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技术及装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所担心的环境污染问题也
一个个显现出来。
然而,近几年污泥的处理及处置却备受人们的关注,各企业人
士本着环境保护是全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一遵旨,在污泥的处理及处置这方面
工作做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
污泥的产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针对它的处理及处置技术也越来越
多元化和成熟化。
其中,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污泥消化技术
污泥石灰稳定化工艺机理:石灰稳定化是对脱水污泥采用化学方法,即将脱
水污泥按一定比例加入添加剂——活性钙,在污泥快速干燥机的反应仓内充分搅
拌混合,污泥中的水分和添加剂中的石灰快速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量。
Ca + H 2O = Ca(OH)2 + Q
具有高活性的“活性钙”以高速化学反应和超过100℃的反应温度,经过
一段时间后使污泥中的病原菌杀死,大部分的有机物得到降解,污泥中水汽的蒸
发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使污泥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污泥石灰稳定化处置工艺流程:
(二)污泥堆肥技术
污泥生产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工艺机理:(1)根据具体的堆肥环境
条件,将一定比例的调理剂与污泥混匀;(2)根据我们建立的阶段堆肥发酵理论,
通过快速堆肥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分别培养堆体的耐高温微生物,并使堆
体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无害化所需的温度,并维持国家标准所学的时间;(3)将堆
肥产品进行筛分,使调理剂与堆肥产品分离,筛分出来的调理剂经过处理后可以
回用;(4)筛分后的污泥堆肥可以制作有机肥或制备无机复合肥;(5)根据“肥
料—产量效应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用肥地点的土壤和作物情况,设计出最佳的
专用复合肥配方;(6)按照设计的专用肥配方,将不同比例的原料进行配料,混
合、造粒、过筛、包装,即可生产出合格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产品。
调理剂 回流堆肥
污泥
回流调理剂
污泥生产有机肥—无机复合肥的主要工艺流程 (三)污泥干化技术
污泥干化工艺机理:利用热源加热脱水后的污泥,进一步去除污泥中的毛细
混合搅拌 化学反应 破碎输料 出料
添加剂 水蒸气排
预处理
脱水污染 一次发酵 二次发酵 后处理 堆肥产品
有机—无机复合肥
水和内部水,使污泥中的水分减少,同时将污泥中的有机质分解,使污泥固体含量达到70%~90%。
去除污泥中的水分要经历蒸发和扩散两个主要过程的持续、交替进行,使污泥中的水分受热后汽化,与固体物质分离,失去水分的污泥中固体物质与汽化的水蒸气被分别收集起来,这就是干化的工艺过程。
(四)污泥焚烧技术
1.传统窑式焚烧工艺:主要采用传统的气,油燃烧方式,该种方式对进入焚烧炉的废物的热值要求很高,要使废物维持燃烧,炉内废物自身释放的热量必须满足:(1)提供加热废物达到燃烧温度所需要的热量;(2)发生燃烧所必需的活化能。
但这种方式能源消耗比较严重。
2.等离子体焚烧工艺:等离子技术处理危险废物是一种新型环保技术,主要用于工业废水固粒饱水污泥,焚烧炉产生的飞灰及炉渣、工业危险废弃物等危险废物的处理工作。
等离子体焚烧工艺可以将成分复杂的固体废物和工业污泥在瞬间高温高压电弧的作用下完全分解。
整个处理工艺过程如下。
(1)原料的破碎和捶打倒压。
(2)原料的焚烧处置。
(3)气体处置装置。
(4)脱酸洗涤和废酸的回收。
(5)废渣的后期处理。
(6)辅料供给系统。
该系统由辅料装置罐和辅助给料器两部分组成,用于供给等离子体焚烧炉及尾气处置装置所需全部辅料。
经过等离子体焚烧工艺处理后的工业污泥有部分物质被蒸发回收,同时非挥发物质被变成废渣,剩余的微量尾气可直接外排。
复杂的工业污泥被分解成为较简单的分子,全部过程在瞬间完成,因此就达到了焚烧的目的。
以上几种污泥处理技术中以污泥干化技术为主要手段,在污泥处理行业中应用比较普遍,是一种成熟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
污泥干化的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将在国内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
该过程由污泥储存、污泥干化、利用回收、综合处置四大系统组成,解决了资源综合利用难题,经处置后的干污泥可做焚烧、农用、建材之用。
污泥干化技术在“系统”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泥处理问题。
成套装置是集生产制造、出售、承接安装、调试运行、操作培训、售后服务的一条龙服务,是一个很有潜力、很有市场的新兴产业。
旋盘式污泥干化设备主体由一个圆筒形的外壳和一组中心贯穿的圆盘组成。
圆盘组是中空的,饱和蒸汽从这里流过,把热量通过圆盘间接传输给污泥。
污泥在圆盘与外壳之间通过,接受圆盘传递的热,蒸发水分。
旋盘式污泥干化设备可将污泥有效干化至含水率10-50%范围内,使湿污泥形成为粉状干污泥,成为资源化利用的原料。
性能优势
间接干燥,保存污泥100%的热值,且尾气量少;
适用于所有污泥处置方案(焚烧,填埋或用作肥料);
转子转速很低,4-5转/分钟,电耗省,磨损小;
圆盘左右两面传热,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设备占地面积小;
持续运行性好,可昼夜运转,保证每年7200小时以上运行
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兼容垃圾焚烧发电厂原有的控制系统。