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机器人行业iRobot分析报告

2018年机器人行业iRobot分析报告

2018年机器人行业iRobot分析报告
2018年10月
目录
一、概览:扫地机器人行业开创者 (5)
1、历史回顾:三阶段发展,聚焦消费机器人 (5)
(1)阶段一:1990-2001年:从特种机器人起步 (5)
(2)阶段二:2002-2011年:开发扫地机器人,进入消费机器人市场 (6)
(3)阶段三:2013年至今,剥离特种机器人业务,专注消费机器人 (7)
2、财务情况:收入利润创新高,毛利率提升 (8)
(1)消费机器人业务稳健成长 (8)
(2)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9)
二、优势:技术优势构筑护城河 (10)
1、技术团队:MIT明星技术团队,高研发支出 (10)
(1)来自MIT的明星团队 (10)
(2)高研发费用构建公司护城河 (10)
2、技术特点:押注视觉导航,vslam+iAdapt (11)
(1)Lidar SLAM和vSLAM是目前的主流的扫地机器人导航技术 (11)
(2)公司押注视觉导航vSLAM技术 (12)
(3)公司采用iAdapt路径规划算法 (13)
3、技术布局:人工智能、创新结构、智能家居 (13)
(1)公司的研发重点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 (13)
(2)持续推出创新结构的产品 (14)
(3)布局IoT,与Amazon Echo等合作 (15)
三、前景:市场蓬勃,竞争加剧 (16)
1、全球市场:iRobot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超60% (16)
(1)扫地机器人在吸尘器行业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16)
(2)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3年CAGR超过30% (16)
(3)公司在全球扫地机器人高端市场市占率超过60% (17)
2、北美市场:iRobot的大本营,领先优势明显 (18)
(1)北美市场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18)
(2)美国市场是公司的大本营 (18)
3、亚太市场:中国市场蓬勃发展,iRobot承压 (19)
(1)APAC市场是最大的扫地机器人市场 (19)
(2)扫地机器人在中国城镇家庭中的渗透率不足5%,预计未来5年CAGR 望达到30% (20)
(3)在中国市场,公司受到科沃斯和小米系的冲击 (21)
4、其他市场:EMEA是目前全球市场竞争焦点 (22)
(1)EMEA市场发展较缓慢 (22)
(2)EMEA是目前全球市场竞争的焦点 (22)
四、风险因素 (23)
1、市场竞争 (23)
2、技术路径 (23)
历史:iRobot是扫地机器人行业开创者。

公司创立于1990年,发展历程可被分成三个阶段。

(1)1990-2001年,从特种机器人起步。

代表产品为NASA 太空探索机器人Genghis 和战术移动机器人PackBot 。

(2)2002-2011年,开发扫地机器人,进入消费机器人市场。

推出里程碑式的扫地机器人Roomba,凭借优秀的软硬件表现,以及首创的随机清扫算法迅速抢占市场,成为扫地机器人行业领导者。

(3)2013至今,专注消费机器人。

持续升级Roomba 扫地机器人,并先后推出擦地机器人Braava、泳池清洁机器人Mirra、檐槽清洁机器人Looj。

2016年剥离特种机器人业务。

财务:收入和利润创新高,盈利能力提升。

2017年,公司实现收入8.8亿美元,3年CAGR 为16.7%;实现净利润0.51亿美元,3年CAGR 为10.5%,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消费机器人占比提升,以及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毛利率持续上涨。

2017年毛利率为49.0%,较十年前上涨超过10pcts。

销售费用率维持在16%附近,管理费用率(不包括研发费用)维持在10%附近。

优势:技术优势构筑护城河。

(1)技术团队:以科林•安格尔为首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MIT 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在无人设备技术领域,公司始终走在全球前列。

作为一家研发驱动的企业,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3%附近,2017年研发费用为1.13亿美元。

(2)技术特点:公司的扫地机器人采用视觉导航vSLAM 技术,而非激光雷达LDS 技术。

公司认为,vSLAM 能够获得更丰富的环境信息,
可以开发物体识别等新功能。

(3)技术布局:公司目前的研发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