一级财政一本帐管理。

(三)现金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国库现金账进行实时管理,并实现与国库支付管理、收入管理、国债管理、政府采购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主要功能包括与人民银行国库局和与商业银行连接的支付对帐系统、现金流预测系统,可实现按现金流总体控制支付授权。

(四)工资发放系统该系统管理财政供养人员的基本信息、工资结构,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和发放每个人的工资。

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和财政、人事部门、编制机构的三方核对,有效防止个人工资虚增冒领的现象。

具备工资调整测算功能,具有与银行的接口,能够通过代理银行直接将工资发放到个人帐户。

该系统还将拓展用于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个人医疗费的直接支付,并提供对外个人工资信息的网上授权查询功能。

(五)收入管理系统主要管理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非税收入,并实现与预算编制、国库支付管理、现金管理、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该系统的预算内收入系统将与税务、海关连接,具有退税管理功能。

预算外非税收入系统是执行收支两条线,实现综合预算的关键,也是收入管理系统的主体部分。

依托财政和银行的计算机网络,按票款分离原则建立收费项目管理、专用收款票据管理、执收单位开票记账管理、银行代收代缴管理等系统。

收集并记录银行的每一笔收款信息,实现代理银行、执收单位与财政三方网上对帐,既防止乱收费又保证缴款人的每一笔缴费及时进入财政专户。

(六)国债管理系统提供对国债发行计划、国债发行及清偿管理、国债风险评估、国债经济效益分析等功能,并实现与预算管理、国库支付管理、现金管理、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该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1、国债发行计划系统:对国债发行计划的编制、审核、审批进行管理,并对历年来国债的发行计划、发行数和清偿数进行管理。

2、国债发行及清偿管理:对国债发行和清偿的时间、进度、代理单位、回款(支付)情况等进行管理,并对发行和清偿过程中的有关手续进行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