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教育幼升小数学练习题(一)
姓名:
一、连一连
二、画一画
1.画○,○比△多3个。
2. 画△, △比□少4个。
△△△△□□□□□□□□□
三、找规律
△●△●●△●●●
○○○□□□□
(1)1、3、5、( )、( )。
(2)2、4、6、( )、( )。
(3)( )、( )、( )、7、6、5。
(4)3、10、4、10、( )、( )、6、10。
四、在□里填上一个数,使上、下两个数凑成10。
五、看算式,先画○,再填得数。
(4分)
4+3= 9-4=
○○○○○○○
8-3= 7+3=
六、算一算
14+4= 19-3= 10-4= 3+1+6= 10-6= 5+5= 19+1= 19-3-6= 13+6= 13+7= 14+6= 13+4-2= 10-5= 17-7= 10-8= 18-4+3= 15+3= 18+1= 10-3-2= 19+8-2= 7+3= 15+5= 8-4+5= 9+5+4= 12+8= 18-5= 17+2-6= 3+9-2= 17+3+4= 12+8+6= 15+3-5=
14+6+1= 13-3-5= 10-7+5=
17-10-7= 14-10+10= 19-5+2= 18-8-3= 11-1+9= 14+5+3=
12+5-4= 15-3-2= 19-5-7=
14-3-7= 17-2-7= 18-8-2= 七、找朋友
□7□3
□8□7
□10□4
□4□8
八、在下面○里填上“>”、“<”或“=”(
9+2○8 7+6○5+8 5+2+7○10
13○7+8 10+9○10+7 16○9+7
7+7○5+3 10+8○0+9 9-2○2+5
五、填一填
九、应用题
(1)把9粒糖分给小方和小明两个小朋友,如果给小方4粒,小明得( )粒;如果给小方3粒,小明得( )粒。
(2)一队小朋友排队做操,小冬前面有7个人,后面有5个人,从前面数,小冬在第( )个,从后面数他在第( )个,这队一共有( )人。
(3)20人排成一队,从1开始数,10号到20号退出。
退出()人。
(4)小明参加数学比赛,他和每个参加比赛的小朋友都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10次手,参加比赛的小朋友一共有()个。
(5)妈妈今年比小明大25岁,小明今年5岁,妈妈今年()岁。
(6)妈妈去超市买了苹果和香蕉一共20斤,其中苹果8斤,那么香蕉有( )斤。
十、看图说一说,再列算式。
不等式专题练习题一、知识内容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教材中称为基本不等式,通常称均值不等式)及其变形在不等式的证明和解决有关不等式的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核心思想方法
解不等式是研究方程和函数的重要工具,不等式的概念、性质涉及到求函数最大(小)值,实数大小比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等;不等式的综合题主要是不等式与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等知识的综合,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高考复习的难点;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最终是利用了配方法,使用该不等式的核心方法则是整体思想方法,就是对哪两个正数使用定理,例如下面练习题的第5题是对2,a b使用不等式,而不是对,a b使用不等式;线性规划的核心方法是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在具体转化上涉及到面积、截距(目标函数为二元一次多项式)、距离(目标函数含二元二次多项式)、斜率(目标函数为分式)等几何意义,分别如下面练习题的第9、22、23、24题.
三、高考命题趋势
本专题的高考命题热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1.以客观题形式命题: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问题多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多与集合、简易逻辑、函数知识相结合,难度较低;均值不等式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多变,在客观题中出现,一般只有一个选择或填空,考查直接,难度较低;线性规划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新热点,在考题中主要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且设问也是灵活多变,每年高考必有一题.四个注意问题:(1)命题者有时把线性规划问题和均值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提高了难度,例如下面练习题的第8、28题.(2)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中含有参数的,例如下面练习题的第7、9题.(3)均值不等式的凑定值技巧,一是关注消元,
而是关注整体代入思想方法,分别如下面练习题的第17、18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